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嗑就要成真了[花滑]+番外(65)

作者:桥凝宁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稳了。”司安恪刚才抽空去官网刷了一下积分,在暂时两站排名第二、第三的选手中,他们排在最前面。

黎楷一把抱住司安恪,兴奋到头皮发麻的实感,在有了司安恪这句保重之后,才延迟出现。

被抱住的司安恪也忍不住闷笑起来,拿手将黎楷的肩膀往自己这里揽得更近一些。

“明年一定能拿着金牌进总决赛。”司安恪朝黎楷保证。

青年人的无所畏惧的热血在一句话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暗含着未来总是会更上一层楼的假设。

对沉湖心有余悸的黎楷不敢接话,只好笑着把头靠在司安恪胸上。

摄影师记录下的便是这么一副甜蜜的画面。

*

「黎司全球后援会大本营(6)」

「A:速报!雀哥楷妹应该能进GPF了!」

「B:!!!」

「C:倒也不是很意外@B你没看直播……」

「B:孤苦伶仃学生妹你们不懂[捂脸.jpg]」

「B:铜牌吗?」

「F:Aye.比较劲爆的其实是乌娃和总裁掉到了第二」

「B:是不是总裁失误!我等着一天很久了!」

「C:哈哈哈哈dbq总裁最后那个脸我真的有笑到,他大概承包了他俄整队的笑点。」

「A:@E出来干活!@B这礼拜期中靠,修图就靠你了」

「E:???真假,大学生这么忙的吗?我靠我才接了个项目」

「E:绝了,我还刚把现场拍的图打包发给B姐」

「D:其实我可以……试试」

「A:不,你不可以」

「B:不,你不可以」

「E:不,你不可以」

「C:哈哈哈哈哈D你真的不行,您做好您的神仙设计就可。」

「C:其实我一直很好奇,为啥我们后援会一直只有六个人」

「E:是不是可以招点人啊(小小声,我今年真的巨忙」

「A:大概是因为……刚建的时候全世界只有我们六个粉丝」

「B:招人招人!现在600个肯定有了!!」

「F:我也觉得可!飞速去写文案」

E姐计划通。

*

后援会招到了一个能人,E姐手里俄罗斯站的上百张照片在短短几天里就全部修好了。

成片的专业程度甚至比摄影工作室出来的还要强,让E姐恨不得给她发个红包。

「G:不用不用,我老公嫌我弄得太难看,顺手就全帮我做了。」

「B:救命,全群唯一单身狗被骗进来杀。」

别说E姐了,后援会把这组照片往外一发,连本职工作是体育摄影的业内都啧啧称奇,怀疑黎楷和司安恪的团队里混进了专业人士。

“我居然有点想进自己的后援会,”黎楷对这套图赞不绝口,但没有后援会的授权又不敢用,纠结地抓耳挠腮。

“我帮你去问问?”拥有黄V认证微博账号的司安恪这回终于有底气了。

“等等?这难道不叫私联粉丝吗?”黎楷跳起来制止司安恪,万一粉丝群里有漂亮小姑娘,这男伴还能保得住?

“啥?”

“不管不管,到时候反正到时候你不能加他们微信。”

司安恪虽然搞不明白黎楷这个要求有什么意义,但还是点头同意了,并在对方询问是否可以添加他微信的时候义正言辞地拒绝了——“不行,楷妹不让我加你们微信”

他当然不会知道6位粉丝在他这句话之后义无反顾地上了船,在群里疯狂尖叫,徒留一个过来人G姐默默给她们点了根蜡。

华国国家队十几年里一对都没成,这绝对是黎楷一代留下的诅咒。

*

日本站在半个月后落下帷幕,总决赛名单在各家的翘首以盼中尘埃落定。

黎楷和司安恪的积分排在第五,险险挤进总决赛。剩下的几对选手分别来自俄罗斯、美国、加拿大花滑大国。

本赛季第一场高规格盛宴不日便要在北美开启。

第53章 “紧接着便是我们的小将……

不过就在黎楷同华国国家队一起动身去参加总决赛的时候, 首体这边出现了点小插曲。

说来也颇为巧合,电视台来人的时候刚好是许明家带队离开的第二天,整个国家队就算是说不上群龙无首, 也不是什么常规的组织架构。

加之不少兼任行政工作的教练和自己的队员一起离开了, 竟然没一个能拍板的人。

电视台来的制作人和导演都十分客气,大概是出来前领导给他们科普过了花样滑冰是少数冬奥项目里少数在华国还算有观众基础的运动, 仅次于国际成绩出挑的短道速滑队。

“是这样的,电视台希望我们做一个关于国家队日常训练的纪录片, 让更多潜在的受众能了解到这个项目。算是对后年冬奥的预热。”

