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各色野味倒是很多。
晚上大家见谢奚指挥的晚饭确实比王媪做的汤饼美味。
陆伯感言:“小娘子还是和苏州时一样的活泼好动。”
谢奚每见他提起小娘子,就心里惆怅,他的小娘子也不知道去了哪里,而她被困在这里回不去。
谢昭和她坐在她的房间里,谢昭吃的满嘴肉酱,两眼发亮。
谢奚很怀疑王媪说的,谢昭爱吃她做的饭。
小萝卜头吃了整整一碗,问:“我还想吃。”
谢奚哄他:“晚食不能吃那么多,喜欢的话,明晚继续吃这个。”
谢昭摸着肚子满足的瘫倒在胡床上。
谢奚问:“你作业做完了?”
小家伙儿哀叹一声,坐起身哀怨的看着她。
谢奚看的失笑,说:“我晚上也要看书,就在我这里看。”
小家伙看起来很高兴,匆匆跑回去拿笔墨去了。
过几日就入了腊月,进了腊月礼仪就多了,看样子今年那位经商的郎君不能回来过年,那个大郎也去奔前程了,古人的离别总有种时过境迁的感觉,不同现代人来去自如。
谢伯王媪好像对大郎不能回来一点都不意外,只觉他在外有大好前程,就算多年不见也是正常。
倒是便宜了她一个,一家子就她一个主人。
腊八开始谢伯和陆伯每日出去,采购过年祭祀用的东西,回来后就开始里里外外的洒扫,阿月年纪小被王媪拘在身边做活。
只有谢奚最闲,所以就负责出主意,每天教阿月做吃食。
第二日原本吃粟米饭,大清早谢伯要去采买,陆伯送谢昭去书院后回来留在家里负责洒扫,谢奚想自己下厨,见王媪在做祭品,就和阿月两个人负责早食。
前日买的猪后腿还有,她想做红烧肉,但是没有糖,有酱其实也能做,她心想等过几天有时间了,要搞点糖。
把猪肉切块,焯水后,下香料,将肉下锅翻炒,加酱翻炒,一直到肉味飘香才加水,文火慢炖。
阿月负责烧火,坐在灶前直呼:“好香。”
因为没有蔬菜,西市倒是有卖的,但是没有一样是她能买得起的。索性回来就生了一缸豆芽。
豆芽炒肉丝,外加一个鸡蛋汤。
这里一日两餐,她吃三餐主要因为于她起的太早,离午饭太久等不到就会吃点撒子,这也是她在西市买的零嘴。
午饭时谢伯回来,她嫌一个人麻烦,让陈伯打了张长桌放在厨房里,厨房连着正堂有个小厅,视野宽阔,门窗打开,是个吃饭的好地方,
她坐在上首,吃了的并不多,催陆伯谢伯先吃,几人不肯,王媪惊呼:“怎可如此没规矩。”
谢奚似笑非笑的看了眼她,淡淡说:“既然我是主子,我说的就是规矩,冬日天冷,就在厨房里吃饭。”
王媪想多嘴,又不敢开口,想谢昭不在下午才回来,谢奚也不理。
阿月端出一盆红烧肉,谢奚招呼:“主要是我试了新菜,你们都来尝尝。”
豆芽炒肉丝清脆爽口,简直让她倍感亲切。
王媪端出粟米饭和蒸饼,为难的坐在她下首。
几个人围坐在桌上,谢奚坐在上首,看着这一桌人有点小期待,尝了口菜觉得味道还不错。
谢伯尝了口红烧肉,惊呼:“小娘子,好手艺!”
王媪尝了口红烧肉,大概觉得确实比她做的好吃,一直点头并不言语。
陆伯则更喜欢肉丝豆芽菜。
阿月尝了口菜惊呼:“小娘子,真真好吃。”
反而谢奚没吃多少,她在计划开春在后院里种点菜,换点花样。
颓了一个多月,她已经认命了,确信是真的回不去了。
要扎根在这里了。
阿月对她简直五体投地,她能看书写字,又会厨艺,比寻常闺阁小娘子胆子大得多。阿月见过坊里的小娘子们,大多闭门不出,但是从苏州来的小娘子,来了之后水土不服睡了几日,再之后穿上郎君的衣服,日日出去闲逛。
反正和寻常小娘子不同。
腊八之后祭灶,谢奚不懂这些,只觉得好奇,看着王媪和隔壁邻居讨论祭祖洒扫事宜,她只听不说。
坊靠东,离东市近些,王媪在交际上很有一套,谁家长短说的一清二楚。尤其郎主将谢昭交给他们抚养后,她越发的劲儿劲儿的,对上邻居的葛娘子更是端着态度。
邻居的葛娘子见谢奚一身男装站在门口,笑问:“好俊俏的小郎君,你家郎君归家了?”
