嗣子荣华路(236)

作者:九天飞流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杜尘澜只觉得好笑,这六个铺子有四个地段好些的,但生意极好的也就只有三家。其中一家是做皮货生意的,杜氏的老本行,生意还成,毕竟算是杜氏分号了。

还有一家是个小布庄,因为是县城的,铺子中都是中低档价位的布匹,很少有贵重的布匹。但地段不错,每年也是赚了不少银子的。

最后一家就是个杂货铺子,什么都卖。里头也卖皮货,但比较少。这家铺子的地段也挺好,但卖的都是些寻常物事,虽说生意好,但每年的纯利并不多。

至于另外三家,反观盈利就要差上许多。

其实杜淳岷这话并不过分,谁叫杜淳枫是个庶子呢?自然得由嫡子先挑了,这就是规矩,庶子在大郡朝一向是这个待遇。

“老三,与你分了三个铺子,还平分了田地,已经是仁至义尽了,你可别太过分。”老太太实在气不过,终于开口训斥道。

“母亲!您也别激动,咱们分的这些是用什么换来的?换了谁都觉得亏死了吧?”钱氏见老太太开了口,立刻换上了一副似笑非笑的模样。

这里的族老可都不知道三房出了两万两银子的事儿,钱氏这就是威胁,老太太最好闭嘴,若是闹什么幺蛾子来,她就将这事儿给抖落出来。

老太太顿时哑了口,只是看着钱氏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厌恶。她深吸了一口气,将头瞥向了一旁。

几位族老再次对视了一眼,都察觉到了其中的怪异。今儿这出分家倒好像是专门为了三房似的,且看看这分家也没怎么亏了三房啊!

除了那庄子,铺子和田地都平分了,即便老大的铺子好些,但老大终究是嫡长子,日后还要接替族长之位的。

再看府上,不管是老大和老二两兄弟,还是族长夫妻俩,对三房都好似十分忍让似的。

“那便由二哥先挑吧!我相信二哥,总不会叫小弟我吃亏的。”杜淳枫见老爷子做到了明面上的公平,心中已经舒坦了不少。

“是啊!这前头咱们也是帮衬了二哥不少呢!兄友弟恭,这不是杜氏的祖训吗?”钱氏嘴角扯起一抹不屑的笑容。

不都是为了银子吗?等族老们走后,老爷子将他们三房该得的给了他们,他们才会给二万两的银票,这也是老爷子和另外两房如此忍让三房的原因。

杜高鹤闻言也不等松了口气的杜淳岷动手,便先指了其中一个铺子的房契说道:“这间铺子是个小布庄,老三之前不是管着布庄的吗?这间便留给你吧!其余的你们兄弟俩商量着来。”

杜尘澜意外地挑了挑眉,这小布庄是六间铺子中年纯利最多的了,老爷子这是怕钱氏不管不顾地闹起来?

有了这间铺子,其他剩下的也就别指望了,最废的那两间估计就是三房的了。

果然,杜淳岷立刻出手,将纯利最少的两间铺子留了下来。

杜淳岷其实心中并不畅快,这间铺子他早就看上了,没想到父亲会给了老三。希望父亲说的以后贴补些给澜哥儿的话是真的,否则这次分家最亏的便是二房了。

这么分,三房也没什么意见,钱氏和杜尘澜也是见好就收。

“好了,杜氏的家底儿也就这么些,既然三个房头都没意见,那老夫就立分家文书了。”杜高鹤见老三沉默不语,便知道终于随了老三的意了,他不由得松了口气。

“哎~族长!这怎么光分铺子和田地,这银子呢?”

第三百十章 鲜衣怒马少年郎

一名族老十分疑惑,就这?他们还等着看杜氏的家底儿呢!这怎么就完了,难道是打算将银子都留给长房?

“是啊!不分银子,他们出去怎么置办宅子?哦!说到宅子,族长之前不是在南城那边有个两进的宅子吗?”

