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图画院小记(15)

作者:云山青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我···”少年声线瑟重落了几转,未再继续。

“是你的人物笔法比画圣飘逸灵俊?”

“不是。”

“是你的皴法远超‘荆关’或是‘董巨’?”

“未曾。”

“那还是你的花鸟已胜黄家富贵之气?”

“并无。”

少年声线逐渐低糜。

被另一道咄咄逼人的声线逼退三尺。

“既是如此,你又如何从物,如何从心?难道不是空中阁楼,妄自遐想?”男子冷厉。

少年声久未再起。

“好好思索掂量自己,方想明白了再与我说。”崔成最后一句话,一语锤音,不容置喙。

里面沉默良久,崔蓁的心也跟着提了起来。

随后听到桌椅移动的声响,接而有脚步缓缓移动。

“非我族类,终究是心思有异啊。”崔蓁听到崔成又似感慨地落下一句话,声音不大,但即使是站在外头的崔蓁,也听得分明。

本就凝滞的脚步顿住,片刻才复响动。

崔蓁站在树荫下,方才的几分好心情荡然无存,她攒紧了手,心下忧虑更甚。

接而便看到那青碧道袍从檐廊那厢露出一角,比平日要缓慢许多,再不复往日如烟云缥缈的松快。

“崔蓁?”沈徵抬眼见那假山草木间,豆青色的衣衫似也从这蓬蓬春日里生长出来,与花木融在一起。

他一时心思起了无端的慌乱。

他之前常听崔蓁唤他‘大神’,后来叔蓬忍不住问这‘神是何神’。

他记得崔蓁含笑望着他道:“就是很厉害的,像神仙一样的意思。”

他把这句话记在心里,时时提醒,不想违背了她对他的期待。

可自己方才在课堂上的狼狈,也不晓得崔蓁听去多少。

方想到这里,他却又起了另一番情绪。

“非我族类”的诛心之语似还在耳畔,他忽然又颓唐下来。

也许在崔蓁眼里,他也是‘其心有异’的东戎蛮子而已。

手指不自知地捻了捻衣角,虚无中抓了空气一个囫囵。

他敛眉不再眼看她。

“阿徵,我听说相国寺南边的州桥那处,‘煎夹子’特别好吃,你有没有兴趣?”少女语气轻快,像是没受到任何打击不快。

一如往日。

沈徵本彻底沉落的心思忽而又扬了起来,他猛然抬头去看崔蓁的眼睛。

“好。”少年带着丝无措应答,但语气里是如释重负。

崔蓁心下也嘘了口气。

被崔成那般斥责,又用“民族歧视”插刀,想来沈徵定是心情沮丧,他方才好像难过到都懒得看她了。

她方才心里急地团团转,但面色强行露出不动声色。

做点什么让他开心起来……

做点什么呢……

吃,对吃东西也许是个好办法。

治理心情不快三十六计,吃当为上计。

“吃‘煎夹子’都不叫我,小崔,你这也太偏心了吧。”从门槛处,刘松远晃着身过来,还是带着往日的懒散神色。

“您堂堂刘家三郎,家中可是庄铺无数,哪里看得上煎夹子这样的吃的?”崔蓁道。

她虽是这般与刘松远打闹,但余光还在观察沈徵的神色。

刘松远倒是无所谓耸耸肩,对着沈徵道:“我方才与博士称身体不适,要回去躺着,这才溜了出来,子生他胆子小,又最敬重博士,他没那胆子溜出来。”

沈徵眉宇里的蹙意都散尽,如常神色间点点头。

刘松远胳膊搭上沈徵的肩膀,顺势一勾:“走咯,咱们吃煎夹子去!”

