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零年代小娇妻(86)

作者:李清雪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好,回头就安排您和老李见上一面。”

接着刘兰终于把目光定在了安如的身上,安如立马紧张起来了,没有办法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刘兰给她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

“这三年大勇不在家,辛苦你了,做的不错!”

“谢谢您的肯定,我会继续努力的。”

安如这时候浑身的细胞都在激动,她从小到大听的夸赞不少,但是从来没有哪一次能够让她这么激动,激动地心跳都加速了呢,不由在心里暗骂自己没有出息,都多大的人了,怎么还跟小学生一样听到表扬就激动。

“安先生现在身体还好吗,以前我们只是神交,后来虽然成了亲家,但是也一直没有机会见面,这次来了安城总归要见上一面才好。”

“我爸爸身体很好,每天早晚都要打太极拳的,他知道您要来安城,也是非常的高兴,也说要见上一面呢。”

几人闲谈了两句,便一起去了招待所,那里安爸爸已经在等着了,反正家里的产业如今都捐出去了,产业少了事情自然也少了,他空闲的时间也多了,本来还打算等刘兰来安排时间呢,可是在家里等着的时候,便想着反正也没有事,不如提前来看看。

两位神交已久的老朋友就这猝不及防地见了面,其实安爸爸要见刘兰还真是不容易,要不是他是安如的爸爸,说不定都没有办法靠近招待所,安爸爸从来没有想到有朝一日还有靠小闺女面子办事的时候,那感觉安爸爸笑了,骄傲中带着心酸,闺女出息了,而他也老了。

“安先生,久仰大名啊!”

“刘部长过誉了,您的大名安某也是如雷贯耳啊。”

两个千年老狐狸说着客套话,安如听着撇了撇嘴,这样说话不累吗,不过她也是会看人脸色的,见安爸爸的样子,一定是找刘妈妈有事,他们一家还是不要打扰为好。

安爸爸急着见刘兰确实有事,因为一些黑心商人卖给志愿军假冒伪劣产品的事情,目前全国的老百姓对于商人的观感直线下降,虽然安家有爱国商人的名号,但是毕竟也是商人,还是安城曾经的首富,所以关于国家下面接下来对于商人的政策,他还是提前了解一番为好。

“刘部长,安某岁岁然不才,但是也有一腔报国志,只要国家需要,我们安家定当赴汤蹈火。”

说白了安爸爸今天不仅仅打探消息,另外还有拉关系的意思,安家光有个爱国商人的名号也不行,还得朝中有人,刘兰就很好,他们合作多年,又是亲家关系,是安家天然的友军,安爸爸这么精明的人怎么可能放过。

刘部长没有想到安爸爸的政治嗅觉如此敏锐,国家现在确实有规范商人的政策,而且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说不定很快就会有大动作。

“安先生的意思我明白。”

刘兰没有把话说透,但是意思也很明显了,只要国家有什么新政策,她必定会推荐安家的,让安家得了名声,反正安家得这个名声着实实至名归,安家可是从抗战时期就一直支持他们政府的。

李智峰和刘红星的婚礼办得很简单,几个熟悉的战友在一起吃了顿饭,然后几个战友又闹了一通洞房,和安如那时候大同小异,不过没有她那时候热闹,毕竟这两人不像安如在安城还有亲眷,就这就能够少不少人呢。

李智峰他们结婚够,刘兰就回京都了,她毕竟也是个大忙人,哪里能像别的老太太一样享受清闲时光。

不过她走了,林大勇也走了,他去了军校进修,虽然他回来没有几天,但是这几天尽管有林康安的各种坑爹,离间他和小闺女还有安如,但是孩子们同他的关系倒也是培养出来了,他这冷不丁地又要离开,别说安如和林甜甜不适应了,就是林康安虽然嘴上没有说什么,但是情绪也实打实地萎靡了两天。

好在这次林大勇也只是进修,没有生命危险,休息放假的时候还能够回家里看看,安如虽然也有不舍,但是比起以前在战场上,还是这样好些能够被接受。

转眼就是一年过去了,林大勇虽然在军校进修,但是能够经常回家,倒是和孩子们的感情没有再生疏下去。

而安如对此也无比得满意,她作为妻子和母亲,当然也不希望丈夫和孩子之间有隔阂了,如果说这件事让她满意的话,那么她针灸代替抗生素的研究经过了一年却一直没有进展,安如不免有些灰心丧气,难道非要把自己的银针交出去,让有关部门研究里面的黑科技才成吗?

