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余非眼神坚定,“我和思涵才刚刚开始。”
紧接着是官轩,光他开口那个语气就让人知道这人没能憋出什么正经话来。
“想!我可太想放弃了!”听到这个问题官轩身上动作明显活泛起来,一动不动都能让人看出他手舞足蹈的欲望。
要不是有摄像机对着他,指不定现在已经拍起了大腿。
“每年暑训的时候我都想着‘熬完这一赛季立马退役滚蛋’”提起暑训官轩不自然地抖了一下,像是什么洪水猛兽,“暑训超级可怕,比平时训练恐怖多了!训练完了躺床上什么想法都没有,秒睡。”
官轩的语气逐渐偏离纪录片采访应有的样子,极尽所能试图描绘出暗无天日的暑训日常,可惜文字功底有限,翻来覆去就那么几个词来回说。
“那是什么让你坚持到今天?”
“比赛成绩啊,”官轩说得理所当然,大概还以为记者是在明知故问,“每次比得不好,就想着能不能再多给自己一次机会,再试试明年能不能别让教练这么遗憾了。”
他随即叹了口气,“我今年还在比,说明上个赛季又让大家失望了。”
“噗——”2号床的室友被官轩逗乐了,好好一美强惨帅哥,咋偏偏就长了张嘴,“对不起,陶陶你队友虽然很可怜,但还是好好笑哦。”
“暑训真这么难熬吗?”4号床大佬惊讶道把抬头纹都挤了出来,“专业运动员都觉得恐怖,陶陶你太强了。”
“难!太难了!就是她们俩刚才看上的那个总教练搞出来的。”陶予思咬牙切齿,非常想把自己这两个识人不清的室友给敲醒。
没想到完全起了反效果。
“别说了别说了,我们陶陶要来了!”两个室友你一言我一语岔开了话题,开始期待陶予思会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她们可是知道陶予思老底的人。
这位姐妹舌灿莲花,在入学第一年就像讲茶馆里说书的似的,讲过了她开始学滑冰之后所向披靡的逆袭人生,靠着额外的文体类奖项,升学时一路大开绿灯,闯进了T大。
偏偏还把自己的竞技水平讲得十分菜鸡,导致当她们发现陶陶身处国家集训队的时候,差点把人按在墙上暴打。
从陶予思嘴里讲出来,她学花样滑冰的目的真是再功利不过了。倒是不知道在纪录片里她会怎么说。
平板里面对镜头的陶予思没有长篇大论,简简单单答了三个字,“我喜欢。”
“因为喜欢所以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记者试图将陶予思文不对题的回答补充成一个完整的逻辑链。
“不是,”陶予思摇头,“是因为喜欢,所以可以接受它带来的一切麻烦。”
看到这儿,寝室里传来了意料之外的感叹声。
“陶予思!给我抽张餐巾纸。”1号床舍友嗓音有点哑,“你说的什么屁话,都给爷看哭了。”
文学系学生的感情可能就确实细腻丰富一点儿,陶予思给人递纸的时候这么想着。
*
导演的拍摄剪辑手法巧妙,当晚的纪录片看哭了不少围观群众。
大家纷纷表示,没想到就算是成绩普普通通的运动员,他们身上所承受的也并不比顶尖选手的少。
然而,同队的几个运动员看完以后大都没啥反应。
这不就是……普通的运动员和他普通的一天?
黎楷拿下耳机定好闹钟,快速进入梦乡。这部刻意突出同行们所受磨难的纪录片,甚至没在她心里激起一丝波澜。
除了在纪录片里将难处轻描淡写的侯海瑶和蒋茂,剩下几个哪里能说是吃了多少苦呢?
他们还差得远呢……
*
可能是因为花滑国家队里俊男美女数量众多,光从讨论度上来看,这部“冰雪三部曲”之二花样滑冰纪录片,还真能和它的前作相媲美。
不出连枞所料,原本完全没有讨论度的孟思涵和余非也趁着这波东风,知名度扶摇而上。连粉丝后援会之类的“明星必备”都已经组织起来了。
“我怀疑你在内涵我们。”和连枞他们坐在一起等待检录的黎楷十分认真地反驳,“凭啥资讯站就比后援会高贵啊?”
