教科书中的朕+番外(140)

“可是到了端和十二年初春,朕忽然得到消息,说太.祖皇帝尚有一支旁亲在世,是他同父兄长留下的孩子。”说到这里时,嘉禾的嗓音陡然冷厉,她自称为“朕”,目光中有着凛然的威严,“你和你的父亲都姓周,对么?”

新帝忙不迭的点头。

“那你可曾知道,我的父亲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姓氏?”嘉禾冷笑,“在兴兵起事之前,他连个正式的姓名都没有。周是他后来自己胡乱挑的姓,名是故去的齐国公郑牧赠的名。在他十多岁之前,他可能是叫张三可能叫李四,也可能叫阿猫阿狗,这样一个人,你和我说,他是你的同宗叔伯?”

新帝的脸色终于变得惨白,他黯淡了眼眸,喃喃问道:“可、可那些人为什么要将我接到北京城来?”寻常老百姓不知道皇帝的身世,那些做大官的能不知道么?皇帝各奔不姓周,当年或许出生在徽州,又或者在流浪时路过那里,但无论如何也与这个现在做了皇帝的小少年没有任何关系。

嘉禾并不回答新帝,她俯视着跪坐在地上的少年,转而又问:“你知道为什么我会成为皇帝么?”乾清宫外,重新集结的锦衣卫还等着她去发号施令,北宫门一带,荣靖长公主正在发起一次又一次的进攻,议政堂遍地的鲜血还未来得及收拾,混乱的紫禁城亟待重新恢复秩序,而她却当着数十个宦官的面,和一个与她毫无亲缘的小少年聊起了自己的生平。

“太.祖驾崩得突然,当时宫内并没有皇子……”说到这里,她抿了抿唇,隐去了杜银钗杀死怀孕妃嫔的事情,“在胡人南下进犯的紧要关头,国不可一日无君,臣子们只能将他的女儿推上皇位。可是,他有两个女儿,两个女儿俱是同母所出。历朝历代都讲究嫡长,当时怎么看都,应该让我的长姊登基称帝才是。”

“我的长姊是什么样的人,无需我介绍。她自小聪明,父母在她身上花费的精力也远胜过我。她历经过乱世,心智不凡,曾跟随名将习过兵法,同鸿儒学过经史。只有一点不好,她的性子过于偏激,做事狠厉不留情面,但如果她做皇帝,这就未必是缺点,试问古往今来哪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不是杀伐决断之人?”

“可他们选中了我,当年才十三岁,自小学着女则女训长大、毫无见识与胆魄的玉叶金枝。”嘉禾说着笑出了声,“他们选中我,就和今日他们选中你一样。”低哑冰凉的几个字从喉间逼出,“因为我们孱弱。”

“天下非君王之天下。”她转身走到窗边,撂下了这样一句话,“至高之权,谁人不想瓜分?贪欲缘起于有机可趁。”她俯瞰着整齐跪拜着的锦衣卫,脸上无悲无喜。

荣靖率领着私兵,正在攻打紫禁城最北的神武门。

攻城掠地对于她来说,是相当熟悉的事情,今日重新听着炮火轰鸣,她却不知为何有些走神。

计划已经乱了,说实话荣靖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能不能赢。原是打算在泰陵伏击皇帝,再用三千私兵火速控制住京师,现在却变成了放弃泰陵,强攻皇城。

紫禁城是怎样的地方,荣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里是皇宫,更是天底下最为坚固的堡垒。纵然如今皇宫之中只剩下一群的废物,前方的道路有终究还是充满了不确定。

荣靖很想知道自己的母亲怎么样了,是不是真的已经死了,如果她是真的死了,那么当年她与她定下的约定,还作不作数。

荣靖答应过母亲,会保护好自己的妹妹。

当年嘉禾登基,荣靖理所当然的感到了愤怒。她倒不是觉得皇位被妹妹夺了,心中不平,她更多的是觉得母亲是在送家嘉禾去死。

有道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她那个妹妹是什么样的性情和为人,她能不清楚?嘉禾不是做皇帝的料,也守不住这皇位。若她只是个普通的公主,荣靖最多只要担心她未来会嫁人嫁不好、生儿育女时会面临许多琐屑的烦恼,但这些都是荣靖能够轻轻松松帮妹妹摆平的,以后谁要是敢欺负她的妹妹,她就用马拖死那人便是。

可是嘉禾做了皇帝,荣靖便再也护不住她了。天底下所有野心勃勃之辈都会想要从她的手中争夺些什么,她仿佛是被群狼环绕的羊羔。

杜银钗在面对长女的质问时冷冷的说道:“不然呢,你以为你能够做皇帝么?”

