嗣子荣华路(51)

作者:九天飞流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杜淳岷知道自家父亲小心,可他已经再三保证,之前验过好几次,并没有什么问题,这才敢将这批布给采买回来。

他不是傻子,难道还不知道世道的险恶?

他前前后后验了不少次,可不敢掉以轻心。那可是十万两银子,他还能不上心?

杜高鹤沉默不语,这次老二带去十万两银子,其实是定金。因之前好不容易得来的捐监名额花费了不少,他想在孙东家那儿赊上一批料子。等卖了银子,杜氏周转开了,也算解决了杜氏眼前的困境。

更何况杜氏还不止布庄一个生意,其他铺子周转不灵和积压存货的情况,比布庄还要严重。

谁知老二这次没去孙东家那儿,而是另外找了个卖家。不过,这价钱也确实便宜。他们杜氏得了便宜料子,若是卖得比旁家再便宜些,相信他们手中的布料能很快脱手。

“父亲!富贵险中求,您也不必太过担忧。等明日,儿子陪着二弟去库房看看!”杜淳钧也忍不住开口劝道。

在老二回来之后,父亲就与他们商谈了大半日。他知道父亲担心布匹出现差池,其实他心里也担忧得紧。十万两银子毕竟不是小数目,他也是迫不及待要去库房查验了。

“嗯!此事等明日再议!”几人不再讨论这个话题,开始问起了杜海州在书院的琐事。

杜尘澜闻言心中思忖,听这意思,是杜淳岷这次去江南采买占了个大便宜。

原先的主家坐地起价,比第一次采买贵了不少。而这次去,杜淳岷碰到了个急需出手的东家。那东家手中正好有一批货,并且在杜淳岷一下码头,便找上了他。

杜尘澜在心中将此事捋了一遍,此事确实太过凑巧。若是急需出手,价钱压得很低,那根本就不愁卖出去,总有大户能吃得下的。

他不知其中细节,也无从判断,只能理性地分析。

第一,那吴管家在码头徘徊了多久?中间又找了多少买家?那些买家为何没有与那吴管家谈拢?

第二,那吴管家的主家是不是经常往来江南与晋北之地,又是在哪家买的货?为何不找原卖家协商,将货退回去。即便损失点银子,那也总比贱卖了要强吧?

第三,做这等大买卖的,想必认识的人不少。不管是对家,还是交好的,都能看着不管?起码对家肯定会想将这些布匹给接手过来,毕竟这么便宜。

第四,那孙东家为何要坐地起价?相信有远见的人都不会这么做,毕竟还想做下回生意。

倘若当真布匹贵了,那也不可能只有孙东家一家涨价,更不可能一下子涨到让人无法承受。

其实验货才是最后一步,前面四点最为重要。毕竟验货这种事儿,刚开始不可能每匹布料都仔细去一一察看,只会从中抽取。

但这里头的猫腻也不少,若是刚开始给的货是好的,可装上船之后才出问题,也不是不可能。

甚至于装上船之后还是好的,可等到了目的地之后,卸货才会发现其中问题。

因此,许多行商采买都不喜欢找那不熟悉的。像这种急需周转的,只会是一锤子买卖,日后再也找不到人了。

而老东家却不可能跑,并且一般采买都先只付一大半银子,剩下的等之后再结算。双方签订契约,若是布匹本身有问题,还能再协商。

一次性付清,且还不是熟悉的东家,风险很大。

想到这里,杜尘澜又不得不摇了摇头,这与他何干?当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

二老爷不傻,老太爷也是个经验丰富的精明人。难道他能想到的,他们会想不到?

“小五,难道是不认同为兄的言论?”

突然一道声音打断了杜尘澜的思绪,他有些茫然地抬头看了过去。

只见杜海州沉着脸看向他,而全桌人都停下手中的动作,目光聚集在他身上,正等着他的回答。

嗯?刚才众人好似正在讨论杜海州书院之事,他也没注意听,谁知道杜海州说了什么?

“怎会?四哥见多识广,哪里是弟弟这等没见识的人能比的?”杜尘澜只好打了个哈哈,反正这么说准没错。

果然,一桌子人都脸色稍霁,尤其是杜海州和老太太。

杜淳枫担忧地看了一眼杜尘澜,这小子从刚才就开始心不在焉,这么小的人儿难道还有什么心事不成?