一名族老回忆起了往事,那宅子也是族中传下来的。当年他也曾眼红过,只可惜这宅子是给了嫡支长房的。

杜高鹤脸上顿时僵住了,过了半晌才道:“那宅子打算留给老二了,从府中搬出去,总得要个去处。”

他突然有些不敢看老三,毕竟之前还说了分家公平。

杜尘澜其实早就知道了那个宅子,更不要说杜淳枫夫妇了。只是他们无人提及此事,毕竟那宅子他们也看不上。

在南城的城郊,离坊市有些远。说是两进,其实有些小,比起杜尘澜买的那个远远不如。

“那老三呢?难道是要在银钱上贴补?”行三的族老见杜高鹤脸上有些不对,就知道这其中有猫腻,于是立刻挑拨道。

“没银子,之前咱们已经分了的,银子的事儿就不放在分家里头了。”杜高鹤指了指杜尘澜,让他过来写文书。

“族长该不会是不想给他们分银子吧?”有的族老开始提出质疑,之前就分过了?那这些铺子和田地为何之前没商量好?

钱氏扑哧笑了一声,接着便不再说话。银子?一文钱都没有,他们还要倒贴二万两呢!

杜尘澜倒是没理睬,而是上前开始磨墨。只要能分家就成,这些蝇头小利让了又何妨?

杜海州望了正在认真磨墨的杜尘澜一眼,心中暗笑不已。

三房这次分家确实亏了不少,府上哪里可能没银子?老太爷和他透露过,府上起码还有一只手的数儿。

不过这银子暂且还动不得,是留给他日后在官场上打点用的。

三房能拿出二万两银子确实让他吃惊,一想到大伯凑了这五万两银子还要给了别人,杜海州就心疼不已。

“您看看!若是无甚错漏之处,那孙儿便再抄录三份!”杜尘澜吹干纸上的墨迹,将其递给了杜高鹤。

杜高鹤立刻接了过来,在详细阅读过后,他点了点头,“十分细致,不错!”

说完,他便将纸递给了一旁的族老传阅。

“嗯!澜哥儿的字儿写得倒是无可挑剔,老夫之前见了你,便知你是个读书的好料子!”一名族老见了杜尘澜的字儿,不由欣慰地点头。

“您谬赞了!”杜尘澜连忙谦虚地回道。

“澜哥儿不是凭自己的本事进了国子监吗?日后咱们杜氏可就要指着澜哥儿和州哥儿喽!”

其他人见分家一事已经完毕,于是纷纷开始夸赞起来。

这位可是凭自己的本事进得国子监,日后必定有出息,说不定杜氏还真能出个大官儿呢!

虽说杜尘澜是个嗣子,但终究还是上了族谱,姓了杜不是?

如今不趁早巴结一番,等日后此子飞黄腾达了,他们就沾不上光了。

杜海州见着众人对杜尘澜一阵奉承,心中极不是滋味。什么叫凭自己的本事进的国子监,这不就是在内涵他吗?

之前族人谁见了他不夸?谁想从杜尘澜进了晨鹭书院之后,逢年过节这些人见着他和杜尘澜的态度就与之前截然不同了。

他们对杜尘澜赞誉有加,对他则是冷落了不少,这些人不过也是阿谀奉承的小人罢了!

钱氏拽着帕子的手紧紧捏住,看着自家老爷的手在纸上按下手印,顿时长舒了一口气。

......

“掌柜的,杜氏五少爷来了!”一名随从往内堂走去,向着刘掌柜禀报道。

“哦!快请他进来!”刘掌柜立刻精神一振,总算来了。

“杜少爷!”

见着杜尘澜掀开帘子走了进来,刘掌柜连忙拱了拱手。

“刘掌柜,此次前来便是为了借据一事。还要多谢刘掌柜相助,在下感激不尽!”

杜尘澜朝着刘掌柜行了一礼,此事如此顺利,刘掌柜的功劳不小。

“不必言谢,也是忠人之事。”刘掌柜摆了摆手,接着便从一旁的书架上,拿过来一只木盒。

“这里头是五万两银票,你点点?这银子我可一直没动过,这两日就盼着你来呢!”

“自是信得过的,刘掌柜是言而有信之人,再者你哪里看得上这点银子?”杜尘澜微微一笑,接过木盒打开瞄了一眼。

看得上,很看得上,这可是五万两银子啊!刘掌柜在心中呐喊,然而还得时刻牢记主子的命令,反正这银子他是不敢动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