嗣子荣华路(336)

作者:九天飞流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只可惜,好景不长。当年的皇后,也就是如今的查太后,以中宫无子未由,和皇上提出将婉嫔之子放在膝下教养。纵然婉嫔不愿,最后也只得妥协。

之后婉嫔因得罪了陈贵妃,便被先帝打入了冷宫。

“圣母正是因为常年不出宫,这才有了这样的错觉。其实您外出走走,只有好处!”自从父皇死后,已有十五年了,圣母都没出过这芳华殿。

其实每次皇上来芳华殿,总觉得这里冷清得很。芳华殿地处偏僻,圣母又不喜热闹,只管每日里吃斋念佛,诵经习文,让这芳华殿更加冷清了起来。

皇上在这芳华殿中,从未感觉到烟火气。比起每到初一十五就热闹非凡的德懿宫来说,这里简直冷清得可怕。

对比德懿宫的门庭若市,芳华殿就是无人问津。之前先帝去世之后,皇帝大婚,廖氏才出过芳华殿一次,其余的时间都是在敲木鱼和诵读佛经中度过。

当然,这也是廖氏自己提出的。那些后宫嫔妃们,就连逢年过节也不必前来请安。至此,在宫中就没了存在感。

“出了这芳华殿,不过又是一个更大的牢笼罢了!”廖太后叹了口气,这深宫里的日子,都是熬出来的。

她的心思不禁回到了从前,若是再让她选一次,她会如何抉择?或许,她还是会义无反顾选择这条路吧?

皇上顿时住了口,不止是深宫女子,他身为帝王,也一样在这牢笼中。他被那些人束缚了手脚,从来不能随心所欲,每日里诸多算计,实在让他心累。

然而,他别无选择。

“哀家观你近日似是有些疲惫,可是遇上了什么不顺心之事?”廖太后见着皇上一脸倦容,眉间的竖纹深刻,眉宇间全是化不开的愁绪。

“不过是朝中之事罢了!”说起这些,皇上心中满是烦躁。这世上或许只有圣母能让他信任了,只有在圣母面前,他才能敞开心扉说些心里话。

“你父皇临终前给你留下了烂摊子,你也不必忧心。那些人整日里想拉你下马,可你这位子还不是稳稳当当坐了十五年?”

廖太后就着碧柔的手喝了一碗茶水之后,才又靠在了迎枕上。

“是!不管他们怎么蹦跶,朕还不是坐得稳稳的?”皇上突然想开了些,一晃十五个年头过去了,他依旧是九五之尊。

二人闲聊了一个时辰,不到午时,皇上就要起身离开了芳华殿,他还得回去处理政务。

看着皇上孤寂的背影,廖太后自榻上坐起,她深吸了一口气,似是下定了决心,“碧柔,准备好笔墨。”

......

“少爷!安氏派人送来贺礼,并附上一张帖子。”洗月进了书房,将手上的礼单和帖子一并递给了杜尘澜。

杜尘澜料想应该是安佑凛邀他去赏花了,不过他这几日正在准备殿试,自然不会有空闲。

他先将礼单展开看可一眼,却不想被礼单给惊住了。

“云龙青瓷盘、黄底绿釉云龙瓷碗、银莲花托盏......”杜尘澜意外地将礼单从头至尾看了一遍,越看越吃惊。

他不过是中了会元,殿试还未开始,这等大礼会不会太过了些?他目前与安氏的交情尚浅,这份礼单怎么看怎么蹊跷。

即便是中了进士,一般来往的人家,这份礼也是很厚了。难道安氏财大气粗至此,不在乎这点子好东西?

可他最近让人打听安氏的消息,却得知安氏如今的情况并不乐观。

就凭安佑凛,恐怕做不了主吧?这礼单上,可都是好东西。

第四百五十五章

将礼单放下,杜尘澜又打开了放置在一旁的帖子。

帖子很寻常,是安佑凛请他去赏花,日子定在了五月初二。咦?这日子似乎还早,竟然这么早就递帖子过来?