不过这件事她还没有想通,国家那边接二连三的新政策,让安如的心情每天跟着心惊肉跳的,因为这一年发生的事情太重要了,直接关系到此后三十年,他们安家的命运。

第48章 公私合营 授衔?

54年的春天, 政务院通过了《公私合营工业企业暂行条例》,轰轰烈烈的公私合营拉开了序幕,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当然这也仅仅对于商人来说。

虽然条例上说是公私合营, 但是他们却失去了对自己家企业的控制权, 甚至到了1966年后, 将会彻底失去自己的企业,企业变成了全民所有制, 对于这些商人来说, 当然不愿意了。

不仅仅安城内,全华国的商人心里都有些慌慌的, 人性当中总归有些私心的, 别人有不如自己有,说得再好听, 从自己荷包里掏东西谁愿意啊。

安城这边的商人们开了个小会后,便集体来向安爸爸拿主意,安爸爸现在眼瞅着自己小闺女梦中的场景一一变成了现实, 心里感叹后怕之余, 更庆幸当初自己的壮士断腕, 把家里的家产几乎全部捐了。

他现在不求别的,只求在几年后的特殊时期, 能够保住安家的门楣还有传承,所以小商人们来问计,他的意见当然是举双手双脚地赞成国家的所有政策了。

“安诚,没有想到你是这样的人,毫无原则地捧新政府的臭脚。”

“安老爷,现在不是沽名钓誉的时候, 咱们这些人家积累如今的产业不容易啊,那都是几辈子省吃俭用,政府说公私合营,那跟白白捐出去有啥区别,您给我们想想办法,毕竟咱们几家在安城地界儿都是老几辈的交情了。”

安老爷想说正因为是老几辈的交情了,所以不是给他们指了明路了吗,任何时候都紧跟时代的潮流,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比什么都要强,需要知道有国才有家,从战争年代过来的他有着非常清醒的认知,国家不强盛,他们这些身家有什么用,前些年在小鬼子手下没有尊严,被随意践踏朝不保夕的日子,真是比死了还难受。

所以不说公私合营会给他们分红,就是一分不给,他也会支持的,只要国家需要,他都能够把命给了,所以公私合营的政策,即使没有小闺女做的那个梦,他也会积极响应的。

几个人见安爸爸铁了心地支持政府,说不出任何办法,便都气哼哼地走了,看着他们气愤的背影,安爸爸有些心累,他真的是为他们好呢,谁知道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还以为他害他们,真是,他害他们有什么好处。

算了,该提醒的他也提醒了,别人领情不领情的,他不愿意去猜测,目前他只想保住他们一家人平安喜乐,想到这里,他的眼睛眯了眯,儿子远在南洋,亲家对他也很是看重,倒是不必担心他,小闺女一身的本事,还有一个能干的丈夫,他也不必担心,反而是大闺女让他心头烦恼。

王家虽然没有什么产业,但是亲家父子却是喜欢舞文弄墨的,而且骨子里特别清高不说,还有些耳根子软,很容易受人鼓动,说些或者写下一些不合时宜的话来,王家人怎样他不管,但是大闺女还有两个外孙,他却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受王家父子的连累。

“爸爸,我说过了的,家里孩子小,安安身体又不好,我没有办法出去工作的。”

安静再次拒绝了安爸爸还有安如让她去药厂上班的提议,她从来没有出去工作过,当然也从来没有想过,在她看来她在家里相夫教子打理家事也很好的。

“愚蠢,现在是什么年代了,怎么你的细想还如此顽固不化!”

安静没有想到安爸爸会如此生气,吓得抬起头惶惶然地看着自己的父亲,安爸爸用手扶着额头,有些心累,儿子和小闺女都有自己的理想和事业,而且都做得特别好,怎么到了大闺女这里却如此的不求上进。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