制片给一脸懵逼、急急忙忙从冰面上下来的教练们解释自己的来意, 脖子上挂着的访客证意味着他们已经过了保安那关, 证明纪录片确有其事。

“我们之前有和你们许总教练联系过, 他说让我们挑方便的时候过来。”制片见几位教练依旧茫然,赶紧又补了一句。

直到这时, 刚刚让门卫把这几位扛着大件儿摄像设备的专业人士放进来的郑杨骏啸才姗姗来迟,算是有些资历的他给其他教练吃了颗定心丸。

他只是听说过电视台会有人来拍摄,却没想到他们能挑这么个缺兵少将的时候到。

“几位老师来得不巧啊, 我们队最优秀的运动员都出去比赛了。”郑杨不得不出来主持大局。

“没关系没关系。”导演满脸堆笑,像是生怕这几个教练今天把他们劝回去, “我们本来就是想以小见大, 拍拍他们平时训练的场景就行了。其实大多数运动员在普通群众眼里都不算出名。”

“那行, 您看我们要怎么配合您?”虽然郑杨觉得不拍队里顶尖的运动员有些奇怪, 但导演都这么说了, 总有他的道理, 于是从善如流。

“是这样, ”制作组和核心成员在郑杨的带领下坐到了冰场边简陋的椅子上,上面包着不锈钢的人造革都有点起皮,导演给郑杨介绍起了这个影片的主要内容, “我们每个项目都要选一个‘主角’,具体拍摄内容呢,就是他们日常的训练,这个我们听几位教练的。”

“不会耽误运动员太多时间,”制片见郑杨皱起的眉头,赶紧解释,“这周之内一定可以解决。”

“我明白了,需要我帮几位介绍一下我们的运动员吗?”郑杨提议。

“那辛苦郑教练了。”

一行人走到场边,原本心无旁骛认真训练的运动员们,早在这群人搬着大包小包进来的时候就开始拿余光不停的瞥,相当好奇这群人究竟要来拍些什么。

“这位是我们留在国内最好的男单官轩,三次全锦赛冠军,几年前拿过一次分站赛世界冠军。”

话音刚落,官轩一个阿克塞尔三周起跳落冰,滑出姿态优雅。跳跃教练忍不住喝了一声彩。

“老王,你看怎么样?”制片看上去还挺满意。

“不错,”王导点头,“那郑教练,要不男子单人滑就这个?”

郑杨点头,“然后剩下成绩最好的双人是——唉,你俩过来。”

他把今年又意外抱憾总决赛的华国双人三哥三姐叫了过来,“侯海瑶和蒋茂,你们应该知道的,上届冬奥拿了银牌。”

制片和导演对视一眼,发现对方也没听说过,于是尴尬而不失礼貌地朝郑杨点了点头。

“郑教练,”制片顿了顿,大约是仔细斟酌了一下接下来的话该怎么说,“虽然男子单人滑的官……”

“官轩。”导演提醒。

“啊对,官轩和这两位运动员都非常符合我们的要求,但我们还是希望可以从更广的范围里挑一下。毕竟和竞技体育不一样,成绩不是我们选角色的唯一标准。”

“是啊,郑教练。我也是这个意思。”导演伸手指了指短短十几分钟已经摔了七八个狗啃泥的陶予思,“女子单人滑我就比较中意这个老是摔了的。长相大气,性格还特别坚韧,很有值得挖掘的地方。”

“额,小陶啊?”郑杨顺着导演目光看了过去,忍不住抽了抽嘴角,“她在练新跳跃,实际上成绩比旁边的金奕冰好点。”

制片暗地里白了一眼导演。你咋那么会选呢?

“啊哈哈哈哈,那也挺巧的啊。”导演摸着鼻子干笑,“那就先这样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