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曲正清得罪了对方,必定会被对方死咬着不松口,毕竟那侯培青心眼小着呢!
“皇上驾到!”周绵尖利的嗓音传了过来,众臣立刻列队,神色肃穆起来。
等宣布早朝开始,皇上率先点了大理寺卿付连壁。
“付爱卿!昨日朕遇刺一事,你和京卫指挥使李洪光共同处理此事。朕限你们在七日之内,查出幕后之人。”
既然全京城都知道他遇刺了,皇上索性也就摊开说了。
“皇上,七日实在来不及。臣昨日与李大人商议过此事,实在是没什么线索。还望皇上再宽限几日,臣必当尽力而为!”
那些刺客都是训练有素的死士,必然与朝中哪方势力撇不开关系。就凭那几具刺客尸首,线索实在太少了。
这次的差事难办,若是皇上能处置这些人,那朝中这些年就不会有这等乱象了。让他与李洪光去办,那毕竟得罪朝中不少官员。
“启禀皇上,光天化日之下,您遇刺是头等大事。付寺卿不可推脱,必须全力以赴。”闻风鸣出列,他对付连壁的态度十分不满。
“这不是往常,皇上的安危关系到江山社稷。这些刺客竟然如此猖獗,出入曲国公府如无人之境,让人不寒而栗。此事实在让人费解,曲国公府上,竟是守卫如此薄弱,难道他们没将皇上的安危放在眼里?此为曲大人的失职。”
闻风鸣义愤填膺,君王的性命岂是儿戏?那些刺客一日不抓着,那便是隐患,难保日后不会卷土重来。
今日之事是必定要杀鸡儆猴的,否则皇上的安危如何保证?今儿能冲进曲国公府,明儿就能冲进皇宫。
“臣遵旨!”
付连壁脸色一变,但终究未再狡辩,起身退至一旁。
今日该讨伐的是曲国公府,他若是再多言,必将会过早引起同僚的不满,届时将怒火对准了他,他岂不是冤枉?
曲国公出列,噗通一声跪了下来,“臣罪该万死!此次的确是臣失职,还望皇上恕罪!”
“哼!”曲国公话音一落,身旁便传来了一道冷笑。
“曲大人岂止是失职?这分明是漠视皇上的性命安危,若非那些刺客最后撤走了,后果将不堪设想。”侯培青出列,无论如何,今日曲国公府是必定要严惩的。
皇上面色如常,不知在想些什么。随后他无视跪在下首的曲国公等人,打量了一眼朝中所有官员的神色,最后将目光放在了摄政王身上。
“摄政王,你觉得此事该如何处置?”
摄政王没想到皇上会突然点了自己,于是出列行礼道:“启禀皇上,此次曲国公确实犯了大错,若是不严惩,便不足以平平息众臣怒火。”
曲国公连眼皮都没掀,他今日便是来请罪的,自然任由他们诋毁。反正此事如何,皇上心知肚明。
他们如今虽投靠了楚王一脉,但皇上毕竟还不知。但凡顾念往日的情分,也不会让他们曲国公府太过难堪。
再退一步,倘若皇上不为所动,那他也不必再避讳,直接明投了楚王便是。
“不过,皇上微服私访,臣以为有些欠妥。您毕竟是九五之尊,自然该以龙体安危为重。若是你出宫多带些护卫,那也不至于会被人有机可乘。皇上,如今周夷正虎视眈眈,其他小国也蠢蠢欲动,朝中更是不太平,还请您务必将自身安危放在心上,身边可离不得护卫保护。”
摄政王这番话让殿内随之一静,针落可闻。众官员立刻低下了头,不敢直视皇上。、
朝中敢直接指出皇上不是的,也就是摄政王一脉了。果然,摄政王刚指出,身边又传来了几名官员的声音。
“臣等附议!”
第四百八十四章 传胪1
“少爷!老太爷将老爷叫去了书房,奴婢派人去打听过来,好似说到了买卖上的事儿。据说老太爷想将靖原府的买卖搬到京城来,说是京城富贵人家多,买卖好做。”
惜秋快步进了屋子,朝着杜尘澜禀报道。
杜尘澜有些意外,“搬到京城来?可靖原府是杜氏的根基,祖父这是打算放弃杜氏的根基吗?”
