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也有人扒出来他跟白苏新电影的合作歌曲,但歌王每年接的主题曲多了,没人觉得他会为了一支主题曲的合作对象,就对另一个只合拍一档综艺的女演员下这种狠手。
就连多年好友不解问他,他都咬死了没说。至于他自己后没后悔,外人就不得而知了。
卫御相的名声就此臭了。
网友们骂了半天,没等到解释,也慢慢转移了注意力。
“给工作室点赞,这么快就搜集到证据,还姜甜清白,真的很给力了!”
“其实回头再看看,这个视频背景音没去,没磨皮,没美颜,明显是原始片源。节目组干出这种事,肯定想藏着掖着。但还是被工作室挖出来,她家肯定花大力气了。”
“插个题外话,这视频里没修图,姜甜的颜值真的相当能打,真的美貌暴击啊。”
“可耻的我也注意到了,就市集买菜那段,明星跟普通人站一块儿,那对比太惊人了。我真的第一次领略到明星的大美人气场,真的就美貌逼人,跟普通人有壁那种。”
“还有还有,按说嘉宾里还有两个年纪小的,但皮肤状态也没姜甜好,真的是牛奶肌啊!”
“楼上别拉踩,很容易被误会的,只涛甜甜的美貌就行。”
之前评论的妹子马上道歉,删掉了那条评论。
大家一起歪楼去舔姜甜的颜值,直到有某内部人士上来爆料。
“忍不住上小号吐槽一下。我们领导都气炸了,疯狂排查内鬼。结果一查,人家早就辞职走人,连出租屋都退了,特别潇洒!领导干瞪眼,没办法,现在正拍桌子骂人事呢。”
“哈哈哈,大快人心!”
“只有我好奇,这位英雄是拿了多少好处费,才敢这么潇洒离职吗?”
“咳咳,多少钱我不清楚。不过这位同事一直念叨着,想挣够钱回老家买房娶媳妇。他老家是北方某省会城市,房价三四万一平吧。大家可以自行计算一下。”
“我的天,这真是拿钱砸出来的啊!”
“简直壕无人性!”
“啊啊啊,我慕了,直接少奋斗三十年啊!”
“那位内部人员,你家最近还招人吗?实不相瞒,在下也缺一套房子娶媳妇。”
“+1。”
“+10086。”
“+身份照号。”
下面一堆人跟风刷屏,一众社畜都不由流出羡慕的口水。
至于说去节目组应聘,大家当然只是开玩笑。
毕竟节目组被曝光这种大丑闻,接下来节目能不能办下去,都是个大问题。再说,就算节目苟着没解散,谁还能再等到一次黑幕,以及最关键的,等到一位有钱受害人来砸钱呢?
节目组没遇到求职狂潮,陈唐工作室这边倒是收到不少优质简历。
显然这次砸钱买片源,让工作室有钱的印象深入人心。
不过,这也就是外行看热闹。圈内人都知道,这种超大开支的公关,都是艺人自己掏钱。
虽然省会一套房子钱,在圈内人眼里不算太多。但随手就能拿出来,送的还只是一个不知名的小喽啰。姜甜这姑娘显然不但有钱,还很有魄力。
以后再有人想打姜甜主意,得先在心里掂量一下。
自己抗不得住砸钱是一回事,身边人抗不抗得住金钱攻势,那才是最重要的。
晚上十一点,节目组终于回应,“十分抱歉给大家带来误导,也很抱歉误伤@姜甜。节目组发现后,马上排查漏洞,发现是一名实习生弄错了母带,导致这场播出事故的发生。节目组现已开除此实习生,并将引以为鉴,以后节目会采用更严格的审核制度,请广大网友监督。”
作者有话要说:情人节快乐,么么哒~
第63章 再次进组
这条微博下迅速聚集了吃瓜群众。
“万能的实习生。”
“实习生他顶着锅又来了!”
“就这么轻飘飘道个歉,就想揭过?现在娱乐圈犯错成本这么低了吗?”
