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也是久负盛名的才子,按原来正常比斗,余泗霖若是输了,其实倒也没什么。
可是叫万煜铭这么一说,若是输了,倒像是神童之名名不副实似的。这一招,不正是促使双方都竭尽全力吗?
这么一想,他回头看了一眼万煜铭。嚣张是真的,但城府也是真的深。
之前晨鹭输了第一轮,据他观察,这位本是不想插手的。可一到那位李长天出题,万煜铭就跑出来掺和了一脚。
之前他也打探过消息,玉林其他人也就算了,但三大才子的消息,他是一定要打听清楚的。
这位李长天也是官宦子弟,其父乃是汉南府知府李跃。照这么看来,这位李跃或许与摄政王不是一个派系。
捋了捋其中环节,杜尘澜觉得,这位今日来的目的,好似是为了来搅混水似的,反正目的不明。
万煜铭看了杜尘澜一眼,不禁皱了皱眉,年岁还是太小了,也不知能否担当此任。他想了想,觉得还是得再等两年。如今连个举人都不是,要想入了那位的眼,必须得有拿得出手的东西才成。
他想了想,心中一个计划成型。先将势头造起来再说,之后的事,再做打算。
杜尘澜百无聊赖,腹中突然有些饥肠辘辘起来,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桌上的苹果和一盘子红豆糕。
如今正是长身子的时候,他哪里禁得住饿?一个多时辰过去了,怕是就要到巳时正了。他左右探了一眼,见无人注意他,至于身后围观的学子们,他选择了无视。
将手伸向了红豆糕,迅速捻起一块,咬了一口。其实他想吃苹果来着,但苹果吃起来尤为不便。
嗯!红豆糕不太软绵,红豆馅儿也不够细腻,还没有他铺子里的好吃。
吃着,吃着他便失了神,开始在心中盘点起自己的资产来。
在河通府有一家糕点铺子,生意不错。一个月的进账也能有个一千多两,这可是纯利。
还有一家香薰铺子,这个可是比糕点铺子赚得多多了,一个月的纯利有三千多两。
还有一个大庄子,用来做花笺的工坊。他如今存下的银子,花笺依旧是大头。
因为明年多半是要去京城的了,杜尘澜便打算先按部就班地做着,等明年再说。至于在河通府买的宅院,他计划等离开河通府之后,还是将它卖了,留着并没有用处。
盘点了自己的银两之后,他发现这么算来,私账应该有七万多两。他做的营生都是小本大利,这两年存下的银子便多了。
再者他吃住花用都有府上的月钱,不够的还有钱氏和杜淳枫贴补。除去营生的本钱,根本没什么用银子的地方。
唉!有银子居然花不出去,杜尘澜有些无奈。
遥想当年刚来这个世上之时,穷得几个铜板都要计算着用。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他终于过上了富足的日子。
万煜铭也是意兴阑珊,突然发现杜尘澜竟然捻起桌上的红豆糕吃了起来,且还吃得很是香甜。
他不禁疑惑起来,将自己桌案上的红豆糕左右看了好几眼。他怎么看,都觉得不如王府厨子的手艺,甚至不如大酒楼和糕点铺子里做得好吃。
瞧瞧这饼皮,他看着都觉得油腻,外形做得也不好看。
平日里这样的吃食,他连看都不会看一眼,这会儿倒是突然来了兴致。
也捻起一块放在嘴里,咬上了一口,顿时眉头紧紧皱了起来。将咬了一口的红豆糕给扔回了盘中。果然,还是不好吃。
两位大人见万煜铭如此行径,皆摇了摇头。从小金尊玉贵养大的公子哥儿,只怕这等吃食根本无法下咽。
“时辰到!”
杜尘澜顿时回过神来,也不知今日这三轮要比斗到什么时候。这样的红豆糕,他是吃不惯的。
原本杜尘澜应是没机会参与的,但若是余泗霖胜了,倒是不好说了。
“还请世子爷先过目!”
