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歌(2)

因为存在感稀薄,自是没人注意她这位无足轻重的公主的举动,而她所住的偏殿因为都是不受宠的妃嫔所住,平时奴婢走动稀少,也不会有人多管闲事来关注她这个公主,这对于言淳梨的出宫都是便利的条件。

所以她跟青枝乔装出宫那么多次,行事谨慎,至今无人察觉。

言淳梨为自己挑选的成亲对象,当然只能是朝中权臣的公子,但那权臣,也不能是声望极高,或者受宫中倚重的。

她有自知之明,声望高亦或是受倚重的重臣之世子,估计都被自己的王姐王妹,或者是朝中的贵女看中的,轮不到她。所以,她挑中的,是御史中丞陶大人的庶子陶安文。

陶中丞一府均是安守本分的良臣,陶世子已经娶妻,但在今年年初因故去世,遗下一双子女;陶安文虽是庶出,却受父亲倚重,模样虽不比天潢贵胄生得俊美,却也一表人才,兼之品性温和,偏对了言淳梨的喜好。

御史中丞是正四品的官阶,自己虽是公主却无甚地位,再加上陶安文是庶子出生,两人也算是门当户对。

所以,在今年元宵节得到父王开恩,王子公主们得以出宫赏灯那夜,她制造了跟陶安文的偶遇,再偷偷出宫,隐瞒身份与其相识,一日日熟悉起来。

经过这些日子的接触,言淳梨心里清楚,陶安文对自己亦是很满意的,言谈中露出的倾慕深情,让逢场作戏的自己也不由得感动几分。

今日到庆祥楼,原本就是想要拿自己特意为他定制的玉佩的。

她想,时机应当是成熟了,距离自己及笄不过半个月的时间,她要趁着送定情信物给陶安文的时候,告诉他自己的身份,那样才能进行下一步——让陶大人在父王面前,给自己的庶子为自己求亲。

那样自己一及笄就能嫁出宫外,再不用为自己会被指婚与谁担惊受怕。

言淳梨为自己的计划即将成功欣喜不已。

回到长宁宫的偏殿,换下太监服,揣摩着与陶安文两日后再见,交定情信物与他时该如何说辞,忽然想到了什么,在太监服身上摸了一通,再看了看青枝给自己的绣包,看了许久,愣了。

那块玉佩不见了。

言淳梨一下慌了起来。

那玉佩可是花了她一半身家的银子订制的,怎么会忽然不见了呢?是掉在哪了?

言淳梨猛然想起了在庆祥楼的那一摔,可惜得直捶心口。

肯定是那个时候掉了,还找得回来么?

第2章

言淳梨惦记的那块玉佩,此时正握在赵瑜手中。

今日原本到庆祥楼也是想要定制几件玉器的,却没料想能遇上佳人投怀送抱。

原本他还嫌弃那名姑娘莽撞,皱着眉头便瞪了一眼,不怒自威,但只瞥了一眼,他心中的怒气便马上消弭了。

一张脸纵是惊惶,也压不住精致的五官透露出的妩媚,瞧不出,这性子如此急躁的姑娘竟是模样不错。

看上似是噙泪的双眼,听进耳里的窃笑,他消去的怒意马上又涌了上来,而后冷冷地瞥了楼内诸人一眼,才又回头,看摔在地上的姑娘。

这次他看的更真切了,那小脸含羞欲怒,却又不得不按捺住,因惶恐而皱起的柳叶眉似颦非颦,宛若青黛,杏眼流连,鼻子虽不笔挺,鼻翼却翘得恰当好处,唇线分明的樱嘴红艳惹人,那脸更是嫩得一掐便要掉出水来。

一怜惜,他便鬼使神差地便朝她伸出了手,却不知是想去扶她,还是想去抚那张白瓷般的脸,没想到却被她拂开了。

听她匆匆说了一句“没事,快走”,那声音如莺啼,娇柔动听,赵瑜忍不住回头瞥了一眼,看她摇曳生姿,那身段竟是不逊于自己府上的那几位妃子。

自己府上倒是缺这么一款美人!赵瑜心里一动。

“殿下!”伺在身边的刘进唤了他一声,他嗯了一声,才朝前走了一步,便看到地上躺着一块明晃晃的玉佩。

这是,方才她落下的?

赵瑜迟疑了一下,稍微看了一眼刘进,刘进便马上将玉佩捡了起来,捧到了他眼前:“殿下!您看!”

赵瑜毫不避嫌地便将那玉接过来握在了手里。

“是方才那姑娘留下的?”一直陪伺在他身边的何大人,看赵瑜神色,心中已是明白几分,笑:“殿下您要喜欢,我马上找人去查查这姑娘是哪家的?找过来给您聊聊天,解解闷?”