王媪大概与她相熟,失笑道:“郎君今年大概不能归家,这是我们家小娘子,从苏州来,郎君再三嘱托照顾好小娘子。他年后归家。”
葛娘子惊讶的瞧了几眼谢奚叹道:“小娘子怎这副打扮?这就是那个定了长兴坊的陆家三郎的小娘子?”
王媪见陆益之声名显赫,怕人诟病谢奚,忙说:“我家小娘子青春年少,最是活泼。父兄不在家,偶尔出门办事。“
葛娘子还是觉得她有些出格,她夫家在崇仁坊开旅店,家里一子一女,据说儿子定亲的女郎年少病逝,之后一直没有再定亲。
谢奚听了几句觉得无聊,和谢婶摆摆手,出门上街去了。
既然回不去,她就要想想办法,怎么在这里活下去,总不能真和十几岁的青春期幼稚小男生结婚。
都说长安城千百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她现在只熟悉去西市附近的路,坊太多,根本记不住名字,走远定会迷路,她像探索迷宫一样,一点一点的熟悉地图,每日回家会绘制一点地图,结果今日走的远了,所以回来的有些晚。
进了坊就看到坊门前几人凑在一起朝坊里指指点点,坊里有位仁兄据说是在京兆尹的衙门里当差,得他的照应,坊里一直都很太平。她疑惑的向里走,进了巷见自家门户大开,葛娘子领着仆妇站在门口张望,见她进来,夸张的尖叫喊:“哟,谢小娘子终于回来了?”
声音非常的刺耳。
谢奚看都没看她,径自进门去了,穿过中门,见中庭里几个五大三粗的莽汉围在一边,最前面站着一位中年男人,马脸无眉,肩骨无形,看着不大像是个健康模样,一双三角眼盯着她上下打量。
谢伯王媪护着谢昭站在前面,只有陆伯和那人对峙,但看着气势上就输了一大截。谢伯夫妻站在陆伯身后一脸愤慨,但看样子毫无办法。
她先问:“这是怎么了?”
第3章 三 上门讨债
那马脸立刻盯着她,似笑非笑的立刻道:“这是小郎君?回来的正好,那这欠债总该还了吧?”
谢奚一脸懵,看了眼欲言又止的谢伯,问:“什么债?”
那人嚣张的将欠钱的契约展在她眼前,道:“谢眺五月前,问我借钱佘了一批丝绸去了关外。至今无音讯,这眼看的就到期了。他联通他儿子可都不见踪影。”
她看了一眼,我去,这么大一笔钱?
那人问:“怎么?掏钱吧。”
谢奚回头问:“这是我父亲签的?”
谢伯迟疑的点头。
谢奚听的两眼一黑,看了眼日期,挣扎问:“不是还没到日子吗?”
那人却说:“欠债还钱,上门要债不拘什么日子,别啰嗦了,快还钱。”
谢奚看了眼庭院里的三个似鹌鹑似的老仆,终于知道这个家怪在哪里了。
硬着头皮说:“过两日来取吧,或是我送上门,毕竟是大笔数目,总要筹措一番。”
那人嗤笑:“谁不知谢老三西北商道上的货被回鹘人给劫了,我助他生意一场,他是生是死都不知道,白白让我损失。”
马脸男人不见钱不肯走。
谢奚无法,她就知道!富裕是假象!她这个运气怎么可能遇见这么好的事!
见三个老仆满面忧伤,她折中道:“家里只有三个老仆,我尚年幼,家底就是全抵给你,你也未必敢接,你何不等我筹措还你。”
那人见她说话坦荡,和身后几个大汉打了一手势,身后的几个莽汉立刻开始进屋扫荡。
谢奚喝道:“站住!今日若是谁敢进门,明日就去京兆尹里去分说,我好言相劝至此,我父亲欠债尚不到时日,我都不惧,各位呢?”
马脸男一脸阴郁,盯着她看了半晌,谢家确实有亲友在朝为官。
他阴狠的盯着她看了好久,最后不甘心和谢奚放狠话道:“你最好说话算话!要不然,谁也保不了你!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