老爷子该不会是被京城的繁华给迷了眼吧?杜氏的营生并不特别,在靖原府算排得上名号,是因为杜氏崛起之地在靖原府,慢慢做出了口碑。
许多百姓已经习惯在杜氏采买,这才是杜氏的优势。而到了京城,杜氏的优势就没了。
京城的大营生,后头站着的都是达官显贵,关系错综复杂,没靠山在京城做买卖,只有被吞吃了的份儿。
只要你开了铺子,没人撑腰,那些个地痞隔三差五来你铺子里闹上一闹,哪里还会有客来?
且别指望官府为你出头,其实是很多时候,官府与这些地痞都是坑壑一气的。
再者,在京城做买卖,本钱可不少,杜氏如今能有多少家底?怕是这么多年的积蓄,还不如他们三房。
杜尘澜笑了笑,“父亲不会同意的,你找人注意老爷子的动向,莫要让他们闹出幺蛾子就成。其他的,不必管。”
如今的杜淳枫可不是当年的杜淳枫了,人只要见过世面,眼光便不会再局限在之前那些个条条框框里。
再回顾之前的做法,或许杜淳枫都会觉得自己傻得很。老爷子的心思,杜淳枫是知道的,断然不会对杜氏再真情实感了。
如杜尘澜猜测,杜淳枫立刻回绝了杜高鹤。
“父亲,不管怎么说,靖原府是咱们杜氏的根基,绝不可废。此事还请父亲三思而后行,莫要做下悔恨之事。”
杜淳枫对于老爷子的想法很是意外,靖原府怎能放弃?
“您别看京城繁华,好似做买卖都能赚得盆满钵满似的,实则亏得连裤衩都不剩的商贾多得是。想要在这里做买卖,若是无贵人看顾是不行的。儿子那小食肆不过是薄利多销,利润不大。钱氏那水粉铺子,还是澜哥儿搭了好大的人情,这才开了起来。”
这几日府上有了些风言风语,杜淳枫本不想理会,再怎么说都是至亲。可今日老爷子竟然主动提出此事,可见是又想算计三房了。
他早就不对老爷子抱有希望了,在老爷子心中,他这个庶子算不得什么。若不是澜哥儿出息,三房分了家,只怕他们三房的日子还如之前一般,府中有个头脸的下人都要踩在他们头上。
“唉!为父如何不知?可咱们杜氏分家之后,日子不比从前了。就连靖原府的生意也是一落千丈,杜氏的基业被你们兄弟几个分了,成了零零散散的几块,杜氏如今就快要从商贾世家之除名了。”
杜高鹤边说,边用目光瞥向杜淳枫,眼神中带着几分算计。
杜高鹤此言一出,杜淳枫心中有了些不适。当年杜氏分家,是三房坚持的,老爷子这么说,为的便是让他愧疚吧?
“树大分枝,人大分家!早晚都有这一日,父亲也不必伤感。儿子还是那句话,靖原府是根基,弃不得!”
“可咱们杜氏在靖原府的日子不如从前了,若再不想法子,只怕日后靖原府也没了杜氏的立足之地。因此,为父打算来京城看看,或许是一条出路。”
杜淳枫沉默了,他看出老爷子这是要铁了心来京城做营生了。
“为父去你那铺子和钱氏的铺子看过,采买的人非常多。钱氏那铺子,不乏大户人家。咱们家做得是布匹、首饰、皮毛等买卖,京城这样的铺子不少,咱们并不占优势。”
“是!儿子刚才便说过,咱们杜氏的买卖,在京城,已经有不少家了。更何况,他们也是京城的老商户了,咱们比不了。”
杜淳枫叹了口气,其实父亲什么都明白,这会儿要做的,就是逼迫他们三房吧?这是又瞄上了钱氏的水粉铺子,还是他的小食肆?
“为父觉得澜哥儿主意正,你不如问问澜哥儿,给其他两房也想个营生?你如今发达了,可不能忘本啊!他们是你的兄长,打断骨头连着筋,日后焉知你没有用到兄弟的时候?老三,人不可太过绝情。宗族本就是约束,更是依靠,想要独善其身,注定走不长远,杜氏一族没有这样自私自利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