第六十八章 画大饼

“五弟也别妄自菲薄,为兄比你多读几年书,自然知道得多些。你如此聪慧,日后定能胜过为兄!”

杜海州脸色缓和了不少,也打了个官腔。

“读这么多书做什么?他又不像你似的要考科举,能识得些字儿就成了!”老太太突然开口说道。

此言一出,桌上的气氛顿时静默了下来。

杜尘澜无奈地笑了笑,您老与老太爷还真没默契。老太爷都知道现在拿个萝卜吊着他,您是专门来拆他的台吗?

杜尘澜已经有了打算,自然不会将老太太的话放在心上。

杜淳枫的脸色彻底黑如锅底,母亲这话到底是父亲的意思,还是她自己的意思?

父亲已经答应给澜哥儿一个机会,母亲这一句话,将澜哥儿的希望一举破灭。若是灰了心,书也读不进去了。

“既然说开了,那就来说说捐监的事。咱们杜氏有一个捐监的名额,这大家都知道。”老太爷无奈地放下了碗筷,神情十分肃穆。

屏风后的女眷也都竖起了耳朵,这可是关系到各个房头日后的出路。

“本不想在今日提起此事,可你们怕是也等不及了。咱们今日就掰扯清楚,也免得多生是非。”

杜高鹤沉吟片刻,又道:“咱们杜氏是商户,若想改换门庭,成为官宦人家,那就得府中子孙走仕途。父亲临终前,还惦记着此事。这个名额得来不易,耗费的银钱超乎你们的想象,杜府为此差点周转不灵。不过,好歹还是到手了。怎么来的,你们心里清楚,只不好出去乱说。若是让老夫知道你们谁嘴上没把门儿,那就别怪老夫不留情面!”

杜高鹤狠戾的目光在众人面上划过,众人立即正襟危坐,摆出听训的架势。

屏风后的秦氏暗地里撇了撇嘴,还不许出去说,这府城几大世家,谁不知道?说不说的,有甚区别?

“既然这是长辈的遗愿,那咱们作为晚辈,自当努力去实现。因此,这名额,便只能给咱们杜氏最有希望之人。”杜高鹤边说,边看了杜海州一眼。

杜海州立即挺直了腰板,如今杜氏最有希望的,便是他杜海州。

他明白祖父这么说,也是想表面上一碗水端平罢了!毕竟长房的恒哥儿也在读书,且才刚启蒙,焉知日后会不会有出息?

两年后正是童生试,等众生考试过后,才有机会被举荐,进入国子监。他已经进学多年,正等着这次机会。

不然他何必如此辛苦,整日不是读书,就是练字,简直是废寝忘食。

其实读书,天分真的尤其重要。只有努力过,才会知道自己的天分有多差。他若不是比寻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又怎会考到前五十以内?

书院卧虎藏龙,天资聪颖之辈占绝大多数。像他这般努力的,更是比比皆是。

其实他也是报喜不报忧,并不是每次都考到前五十。今年他更是力不从心,当真是难得冲进五十以内,只不过他不会告诉府中罢了!

父亲和祖母他们或许会相信他的话,可他瞒不过祖父!因为祖父会在他每次月考和季考之后,迅速拿到他的排名。

只是,他认为祖父对他是有偏袒的,并未对府中言明罢了!

杜玉恒年龄尚幼,祖父应该等不及了。杜尘澜是庶出的嗣子,身份不匹配,对杜氏也不会有多少忠心。其他孙辈更不必说,都从商了,谁还有心思科举?

他,是最合适的人选。

“谁最有希望,不是看谁读书早,也不是看谁的天分高,而是同时看天分和努力。如今州哥儿、恒哥儿和澜哥儿都在读书,他们三人,老夫再给两年的时间,谁最让老夫满意,这名额就给谁!”

杜高鹤瞥了杜尘澜一眼,见杜尘澜垂眸凝思,脸上也是毫无波动,还是点了点头。此子的心性倒是好的,天分也不错。只可惜,不是他杜氏的嫡亲血脉,更何况他的身份还未查明。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