相国寺是临邑平日里较为热闹的去处,每月有五次开放,担着交易甚重,也是临邑城人们最喜好的去处。

崔蓁手里拿着方才在王道人蜜煎处买的吃食,尝了一口,五官皱到一起,有些嫌弃地塞到了沈徵手里。

这蜜煎着实甜了些,远不如矾楼的好吃,也不知是不是因在相国寺摆的摊子,比别的地方卖地贵上许多。

“刘三郎,你可好久没来了。”刘三郎素来都是随性随意,又喜好交友,与相国寺的诸多小贩皆熟识。

来往的都与刘松远打招呼,崔蓁却能注意到,虽未如图画院那般明目张胆,但即使是这些摆摊的小贩看到沈徵,不免也是情绪微露几分停顿,身躯侧过去,稍稍会更倾向于刘松远。

可沈徵再无方才的情绪起伏,不知是毫无察觉还是熟视无睹。

东戎与大梁自立国起便交战多年,东戎人素来骁勇善战,大梁常受起辱,因而边疆更是枯骨无数,民众对东戎满腹仇怨。

直至十多年前,东戎竟被大将李滕打得节节溃败直至瀚海湖边,因而东戎主动求和,并送上质子以求百年交好,沈徵便是这样入了临邑。

大梁虽胜,但这一场战役,却也是无数尸骨堆成。

方时的梁,每户都有战死的男丁,战争的震痛,并非须臾便可减消。

当时才满八岁作为质子入临邑的沈徵,今日这番与当面一路遇到的怨恨唾骂相比,不过是最为清淡柔和。

崔蓁绕过刘松远,与沈徵站到并排。

刘松远斜睨看到崔蓁的动作,桃花眼一勾,便又继续与众小贩扯些有的没的。

至相国寺后廊,见到诸多摆着摊子给别人画画像的人,大梁把这些街巷画人像之人称之“传神”。

崔蓁有些感慨,她以前去景区也常看到一些人在街边给来往旅人画像赚钱,竟未想到这职业倒是千古不变。

“郎君,郎君。”有正画着的传神见这厢三人,急匆匆掷下笔墨,从摊子上站了起来。

崔蓁本以为又是唤刘松远,却不想倒是身侧的沈徵一躬身。

那传神年纪不大,看着比他们都小些,身着有些粗糙的青布短衣,眉目还是一团稚气。

“那日多亏郎君提笔落墨,那画才卖了好价钱,我娘的药才再续上,多谢郎君施恩。”他深深鞠躬。

沈徵一把扶住:“举手之劳,无妨。”

一旁的刘松远那好看的桃花眼流转,笑道:“可是又落了我的款识?”

那传神不解:“郎君是?”

“在下,刘松远。”刘松远故意将自己名号报地慢一些,让来人听得分明。

“啊?刘郎君,这,这···我···”那传神来回扫视他们几人,肉眼可见地惊慌起来。

最后把求助的目光投向沈徵。

刘松远却是意料之中地解释道:“莫怕,明成干这事又不是第一次了,若我要计较,还会此刻才来寻你?”

沈徵不语,算作应允。

“多谢郎君,多谢二位郎君。”那传神一听,面色一喜,对着那两人再一揖。

“明年图画院的考试,切记要去参加。”沈徵温温一提。

“是。”传神郑重点头。

待又往前行,三人默默无语了几路,直至崔蓁最后憋不住问:“这怎么回事?”

刘松远扫了眼沈徵毫无所动的神色,本还故作镇定,后眼睛里的笑意先出卖了他的心思。

崔蓁恼地举拳头准备揍他,刘松远才收了笑意,侧头悠悠道:“若是想听,待会的煎夹子,你可是要请我吃两份。”

作者有话要说:“前人之法······不如从心而绘。”这句文中沈徵的话出自北宋画家范宽的绘画观点“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者;吾与其师诸物者,未若师诸心。

皴法:中国画技法名,是表现山石﹑峰峦和树身表皮的脉络纹理的画法。

荆关:指的是五代时期北方山水画家荆浩与关仝。

董巨:指的是五代时期南方山水画家董源与巨然。

黄家富贵:指的是五代花鸟画两大流派中的一个流派,以黄筌为代表。

煎夹子:宋代一种小吃,指的是将莲藕茄子等块状蔬菜切成刀片,内灌肉馅儿或各种素馅,外面挂浆,入油炸熟或煎熟。

传神:宋代指描摹人像的人。

☆、雅集

“那传神卖画为母筹药,我在上面落了他的款识。”沈徵还未等崔蓁有反应,语气寻常地加进来一句。

“哎?我就逗逗小崔,明成你怎么总拆我的台?”刘松远假意气恼。

“每每你帮那些卖画的落款识,是不是大多都落我的名,我都没计较什么,如今你竟这样对我,真是伤透我心啊。”

“子生不会如你这般。”沈徵扫了眼刘松远捂着胸口,装作心痛的神色,眉毛丝毫不动地又补了一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