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打量了一眼此人,身材魁梧,嘴角和下巴处蓄着浓密的胡渣,一双大眼炯炯有神。
杜尘澜不禁想起此人的身份,李洪光,京卫指挥使,正三品的官职,乃是昭和世子的上峰。
李洪光的祖父便是先帝提拔起来的悍将,李氏祖上是草根,后来从军,与乱世揭竿而起,是一位响当当的枭雄。只可惜,后来站队时与先祖元嘉皇帝对立,因此未得从龙之功。
不过元嘉皇帝心胸广阔,惜才,李氏这才得以安稳下来。等到了李洪光的祖父时,李氏才慢慢有所起复。
当然,李洪光能成为指挥使,靠得可不是李氏祖上的荣光,而是妻族京城世家王氏。
正当杜尘澜将李洪光的出身捋了一遍之后,外头又传来了一阵急切的脚步声。
“皇上,臣救驾来迟,还请皇上恕罪!”一名蓄着美须的男子一路跌跌撞撞进了花厅,而后向着帷幔奔去,最后在离帷幔几步远的地方噗通一声跪了下去。
“曲爱卿!”皇上的声音依旧沉稳无波动,却让曲国公心中一突,这次老大做下了错事。
原本花厅内的客人走了一大半,可依旧留下了好几个。杜尘澜闻言也连忙跪倒在地,连曲国公都跪下了,他哪里还能这般没眼色?
杜海州见状,立刻撩起下摆,盖住裤裆处的潮湿,也跟着跪了下来。
皇上掀开已经破烂不堪的帷幔,看向花厅内的众人。
“大胆,见了皇上,还不跪下?”杜尘澜只听得一名侍卫大喝道。
花厅内众人这才回过神来,原来这位大儒竟然是皇上?
“学生杜尘澜恭请皇上圣安!”
皇上的目光落在了杜尘澜身上,他动了动手指,最后才道:“摆驾回宫!”
若是再不回去,京城那些官员都将涌入曲国公府。还有那些个言官,此次必定要拿他微服出巡大做文章。只可惜,此次出宫并未达成所愿,还惹了不少是非,险些丧了命。
皇上本是要出花厅,但他又顿住了脚步,回头道:“曲爱卿!”
曲国公立刻膝行几步,将身子匍匐在地,不敢直视圣颜。
“京卫指挥使李洪光!”皇上接着点名道。
“臣在!”李洪光上前行礼,知道皇上这是要查刺客一事了。
“此次朕遇刺,这些人不知是何来历,朕命你们与大理寺彻查此事。”皇上满含深意地看了眼万煜铭,此次行刺是否与摄政王有关?
可刚才万煜铭的表现,似乎并不知他在此,那就不会提前布置。知道他来曲国公府的,只有曲容书,还有宫中伺候的两名内侍。
“臣遵旨!”李洪光立刻领命,皇上遇刺这等大事,自然要彻查。
“七日之内,朕要知道幕后黑手是谁!”皇上话音一落,便朝着花厅外走去。
杜尘澜低着头,得知这位是皇上之时,他曾担心皇上会想起什么,然而皇上表现地十分淡定,难道是忘了他生父?
等皇上离开之后,众人才松了口气。
杜尘澜看了一眼曲国公,只见他已经收回了刚才那小心翼翼地模样,从地上爬起之后,拍了拍袍子上沾染的灰尘。
“诸位!今日真是对不住,叫诸位受惊了。今日府上有要事办,就不留诸位了。稍候国公府会备上厚礼,去各位府上致歉。”
纵然是虚惊一场,但今日这等凶险,在场之人多多少少都有些不满。若非他们躲避得快,否则早已成了剑下亡魂。可曲世子这般轻描淡写地致歉,让众人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曲世子,在下告辞!”一名书生朝着曲容书拱了拱手,随后转身就走。
他只是寒门学子,今儿接了帖子来国公府,感到荣幸之至。
本以为可高攀,谁知国公府的态度如此怠慢。然而他却是惹不起的,于是一刻也不想停留。
见此人离去,一旁那几位才子相视一眼,接着也纷纷提出了告辞。今日国公府算触了霉头,他们留下也只会讨人嫌。
世家之子更为精明,他们此刻只想回去与家中交代此事。皇上在曲国公府遇刺,明日弹劾曲国公的折子必将堆满内阁的案头。
曲国公府是哪一脉,众人自然明白。近日楚王一脉接二连三地失手,朝中的风向又将有所变动。
杜尘澜看着众人离去,也连忙上前朝着曲容书行了一礼,“曲世子,在下与兄长也先行告辞了!”