万煜铭也没客气,他率先拿起的便是余泗霖的。他倒要看看,这泉州府神童,是个什么水平。
杜尘澜又将目光投向了万煜铭,看对方脸上没有之前那般讥讽的笑容,甚至还一脸凝重,便知道这篇策论写得不错。
“不错!如今国库不丰,一味提高赋税,只会惹得百姓怨声载道,还是得想法子,否则不是长久之计。只是,这提高商贾赋税,还是得看具体如何实施。细节写得并不全面,但该列出的几点都有。”
第二百四十四章 略胜一筹
万煜铭点了点头,看来这泉州府神童肚子里还是有些墨水儿的。不过提高商税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据他所知,其实皇上有这等迹象,但还只是露了个苗头,就被这些个大臣给阻了。
有不少商贾背后站着的就是朝廷官员,商贾受了损失,那些个官员就受了损失。其中牵扯的利益关系十分复杂,牵扯到的人更是不少。一不小心,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对于提升其他赋税,朝中会有争议。但对于商税,这些个大臣却统一口径绝口不提。即便有个别提了的,那也是被群起而攻之。而理由,则是五花八门。
因此,不要说实施,此法想要通过都困难重重。
万煜铭又拿起了另一份卷子,刚看了个开篇,便发现两人的思路是一样的,都想从商税上下手。
毕竟百姓本就艰苦,而大郡朝这些年来,商税并不高。商贾得利太多,虽说士农工商,商在末位,但百姓的日子比起商贾来说,远有不如。
即便商贾不得科举入仕,可朝廷这几年来对于捐监的把控松了不少,商贾还是有机会的。
有了银子,入了朝堂,还得了人脉,迅速改换门庭,一跃成为人上人。这对于贫苦人家的学子来说,十分不公平。
更何况商人重利,你损失了他的利益,他就得找机会从百姓身上填补。最后,苦的还是百姓。
如此一来,似乎提升商税,弊端不少。提升商税,要想完善,困难重重,其中艰辛可想而知。
只可惜,刚才万煜铭想的这些枝节,这两篇策论中都未提及。也对,牵扯进朝堂,谁也不敢说实话。
两位大人接过卷子,在都鉴阅过一遍之后,相互探讨了起来。
杜尘澜看了一眼余泗霖,只见对方脸色凝重,似乎很是紧张。
再观李长天,似乎也有些坐立不安。蒋世辉更不必说了,向两位大人处探了好几次头。
先前的策论,由于杜海州还未写完,其实结局本就没有悬念。但这一轮不同,这二人旗鼓相当,最后鹿死谁手,那只能凭两位大人的观点。
“你们说,这次会是谁胜了?”后头忍不住又开始了猜测,毕竟这两人可是颇具盛名,他们自然好奇得很。
“在下倒是看好余泗霖,毕竟是神童,成名已久。这两年在晨鹭书院中的榜单,就没下过第三名。就是不知,刚才世子爷夸得那位,是哪一位?”
一名书生向着两位大人那儿张望,听得众人又开始猜测,连忙转过头去,抒发自己的见解。
“何以见得?人李长天可是玉林三大才子之一,不见得会输吧?或许刚才昭和世子夸的就是他呢?”
另一人立刻不认同,这位李长天在玉林书院的名声可不小。
“诸位觉得呢?”头先说话这人也很是不服气,余泗霖早就成名了。那时的李长天可能才刚启蒙没多久,练字儿都不知能不能认得全呢!
“这不是马上要见分晓了吗?咱们等着看就是了。”众人见这两人竟然在此地顶起嘴来,立刻打断了两人的话。
也不看看这里是什么地儿,哪里容得他们争辩?那位爷一个不高兴,将他们轰下山都是可能的。
“两位大人这是拿不定主意?”万煜铭突然出声道。
曹玉清和冯慧敬对视一眼,两人心中各有心思。这位李长天的父亲乃是汉南府知府李跃,算是官宦子弟。
虽说他们是京官儿,与李大人并没有什么交集,但谁知这位李大人日后会不会调到京城?李大人的品级比他们还高,即便曹玉清是内阁官员,但也不敢得罪李跃。
能成为汉南府知府,背后怎可能没有人脉?汉南府富饶,哪位外放的官员不想去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