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冰舞的观众们往往会将一个平衡与美感兼备的托举称为“流动的雕塑”。而此时照搬来描述黎楷和司安恪的编排滑动,是一点也不突兀的。
甚至,大家甚至能通过这个“雕塑”看出它讲的故事。
忽有一阵怪风,在平静的河中推起了一堵浪,相伴而归的两艘渔船闪避不及,意外被扑倒。好在它来得快、去得也快,两艘船重新扬起帆,河面也回归了原本的平静。
弦乐部一齐作响,演奏的是《渔舟唱晚》中最绚丽的旋律。黎楷和司安恪两人用不同的步法进入两人今天最晃眼的动作,由旋转托举和原地托举所组成的一个长托举。
短短几秒时间内,黎楷变换了三个姿态,分别在男伴的肩上、后背和手中。在持续的旋转中改变动作考验的不仅仅是运动员们的能力,还有彼此之间的信任,任何一方的犹豫都会产生大家不愿意在比赛里看到的结果。
紧随其后,整套自由舞中最值钱的动作就要来了——两人在热身中练习过的蛇形接续步。
蛇形步法是几个可供选择的规定接续步中,对体力要求最高的那一项,组成它的三个大型弧线几乎铺满了整个冰场。
如果知道有今天,黎楷在编排时是绝对不会做这样的傻事的。
即便是前面什么都没做,这套蛇形步法认真滑下来也至少是汗涔涔的,更别说前面已经做过好一些动作了。
蛇形步法滑到一半,黎楷就感到有些累了。
想想耐力训练的时候。
黎楷这么想着,蹬冰的时候用尽全力,绝不让裁判看出来一点疲惫来。
这才哪儿到哪儿啊?
也许是她确实太卖力了,连带着司安恪也一起拼命,两人做完蛇形步法的时候竟然比预计还早了几秒。
事发突然,司安恪眼神中有些不知所措。
黎楷看他那不灵活的样儿,原本完全在体力上的心思被打了个岔,竟也不觉得有原先那么累。她笑了起来,牵过司安恪的手,做了一个乔克塔步。
黎楷的自由发挥当即启发了司安恪,论舞蹈他只有更擅长的份,几个舞步下来蛇形步法与单足接续步间新增的衔接不仅完全符合节目的基调,竟然还因为动作丰满而比原本更加出彩。
出现了这一出小插曲,黎楷和司安恪再没有拘谨,而是油然而生一种穿上冰鞋就能成为这片冰场主宰者的自信。
黎楷能感觉到自己很累,但即便她拼尽全力去完成一个动作,结束后就会发现自己仍然剩下一点力气去做另一个——体力仿佛是无穷无尽的。
国家队运动员的四人小方阵激动得无以复加。已经做好黎楷和司安恪要翻车的心理准备的他们,一边双手合十祈祷下一个动作不要出问题,一边感叹上一个动作简直得到了神的点缀。
神色凝重的只有许明家。
没错,尽管黎楷赛前不适,但今天每一个动作都好,都比往日训练更好。就像是……在用自己的生命献祭。
“你们好好看比赛。”他朝四位运动员交代完就转身离开,往看台高处的出口走去。
最后一个直线托举动作,黎楷发现自己抬腿时肌肉有些生理性地颤抖,是那种长时间用力的肌肉突然松懈会产生的状况,这让本来计算精准的落脚点位置往司安恪的膝盖方向偏了几分。
这会使黎楷俯身的角度更大、姿态更美,却远不如原本好控制。
黎楷踩在司安恪的大腿上,背过手单手勾住司安恪同侧的肩,心下有几分不确定。
她现在需要绷紧全身才能保持完全静止的姿态,平衡不是此情此景下最容易做到的。
黎楷已经感受到自己的身子在慢慢向前倾去,担心一会儿不是用灵巧的小跳滑出,而是直接扑向冰面。
正值此时,他男伴竟还雪上加霜,固定住她腿的那只手,施力越来越小。
“别怕。”司安恪用只有他们两个才能听到的声音说,“我是不会放手的。”
他在规则之内,将固定住黎楷腿的手撤下,同时另一只手揽住她的腰。
司安恪当机立断发力,只见黎楷在空中横转过一周,然后被男伴双手接住,稳稳当当地放到了冰面上。
旁人看来,这对天选选手在短短几天中又打磨了自己的自由舞,让简简单单的一个短托举都精彩纷呈、花样频出,但其中惊险,只有黎楷和司安恪自己才知道。