杜尘澜放下帖子沉思了一会儿,觉得这恐怕不仅仅是安佑凛邀约。

不过,也可能是怕杜尘澜成为进士之后,便不屑于和安氏这样的商贾来往。不若趁现在杜尘澜还未成为进士之前,先递了帖子过来,算是一个小算计。

杜尘澜即刻命洗月磨墨,他事必定要去安氏的。一是为了看看母亲和他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二是他想探探安氏的口风,当年顾氏留下来的东西,到底在不在安氏。

“你派人将这封回帖送去安府!”杜尘澜将回帖递给了洗月,命人即刻送去安府。

大郡三十八年四月二十一,殿试!

黎明时分,杜尘澜位列队首,正等待着官员点名。此次殿试在保和殿举行,主考官乃是皇上钦点的礼部尚书何靖云,同考官有八名,考题则是由皇上亲自出题。

其实杜尘澜此刻心中还是有些紧张的,毕竟皇上若是认出了他,将他直接压在了二甲末尾,甚至是三甲,他根本无处说理去。

更甚者,找个由头,说他以下犯上,将他直接捋了功名,来个发配或斩首,一了百了,这都是极有可能之事。

然而杜尘澜就是要赌一把,他若不如朝堂,当年之事又如何查清?家仇是一定要报的,谁叫他占了人家身子呢?

“会东省解元杜尘澜!”

听到前方点名,杜尘澜连忙上前一步,等散卷、赞拜、行礼等所有繁文缛节都结束之后,杜尘澜才坐在了书案前。

然而,让他意外的是,皇上此刻竟然还未到保和殿。

杜尘澜等着同考官颁发策题,殿试只有一日,日暮就得交卷。等官员将其收存,才算殿试结束。

拿到卷子和草本之后,杜尘澜便打量起了这份考卷。

用雪白的宣纸裱了七层,整个卷子分成十五开,前六开素页,备写履历和性命,等考完试之后,还得将姓名等糊起来。

殿试不必撰抄考卷,阅卷管可直接批阅考生原卷。

拿到卷子之后,杜尘澜迅速浏览了一遍,随后瞪大了眼,不可置信地又看了一遍考题,最后眉宇便紧紧皱了起来。

殿试只有一题时务策,需答千字左右。然而这道时务策的题目却叫人意外,这题不知又该难倒多少考生。

“跟朕共治天下的是士大夫,但如今士大夫竟诸多品行不端,朕想让士大夫们恢复古道,有何办法?”

朝中文官皆是士大夫,皇上这是对朝中官员不满?还是为寻不着人才而悲愤和焦急?

礼部尚书何靖云震惊不已,他将视线紧紧胶着在了那名身穿蓝灰色立领右衽盘扣锦袍的少年身上。

太像了,怎会这般相像?他仔细观察着此子的神态,见其低头的那一瞬间,似乎与某人的身影重叠了起来。

他呼吸变得急促,不可能会有人这般像的。若说这二人是父子关系,他是绝对相信的。

然而,当年顾氏并未有遗孤,顾玄瑧的嫡子可是被人亲眼看着喂了毒药的,怎么可能还活着?

“皇上驾到!”

杜尘澜沉思片刻,正要在草本上下笔,就听得保和殿外传来唱喏声。

他立刻放下手中的笔,将其小心地搁在了笔架上。

“学生杜尘澜恭请皇上圣安!”杜尘澜随着众人跪倒在地,虽好奇皇帝的长相,但他此刻可不敢轻举妄动。

殿试期间,若能不引起皇帝的关注,才是最安全的。

“平身!”皇上撩起了下摆,施施然坐在了上首的位子。

杜尘澜回到书案前之时,突然察觉对面有好几道视线都投在了他身上,他不禁心中一紧。

皇上紧紧盯着离他不远处之人,他捏紧了自己的拳头,心中不免心潮澎湃起来。

那双眼尾微微上翘的双眼,是多么熟悉?这双眼睛,尤其特别。这样一双有些媚气的双眼,却长在了男子的脸上,但却并不违和,看起来竟是多了几分凌厉。

而此刻,这双眼睛,又长在了一名少年脸上。看着少年开始动笔,低头的侧颜明丽又柔和,皇上陷入了回忆之中。

“这位是靖安侯府世子,日后让他与你做伴读如何?”先帝温柔的目光从少年的身上转了过来,望着他的目光中依旧带着些余温。

父皇从未对他如此和颜悦色,平日里很是严厉,从不轻易对他笑。然而面对这少年,父皇笑得一脸慈祥,以至于他都觉得那是错觉。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