曲容书见着是杜尘澜,原本还耷拉着的脸上勉强浮现出了一抹笑容。
“今日多有失礼,还望两位公子海涵!”曲容书满脸的歉意,惹得不远处的曲国公仔细打量了杜尘澜一眼。
“曲世子言重了,不过是意外,谁都不能预测。”杜尘澜回以一笑,安慰道。
“在下杜尘澜,见过曲国公!”杜尘澜见一旁的曲国公走来,于是连忙行了一礼。
“嗯!你就是那位名动京城的杜才子?”曲国公扯了扯袖子,上下打量着杜尘澜。
第四百七十九章 一箭双雕
“才子可不敢当,不过是诸位才子承让,得了个虚名罢了!”杜尘澜立刻摇头,这曲国公打量的目光,他有些许不适。
“也不必谦虚,靖原府乡试解元,京城会试的会元,若是再被皇上钦点为状元,那便是连中三元了。咱们大郡朝开朝以来,从未出过如此才情了得之人。更何况你还年幼,日后前途无量啊!”
曲国公脸上满是赞叹,似乎对杜尘澜十分欣赏。
然而杜尘澜却从他的话中听出了讽刺之意,可他与这位曲国公今儿才是第一次见,哪里来的矛盾,不知为何对方对他怀有敌意?
“金榜未定之前,在下不敢有任何揣测。此次殿试人才济济,有才之士不在少数,更不敢断言第一。”这样狂妄的话,杜尘澜怎么可能接茬。
皇上还未看过卷子,这位这么说,会让人觉得他狂妄自大,得得罪不少读书人。更何况若是最后他不是状元,那岂不是落得个目中无人,沉不住气的名声?
“父亲!咱们还有要事要办!”曲容书见自家父亲似乎对杜尘澜有些偏见,于是连忙打圆场道。
杜尘澜趁机提出告辞,等走出了第二进的院子,杜尘澜便看到了正在等候他的洗月。
杜海州是一刻也不想待在曲国公府了,不等杜尘澜爬上马车,便一股脑地往马车上钻,杜尘澜也不以为意。
今日杜海州受了不小的惊吓,还丢了老大的脸面。若非他是个商贾出身,不出半日只怕就要被满京城嘲笑。
“呼!真是吓死我了,这次小命险些交代在国公府,当真是出门没看黄历啊!”
杜尘澜刚进马车,身旁就传来了杜海州的叫唤。
杜尘澜瞥了他一眼,并未出声,而是在思虑刚才的行刺事件。
他之前忽略了一点,曲国公府可是慈宁太后一脉的。当年慈宁太后无子,曲国公府自然支持皇上,可如今有了楚王,这曲国公府的处境就有些微妙了。
据说之前皇上登基之时,曲国公府也出了不少力。之后皇上与摄政王对立,曲国公府则是沉淀了下来,如今是何立场,杜尘澜也无法分辨。
可今日皇上竟然能只带了几名暗卫就来曲国公府,可见对曲国公府还是有几分信任的。然而,这行刺一事,曲容书泄露风声的嫌疑最大。
皇上若是起了猜疑之心,不管曲国公府是否忠诚,两者之间便有了裂痕。
这是下得一手好棋,为的便是离间曲国公府与皇上。而曲国公府近几年立场不明,那对他们关系这般清楚的,便只有慈宁太后和楚王了。
是否被支持,慈宁太后母子心中最是清楚。
这么一来,今日这些刺客并未对皇上下重手,可见目的并不想取皇上性命。当然,皇上身边的暗卫不少,凭这些个刺客根本不容易得手。
不过,若只是这一个目的,那未免有些大动干戈,一定还有其他的原因。
杜尘澜沉思了片刻,也不知其所以然。自己还未入朝堂,知之甚少。
“小五,没想到你武艺不错,与那些刺客缠斗,竟然也没落下风。”杜海州原本还不好意思,今日简直是丢脸至极。但此事已经发生,再纠结也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