整套节目的过程中,黎楷的每一次滑行、每一下蹬冰都不遗余力。到最后的舞蹈旋转,她只觉得整个人被抽空了最后一丝力气,全凭肌肉记忆和要争的那一口气强撑,硬是在规定的时间里,比以往还多转了两圈。
节目在余韵中收尾,起身时黎楷眼前一片黑,甚至不知道自己还是不是站着。
眼前的观众席不是观众席,候场区不是候场区,即使全程都有男伴扶着,自己全凭想象谢幕,这一刻也显得太过漫长了一些。
司安恪难得没有帮小巧的冰童们去收拾那些如雨点一般打来,完全不符合常理的工作量,而是像牵雪橇一样,把黎楷拉出了冰场。
“好点了吗?”司安恪连刀套都没拿,就先把保温杯盖给黎楷拧开,递到她嘴边。
黎楷眼前的画面渐渐显出他们应有的色彩来,她接过杯子,只是润了润喉。
“你是个战士。”妮可教过这么多运动员,对哪一组选手都保持着最后一点心理距离,今天也难得地动容了,“我为蒙特利尔组有你而感到骄傲。”
她紧紧抱住黎楷。
黎楷紧绷的神经在这个怀抱里慢慢放松,“谢谢你,妮可。”
一行人配合着黎楷的速度,慢慢走向等分区。
黎楷和司安恪刚才的表现没有任何一位裁判会吝啬他们的高分,他们干脆果断,没有再次用拖拖拉拉的出分来折磨这两位选手。
“黎楷和司安恪的自由舞成绩是137.84,总成绩231.99分。这是最新的世界纪录,现排名第一位。”
华国选手在华国的首都举办的冬奥会上,打破世界记录,拿到该项目的第一块奖牌、第一块金牌!
这样的信息足以让热血涌上所有在场观众的头脑中,用呐喊助威来描述这种喝彩声已经不确切了,此起彼伏的尖叫声刺激着众人的神经,好像只有跟上去一起才能参与这场胜利的狂欢。
听到成绩的黎楷并没有像曾经畅想地那样冷静地朝观众们挥挥手,并且给他们留下一个宠辱不惊的后脑勺,而是转身就离开了等分区,用她现在能达到的最快速度,冲向视野范围内唯一的垃圾桶开始呕吐。
为了比赛强打的精神褪去,现在她只剩下各种各样的不适。
“这边。”
驻场的奥运医疗队在许明家的带领下截住了一窝蜂涌上来想要采访新晋奥运冠军的记者们,不由分说地把黎楷带离了现场。
“你留下来做采访,徐舒阳陪你。颁奖典礼推迟了。”许明家对被一连串状况砸懵了的司安恪交代道。
第115章 奥运:表演滑(一) 「今天也是妈粉伤……
比赛场馆里一遍遍循环播放着颁奖典礼推迟的通知, 观众开始陆陆续续离场。
司安恪面前站了一列正在排队的记者,谁都想采访一下这位新晋奥运冠军,问问他们是如何击败其他国家的优势项目的。
这颁奖典礼延后的通知他是听在耳中, 急在心里。
比起眼前的采访, 他更愿意和黎楷一起到医院去,陪着她忙东忙西。
“赢得奥运冠军, 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记者的问题大同小异,司安恪都以最简洁的答案来回答, “很高兴。我们的付出都得到了回报。”
“现在你拿到了奥运金牌, 你最想得到什么样的奖励?”几乎每个奥运冠军都会被问到这个问题。
司安恪听到这个话题的瞬间就在心里念了数遍「愿世间没有赛后采访, 赶快放他去医院」, 最后却还是老老实实地回答道:“火锅。”
这年头十个运动员有八个这么答。
谁知这还不算结束,记者又问道:“对和你们一样的学生运动员, 你有什么寄语吗?”
黎楷和司安恪是学生运动员,这在华国体育届中是非常少见的,尤其是出现在奥运赛场上, 最后还拿下奥运金牌的选手。
就算司安恪去医院的心再急切,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个很好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