嗣子荣华路(146)

作者:九天飞流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既如此,那便算你输了!”不战而降,温昌盛十分看不惯。但他也知道自己所出之题根本就是在刁难,此子不会,倒也不能太过苛责。

徐长坤不禁松了口气,但又觉得面儿上有些过不去。不过有刘衡在前,他倒也不至于这般瞩目,落得被同窗笑话的下场。好歹也是考了第十一名,反正被淘汰的又不可能是他。

“下一名,还是此题!”温昌盛点了点第十名,若是守擂者与攻擂者都不会此题,那就得另换题目。

但温昌盛扫了一眼杜尘澜,却发现对方已经开始提笔,这便不能换题了,只能由下一位接下。

杜尘澜抬头看了一眼第十名费广林,这情形,自己倒是没料到。书院之前也没有这等先例,杜尘澜暂且停下了笔,等着下文。

“无事,你写,你写!”林讲书见杜尘澜停下笔,连忙挥了挥手,语气十分和蔼。

杜尘澜点了点头,朝他笑了笑,而后开始整理自己的思路。这西晋如此复杂,朝廷对如何治理此地也是束手无策。

杜尘澜虽说也看过好几本关于边关和西晋的地理与大致势力关系,但书上所述终究有限。

他想了想,牵扯到其中势力,若是写得不对,不但容易表露自己的短板,还显得夸夸其谈,不知所谓。让人一看,便觉得是不懂装懂。

倒不如涉及农桑与畜牧,这般既不显得自己两耳不闻窗外事,不侍桑田,只知死读书,又能点题。反正中规中矩,绝不会出错。

打定了主意,杜尘澜便开始打草稿。虽说这时政并不去触碰,但就这涉及的两点,还是得想法子写得出彩些。

因为正在构思,杜尘澜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策论上,哪里还关注是谁与他比试?

孔德政瞥了林讲书一眼,这还不是书院学子呢!就开始上心了?

“取财於地,而取法於天。富国之本,在於农桑......”

“怎么?你也想放弃守擂?”温昌盛有些恼了,哪怕你写得文不对题,胡写一通,也比主动放弃要好。

“还有谁?若是不愿接的,自动离席!”孔德政冷眼望去,这些人到底怎么入得晨鹭书院?之前的考卷,他也看过,除了前三,其他人虽说并没有多出彩的地方,但也还算入得眼。

孔德政刚说完,便呼啦啦又站起了几人。

“学生谈郁维愿一试!”谈郁维从书案前站起,虽说这策论不是院考的内容,但他之前倒是学过一点。

他不信杜尘澜小小年纪,就能做出多精彩的策论。时文毕竟脱离不了四书五经,但策论不同,它议论的是时政。

“好!这便开始吧!”孔德政面色稍缓,他也知道,这些人不能与已经在书院中学习多年的学子相比。

但若是连下场的勇气都没有,日后真正的科举又该如何?这才是让他失望之处。

所有科举试能一次过之人,少之又少,大多都是厚积薄发。多下场几次,累积了经验和学识。而这些人,若是第一次没过,那日后还有信心能考第二次吗?

更何况他们皆认为不管守擂成不成功,反正也不可能被书院淘汰。因此,这些人就更不可能冒险了。

说到底,做学问,有了畏惧之心,便会失了信念,被磨平了志气。如此心态,要不得。

谈郁维叹了口气,其实他也是硬着头皮上罢了!若是与其余四人一般,不战而降,他也会唾弃自己的。

提笔愣了半晌,谈郁维突然发现不知该如何下笔。倒不是说一无所知,而是因为西晋实在太复杂了。如何富庶起来,他根本想不到有什么好的建议。

余泗霖抬头看了余韵一眼,可余韵此刻却是将目光都投向了正在奋笔疾书的杜尘澜。

萧和瑧也在心中思索着,这题该如何解。策论,他当然是学过的。此题,他也与族学中的夫子相互探讨过。

之前老师曾说过一些他的见解,但只是就西晋的时局详解了几句。至于如何解决,夫子也是含糊带过。

其余先不说,先说若只是劝农桑,可西晋土地贫瘠,农作物存活不易,投入远比收益多,当地百姓每年税粮都交不起。

至于用税银置换,那就更别提了。西晋的百姓连温饱都不能解决,哪里来的闲银?

