嗣子荣华路(462)

作者:九天飞流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祖父说过,没找到开元之子前,怕是不能回去。”金少封其实也很无奈,但开元之子对金氏有多重要,他还是明白的。

找不到就不回去?查太后有些吃惊,看来此次金氏很有信心啊!她对开元之子的身份也好奇起来。

“既是在京城常住,日后便常来宫里与哀家作伴。你表弟昨儿带了人去猎场狩猎去了,怕是还有几日才回来。”

金氏在京城有宅子,因着主子常年不在,变得有些陈旧。去年,金氏还派人回来修葺过宅子,看来是早有打算了。

“难怪没看见王爷,表姑若是不嫌弃侄儿吵闹,那侄儿便时常来叨扰。”

金少封对查太后恭敬有加,但却略显生疏,毕竟是头一次见。再者,查太后似乎对那封信极其不满,他还是识趣些得好。

“这一到夏日,身子就容易乏累,到底是上了年纪,比不得你们少年人精力旺盛。”查太后揉了揉眉心,神色显得有些疲惫起来。

金少封闻弦音知雅意,知道这是要送客了。

“侄儿甫一见姑母,还有些不敢认。如此年轻,哪里看得出年岁来?不过这天气逐渐闷热,确实容易气闷,姑母还是要多保重凤体。”

“你倒是嘴甜!”查太后的脸上扬起了笑容,但其中还夹杂着要一丝勉强。

“侄儿才刚回到京城,家中还未置办妥当,就不打扰姑母休息了。”金少封趁机提出告辞,也不知这位表姑靠不靠得住。

“也好,你才刚来京城,的确有不少要忙活的。金氏离开京城这么多年,一朝回京,之前交好的世家也要走动起来。”查太后点到为止,金氏对她如此冷漠,也别指望她在寻找开运之子一事上出力。

“那侄儿就告退了!”

看着金少封退出了内殿,查太后才拿起桌上那封书信,三两下给揉成了一团,扔进了地上的铜盆中。

“修行?这是着了魔了吗?还什么开运之子,简直是可笑。”查太后冷笑了一声,金氏一族,都要被金家家主祸害了。

“娘娘!说不定金氏真能出一个国师大人这样的能人来呢?”杨嬷嬷立刻上前劝道。

金氏还是有些能耐的,娘娘也不可将金氏得罪了。

“依奴婢来看,金家主对您也不是不上心,否则怎会给您和朝廷算卦,还特意来嘱咐您呢?当年他们虽未出手,但也不是没出谋划策过。或许是之前觉得娘娘能稳得住,便没下场,如今娘娘若真有难处,难道金氏还能袖手旁观?”

“他那是为了朝廷,为了哀家和蕴儿吗?明明是为了神女山脉。他们以为哀家不知道,哀家之前就一直派人打探金家的动向。舅舅前段时日就到了神女山脉,还在山脉中闭关修行。此次出关,不是修炼到了所谓的瓶颈,就是出了什么差池。”

查太后冷哼出声,最近诸事不顺,还叫廖氏那贱人给摆了一道。

“娘娘!金家主到底在修炼什么功法啊?怎么还要闭关呢?是在参悟什么大法吗?”杨嬷嬷有些好奇,忍不住问出了口。

她想到了寺里的住持和大师,也总是闭关悟禅,领悟佛法。难道这道家术,也与佛法是相同通的?

“此事倒是保密得紧,哀家一个外姓人,哪里会知道他们的秘密?不过,当年国师大人也是如此,一闭关,少则十天半个月,多则数月甚至半年。然而国师大人的本事,是毋庸置疑的,或许舅舅也在修习这等秘术吧!”

查太后对此并不感兴趣,朝中如此混乱,她如何还有精力去想这些?