连枞眼睛一转,可算是反应过来眼前这两个运动员也是坐拥“全球后援会”的人,当下哑然,“嗐,这不一样。”
四个人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根本没把接下来要比的全国锦标赛当回事。
国内顶尖运动员的水平差距太大,人又少。尤其是他们冰舞项目,就算是运动员发挥地有好有差,总体排名也基本没什么变化。
更何况总教练定四大洲和世锦赛的参赛名单一向综合考量,不存在“一赛定生死”的情况。
那对于运动员来说,全锦赛几乎没什么压力。
今年的情况格外不同,纪录片的播放刚巧在全锦前几天。
不少北城市里活络追星男孩女孩们,在以前完全不了解花样滑冰的前提下,竟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就找到他们的根据地,也是让黎楷服得不行。
四家粉丝的新鲜血液风格迥异。
侯海瑶和蒋茂本身粉丝数量就不少,新粉丝被悉数收归麾下,很快就融入成了一员普通花滑观众,和因为各种机缘巧合爱上花样滑冰的人没有任何不同。
官轩则是新粉老粉泾渭分明。老粉不屑于跟着新粉拉着应援手幅瞎搞;新粉也嫌弃老粉有事无事“哈哈哈”,丝毫不把运动员的苦难放在眼里,只把官轩当成娱乐生活的对象。
更可恨的是还脚踏好多只船,给方白宁、罗澄喝彩的时候声音甚至更热烈。
余非、孟思涵的粉丝大概完全来自饭圈。人虽少,气势倒是一点都不弱。看起来组织结构森严,粉丝头头一呼百应。
就数陶予思的粉丝最好笑,昨天比女单的时候,黎楷居然看见她们在相互分享自己做的饭团,试图评比哪个更好吃。
这哪儿是追星啊?明明同好团建好吧。
“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见识过了这些新发展来的爱好者们,司安恪不免有些担心今后。
大量外来者涌入对于原本的文化生态显然是一种破坏,刚好他父母剧团里最近也碰上了类似的事。
黎楷倒没把这当多大的事。
“不破不立嘛!”她拍了拍司安恪的肩,示意去场边看看第三个上场的余非和孟思涵能比成什么样,“愿意花钱的观众多可是好事儿,反正到时候国内涨了奖金也是我们拿。”
她抱着胸,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俏皮中带了几分骄傲。
余非和孟思涵嘛……除非他俩成绩能提上来,否则就等着给他人做嫁衣吧。
黎楷扫了冰场上的正在做弧线步的两人。
算了,没有“除非”。余非和孟思涵的技术大概是练不出来了。
真不知道他们的粉丝了不了解这个情况?
“诶?你看,那边两个是不是运动员呀?”
背后传来唧唧咋咋的讨论声,不用说就是因为纪录片涌入的新朋友们。
黎楷闻言,转头去看她们是不是在讨论自己,没想到眼神和两个学生样的小姑娘撞了个正着。她下意识吐了吐舌头。
“好可爱!”/“好漂亮!”
两个学生妹整齐划一地捂脸,还让人怪不好意思的。
沉浸在余孟节目里的司安恪并没有发现这个小插曲,只是在意识到黎楷走神以后,扶着她的后脑勺,硬是把她的头转了回来。
“‘精彩’演出放在眼前你居然都能走神,”司安恪眼中露出了叹服的神情,“我要是裁判,这么难看的动作是要倒扣分的。”
黎楷忍不住因为男伴的刻薄而笑出了声。
第60章 定定心心看下去,黎……
定定心心看下去, 黎楷觉得要她说的话,司安恪刚才的吐槽其实并不过分。
这套自由舞也着实丑了点吧?
抛去余非半路出家的滑行技术不说,问题并不是出在技术上, 毕竟有孟思涵这个前·国家队二号选手托底, 虽说国际赛场上出头的可能性不大,但再差也不至于离谱。
而是两人的舞蹈动作让人觉得他们天生不是吃这口饭的。
别说黎楷和司安恪这种和神仙大佬们同场竞技的人, 就是每年成绩都不咋地的吴若彤和王稷阳看着冰场上那两个也皱眉。
国家队又不是废物回收站,能不能别什么人都往里扒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