余泗霖也忍不住看向杜尘澜,这道策论,要想答得出彩,难!极难!

即便是他,也只能围绕时事点几句。若说有什么建议,这一时半会的,哪里能想得到?

不过今日这策论,本就有些超出他们的学识了。能点了几句,应该也算是过了的。

第一百九十一章 策论2

“呀!都快午时了吧?咱们还是先去用饭吧!这没一个时辰,怕是不成的。”一名书生终于等得有些不耐了,虽说这事儿若是能得第一手消息,他们能津津乐道好久。但腹中饥肠辘辘,也是实在忍不得。

“这?一个时辰也差不远了,咱们再等等。第一轮就如此精彩,在下倒是十分期待接下来的攻擂。没想到,杜尘澜倒是有几分真本事啊!”

其中一人感叹了一声,他实在好奇接下来会出什么考题,又会是谁胜出。

“之前在下就说过,此子若是没几分真本事,怎可能上去攻擂?能去攻擂的,有两种人。一种是有真才实学的,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为的便是赌一把。还有一种便是得了失心疯,不知所谓,井底之蛙。很明显,这杜尘澜便是前者啊!”

吴秋香闻言撇了撇嘴,刚才就属此人叫嚣得最厉害。之前明明还说小澜不知天高地厚,不将晨鹭书院放在眼里。

众人一阵无语,事后孔明说的便是此人。

书院内李维通倒是松了口气,他对策论也并不精通。更何况此题一直是夫子时不时拎出来讲解的范题,不过至今也没有得出过什么结论就是了。

既然此题已经出过,那等会儿应该不会再出策论了吧?只是这题目是一题比一题难,谁知道下一次会不会出什么更难的?

这么一想,李维通又忍不住担忧起来,马上就要轮到他了。

杜尘澜心无旁骛,大约写了五百字左右,便做了收尾。毕竟不是科考,只粗略提上几点便是。在草稿纸上将两处涂改润色一番,这才开始抄录。

孔德政有些坐不住,他起身朝着杜尘澜走去。众人顿时疑惑地看了过来,山长好似对这杜尘澜十分看重啊!反正今日山长十分反常,就连余韵都察觉出来了。

杜尘澜誊抄的速度不慢,手掌心握笔虽有些疼,但好歹还在能忍受的范围之内。

为防抄错字,杜尘澜全神贯注,并未发现孔德政已经出现在了他的身旁。

孔德政勾着脖子看向了刚誊抄的开头,嗯?看这开头,应该是与农桑有关。避过时政,只劝农桑,倒是可行。

随着杜尘澜慢慢誊抄的正文,孔德政也不得不点头,结合刚才的时文来看,此子十分有大局观。文章立意深远,格局宽广。

这类人胸有沟壑,运筹帷幄,且决策果断,是干大事之人。

只可惜,孔德政忍不住扫了一眼杜尘澜,其实只要吃穿不愁,做常人也是好的。一辈子性命无忧,做个富家翁,一样也是过一辈子,何必去淌这趟浑水?

吴秋香和杜淳枫早有准备,来时他们就带了白面馒头和水。杜淳枫没有用饭的心思,他还在等着杜尘澜的考卷张贴出来。

吴秋香草草啃了一个馒头,算是对付了一餐。无法,他是个半大小子,一顿不吃,饿得慌。

“第七轮,攻擂成功!”

听到喊声,众人立刻往手捧卷子的学子走去。可吴秋香却听得一头雾水,怎么就第七轮了?

“哎?这位师兄,怎么就第七轮了?之前不是才过了一轮吗?”吴秋香立刻挤了上前,向正准备张贴卷子的学子问道。

“第七轮?你不说倒是还没注意。对啊!怎么就第六七轮了?”众人也觉得十分奇怪,之前明明只张贴过一轮的考卷。

“因为中间五人放弃守擂,那杜尘澜自然就攻擂成功了。这一轮,当然要算是第七轮了。”这学子的性子也不差,一边张贴,一边对众人解释道。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