“上次让你派人去寻的孙娘,寻着了吗?”查太后想起了廖氏,最近廖氏有些猖狂,让她十分不忿。

那贱人与奸夫做出苟且之事,竟然还有脸面活在这世上。她又想起上次换药之事,不禁脸上浮现出了笑意。再等等,必定叫那贱人身败名裂。

苟且了这么多次,说不定已经珠胎暗结了。廖氏当真以为自己这么蠢,只换了她的药?廖氏以为自己在她的算计之中,殊不知,自己早就猜透了她的意图。

那样怀的胎儿,十分容易流胎。即便不流胎,生下来也只会是个痴儿。不过,她倒是帮了这两人一把,只怕摄政王和廖氏都不会想要孩子吧?否则也不会服用避子汤了。

只是那孙娘不见踪影,也不知到底去了何处。

“回娘娘!老奴已经派人去查了,她并未去遂州。咱们派去的人在去沧澜洲的船上搜寻了好几遍,也没见着她的踪影。之后又蹲守了几日,还是找到她。”

杨嬷嬷说起此事也是一筹莫展,但好歹也不是一点眉目都没有。

“会不会是早就去了遂州?”查太后也有些着急,这孙娘可不能少。

“老奴派人问过开船的船家,说是到沧澜洲的船只很多,但那两日江上风大,就延迟了开船。那位孙娘,之前的确付了船钱,但之后不见人影,那船家也找不到人。”

杨嬷嬷摇了摇头,接着又道:“咱们之前也询问过邻里孙娘的去处,到底何时离开的,邻里也说那几日便不见孙娘了。不过,老奴后来听他嘀咕了一句,说是那日他见着一人眼熟,不知是不是孙娘。”

“在何处见到的?”查太后闻言立刻问道。

“您一定想不到,说是在新上任的翰林院修撰杜大人府邸的大门前。”

“杜大人?难道是杜尘澜?”查太后大吃一惊,此事为何与杜尘澜扯上了关系?

“正是这位杜大人!”接着,杨嬷嬷将那日邻里看到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和查太后说了。

“你是说门房不让进,将她拦在了外头?且之后杜尘澜回府,她还被吓跑了?”查太后眯着眼,脑海中涌现出了那张熟悉的脸。

她不禁想到了舅舅之前的告诫,难道他们动了所谓的贵人,日后就要遭到反噬?

六百六十二章 会不会结盟了?

摇了摇头,查太后将脑海中荒谬的心思抛诸脑后。纵然他杜尘澜真是顾氏的后辈又如何?即便是顾玄瑧本人来,她也不怕。

这天底下本就是弱肉强食,谁有能耐,谁才能活下去。要怪就只能怪他顾玄瑧太蠢,良善?在权势面前,一文不值。

“可她之后离开,不知所踪了!”杨嬷嬷忍不住叹气,最近朝中摄政王一脉步步紧逼,必是廖氏吹了什么枕头风?

“若说是没离开京城,那杜尘澜就十分可疑。你去查查,孙娘为何会出现杜府?这有些蹊跷。”难道杜尘澜特知道了廖氏的事,将孙娘给藏起来了?

查太后一瞬间在脑海中想了各种可能,之前算计杜尘澜没能成事,杜尘澜对他们必定会防范。她猛然想到,杜尘澜会不会派人监视她们?

可她又觉得自己是杞人忧天了,杜尘澜毫无根基,如何有得用之人?即便他们去了珞叶寺,身边有不少暗卫保护,杜尘澜派来的人有能耐能近得了他们的身?

“老奴已经派人去查了,也不知孙娘与杜大人是如何牵连上的。”

“孙娘一事,务必迅速解决。近日摄政王动作频繁,应该是等不及了。若是将他们逼急了,咱们可讨不了好。他手中有一半的兵符,之前在边关也积累了不少威望,就怕那些人随他揭竿起义。皇帝手中虽也有一半兵符,但上次朝中官员大换洗,不但咱们损兵折将,皇帝也吃了不少暗亏。指望皇帝是不能够了,摄政王也没将他放在眼中。”

查太后说起此事是一脸鄙夷,当了这么多年的傀儡皇帝,以为就凭着朝中这几名纯臣,就能与她和摄政王对抗,简直是异想天开。

“那岂不是变成咱们与摄政王相争?届时皇上成了黄雀,可怎么办?”杨嬷嬷有些担心,皇上这些年不就是靠着平衡娘娘和摄政王,才得以坐稳龙椅吗?

二人早已将朝中其他的小势力给抛诸脑后,她们觉得,那些人都不成气候。只有文臣的派系,可阻挡不了千万铁骑。

“那就将他拉出来,难道还叫他缩在后头占便宜不成?他手上不是有一半的兵符吗?摄政王没皇上这手中的一半兵符,要想调动军队也不容易吧?即便他真的能号令千军万马,那也是名不正言不顺。再者,容易多生事端。因此,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轻易就动手,除非有必胜的把握。”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