臣子们不会允许她周嘉音登基的,她还是公主的时候就落下了残忍凶暴的恶名,弹劾她的奏疏每月都如流水一般送到她父亲的面前。如果是相对温顺一些的宁康公主嘉禾登基,臣子们或许勉强也能容忍一个女皇,但如果称帝的人是她——只怕那些臣子们是宁可造反,也不会点头。

吕雉、武则天,这些性格强势又手握大权的女人,在史书上留下的骂名还少么?世人畏惧聪明而又果决的女人,似乎女子只要具备了这样的性格,就必然会变成歹毒的蛇蝎。

杜银钗靠着开国的功勋,才勉强能够扶持自己的孩子登基,她本人若是想效仿武则天,在这个理学盛行的时代,恐怕就连杜雍都不会站在她这一边。可她的两个女儿,能被臣子们接受的,便只有年幼些的嘉禾。

她清楚那些臣子们看中嘉禾,是因为嘉禾比起她的长姊更好控制。但她只能无奈的后退一步,向他们做出妥协。

“阿音,你得护着你的妹妹。这也是为了你自己。如果做皇帝的不是你的手足,那么你的下场也不会好到哪去。”杜银钗是这样告诉她的,“阿禾也不会一直都是那样柔顺的性子,她毕竟是你的妹妹,我的女儿,绝无可能是扶不起的阿斗。”

“最好的保护便是她把皇位交给我。”荣靖当时是这样说的,“满朝文武不认可我又如何?我父亲的天下是他自己靠双手抢来的,我也会像他一样。”

但她到底,还是应下了保护嘉禾的承诺。

十二年来,她看着嘉禾一步步的成长,她将自己当做了磨刀的石头,砥砺那个原本什么都不懂的孩子。现在,她又要豁出自己全部的能力,将她带离囚笼。

“那个不让人省心的傻丫头呵……”她眺望着远处的硝烟,苦笑。

“长公主。”不久前还是她公主府内管事的中年人此刻换上了亲兵的戎装,“昆山玉求见。他单骑来我军阵前,说求见公主。”

“杀了。”荣靖冷冷的说道:“杀了他祭旗,求上苍保佑——保佑我们接下来能砍下那个野皇帝的脑袋。”她残酷狰狞的笑了。

“昆山玉让我来带一句话,他说——他从未背叛宁康。”

第138章 、三十一章

圣人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昆山玉年少老成,在他还只有十多岁的时候,就开始规划自己今后要走的路,他认为自己会在二十岁之前入仕,在天子的身畔积累资历与见识,而后进翰林院与这个国家最顶尖的士人为伍,再去江南、西北这两个地方为地方官,以便他能对国家的经济命脉以及军事要塞有个了解。四十岁之前他要进六部,五十岁之前至少得要入阁,之后他会成为首辅,死后他要以“文正”或是“文忠”作为自己的谥号,百年之后,他的名字要躺在贤臣列传之中,供后世敬仰。

许下这个愿望的时候,他没有看见自己的未来。在他即将步入而立的时候,他成了贰臣。

端和十二年,昆山玉虚岁二十八,他用了十余年心血辅佐的帝王一朝被废,被废之后她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向所有人宣称:昆山玉负我。

当时正为了营救女皇而殚精竭虑的昆山玉,就这样莫名其妙的被自己效忠的陛下,推入了另一个阵营。

他在她身边待了大概有多久?

似乎有十二年,十二地支轮换完毕的光阴。

昆山玉在十六岁那年见到了嘉禾。

他出身在冬日,那年说是十六,实际上不过十五而已,眉目还未长开,带着少年人的青涩。为他引路的宫人一路上频频侧目含笑回顾于他,语调温和,显然是将他当成了孩子。

昆家是个大家族,数十口人得荫于被敬称为“老祖宗”的内阁首辅昆子熙,算得上是京中一等一的清贵之族,有人以魏晋时形容陈郡谢氏的那句“芝兰玉树”来形容昆氏一族流光溢彩的儿郎。

昆山玉早年丧父,母亲改嫁,族中那样多的子弟,人人都希望能够跻身仕途,成为下一个如老祖宗一般的人物,却只有无依无靠的他被带到了昆子熙的跟前,由老人亲自教导。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