“还让网友监督,呵呵,想得挺美。表示从今往后,都不会给这个节目多一个眼神。”
“你光屏蔽这个节目管什么用,人家停了《一起开餐厅》,再起一档节目,你不就又被忽悠进去了?给,这节目的导演、制片等负责人名单在此,以后遇到他们记得躲远点。”
“多谢楼上课代表,名单拿走了。”
之后不管网友再怎么群嘲,节目组都装死不理。
姜甜哪会让节目组这么好过,跟律师沟通之后,就一纸诉讼,把节目组告上法庭。
当时合同上就有条款,节目要如实拍摄播放。现在节目组胡乱剪辑,诋毁他人名誉,不但违反合同条款,要赔偿姜甜巨额违约费,还侵犯名誉权,要再赔偿一笔精神损失费。
一出一进,姜甜还能小赚一笔。
节目组这么讲义气,最后都没把卫御相供出来,那就让他们看看讲义气的代价到底有多少。
虽然走法律程序势必会花很长时间,不过姜甜会在开庭、宣判时,分别买几个热搜。
势必让节目组的骂名流传得更久一点。
此外,不能跟卫御相对簿公堂,的确让人遗憾。
不过作为人气实力兼具的最后一代歌王,名声尽毁,人气全失,才是对他最具毁灭性的打击。
如果说精神上的打击不够切肤之痛,那么代言广告纷纷解约,演唱会取消,邀约作曲也被委婉拒绝,这种事业、金钱上的双重打击,就更让陈唐这种俗人大呼痛快了。
甚至陈唐还打听到,白苏那部《律所升职记》,电影方为避开卫御相的不良影响,已经换掉卫御和白苏合作的主题曲。因为上映在即,时间仓促,正在各处求告找新曲子。
陈唐乐得晚饭都多吃了一碗。
姜甜反应倒是平平。
这些对于白苏来说,远算不上伤筋动骨。这次事件其他人都付出了代价,唯独白苏全身而退。姜甜望向剧本,这一次是她疏于防备,咱们来日方长。
姜甜恢复了以往的作息,看看剧本,练练形体,一切都平静得一如往昔。
时间过得很快,韩生导演的剧组要开机了。
这一天,姜甜终于拿到了更详细的剧本,她背过韩导数了数,很好,一共十页。
不过,这次的故事主线就清晰多了。
男主找到情夫后,策划许久,第二次来到花店,杀了情夫。因为男主以为花店主人是盲女,不用担心被看见,所以并没有避开她,甚至连情夫尸体都是在花店处理。
男主只额外在门上挂了个休息的牌子。
女主目睹杀人现场,惊骇欲死。但她知道对方以为她是盲人,所以并不敢暴露。
这两人开始互飙演技。
女主亲眼看到杀人,还强装镇定,在那儿娴静优雅插花剪枝。
男主则在一旁从容处理尸体,甚至还有余裕跟女主聊天,问她生意怎样,哪种花好卖。
之后男主用行李箱,带着处理好的尸体离开。
女主本来准备报警,但监视器被破坏,她又是“盲人”,就算报警这儿有人杀人,也无法描绘凶手长相。警察没有太多证据,破案过程无疑会延长。
如果这途中被凶手知道她报警,那她岂不是会面临凶手的报复?
当然,如果她承认自己不是盲人,指认凶手是可以了,但这也会有一系列的麻烦。
首先,承认自己在骗人,那么作为骗子,可信度在警方面前必然会打折扣。其次,花店生意好不容易有起色,这么一来无疑会落回原点。最后,就算仅剩几个顾客,也会被花店发生命案吓跑。
这么一犹豫,又有一桩命案发生。
女主失去先机,再去报警,反而显得可疑。
之后的剧情编剧还没写,不过看起来应该很有意思。
这是姜甜第一次遇到边拍边写的剧组,不免觉得很有新意。至于韩生导演也很有趣,他是那种意识流导演,就是给一个故事框架,让演员自己发挥那种。
这种导演的好处毋庸置疑,就是演员的发挥空间大。
坏处也很明显,就是当你演的不合导演心意,导演会让你一遍又一遍重拍。再自信演技,觉得自己诠释到位的人,都会被磨得怀疑人生,好像根本不会拍戏,前头十几年拍的全是垃圾。
甚至有可怕的,反复磨了好几个月,终于过了,结果成片上映一看,镜头被剪得一个不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