赵瑜看了何大人一眼,不予置否地走到了柜台前。

何大人假意推了一个下人离开,走到赵瑜身边吆喝:“掌柜的,马上把庆祥楼最好的玉器拿出来!”

“好咧!何大人,不知道您是要挑些什么样的玉器?”掌柜的认识何大人。

何宏海何大人可是朝中参知,能与朝中李相分日知印,共同辅助朝中政事,眼下,这位举足轻重的何大人正降尊纡贵,殷勤十足地招呼着这位贵公子。

“殿下,您以为呢?”

要说朝中的世家公子,掌柜的认得不少,盖因庆祥楼玉器出名,就连送进宫中上等的贵玉,大部分都是从庆祥楼中所出,故而庆祥楼名气很大,京中的王子公主贵人命妇,都在这儿出没过。有名的几位公子,掌柜的都照过面,却从来没见过眼前的这一位殿下。

赵瑜没吭声,那刘进便吩咐了:“都拿几件过过眼,让我们殿下看过再说。”

“好咧!”

看出赵瑜来头不小,掌柜地很快叫人将自家上等的玉器拿了出来,绸布铺得整洁的托盘拿出来五个,每个托盘上都放置着十来样不同款式、不同大小的玉器,甚至每一块玉器都擦拭得干干净净,不沾半点指纹。

赵瑜看了许久,却觉得眼前的这些玉器,都没手里握着的那块好,最终毫无收获地走出了庆祥楼。

“殿下!”刘进着下人端着热水进来的时候,看到赵瑜正坐在椅子上把玩着那块玉,笑了:“殿下是还惦记着庆祥楼里的那位姑娘?”

赵瑜不语,将玉佩随手丢在了桌上,伸出双手,任由刘进将自己的衣袖拢起,而后在漱手盆里净手。

刘进细细地用一方干帕擦着赵瑜的手,问:“朝里来消息了吗?”

“嗯。”赵瑜应了一声,“说是三日后,请我进宫赏菊。”

“那是好的,肯定啊,是想要给殿下您指婚了。”刘进一张老脸笑开了花:“殿下到时候可得好好选,给咱翊王府选个端庄美丽的好王妃。”

“嗤!”赵瑜冷笑了一声,视线落到桌子上那块玉佩上,想起当时那姑娘撞入怀中时,嗅到的伊人身上带着的淡淡的体香,他便不由得抿住了嘴。

从来善于察言观色的刘进看自家王爷神情,了然于心:“殿下,白日里那位姑娘,您要喜欢,让何大人寻着了一并带回咱大齐便是了,但在楚王指婚前还是小心为上。”

“哼,需要小心的是我么?”赵瑜鄙然,“我代表大齐被邀来议和,那姻亲不是楚王想指便指的,他当真要指,也要看我乐不乐意。”

“是,是,殿下说得很对。”刘进说着,扶着自家主子到宴厅用膳去了。

三个月前,后楚与大齐边界起了战事,大齐将后楚击败,后楚东界防守退兵一百五十里,眼看溃败连连,后楚朝中急令叫停,以丰厚的条件与大齐议和。

大齐皇上于是派出四子翊王,领兵五百来到了后楚都城,协谈两国间的议和条款。赵瑜一行人自七天前来到丹阳后,就受到了朝中最尊贵的接待,那负责照顾赵瑜一行人起居的何大人更是不敢有丝毫怠慢,楚地的山珍海味,楚地的珠宝玩意,均为赵瑜一一奉上,但无奈就是不得赵瑜欢心。

何鸿海听说过大齐翊王传闻。

大齐百姓皆传这位赵瑜是齐王最爱的淑贵妃的次子,亦是大齐太子的胞弟,早早地便被封了翊王。赵瑜从小就是被宠溺着长大,养成了胆大妄为,却又阴鸷冷酷的性子,不仅喜怒无常,还好美色。据说其府上早有两位夫人,四位妃子,还传有几位姬妾,平日却还喜在外寻花问柳。

以为窥得赵瑜喜好一二的何鸿海却是不敢将赵瑜带往花柳之地。

楚王已有为翊王指婚之心,他哪有那个胆量给未来的驸马爷安排姑娘?让皇上知道了,他何某人的脑袋还要不要了?

所以今天在庆祥楼,看赵瑜见色起心,他赔笑说要给翊王寻那姑娘,也是口头上敷衍,说说而已,做个样子,等事后找个借口说寻不着便得了。

上一篇:小皇后下一篇:离心债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