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别十三余(33)

宋淑曼开门,外头站着的人眼熟,像在哪里见过,手上拿着的伞湿漉漉地往下滴水,湿了长衫的衣摆。

“你找哪位?”宋淑曼问道。

“听闻江老师喜得贵子,师娘母子平安,学生季扬青带了些薄礼来道喜。”

宋淑曼接过礼来,“江先生不在,你师娘正在休息,我会替你转达心意的。”

季扬青颔首,“那我就先走了。”

他提伞转身,提起伞时,宋淑曼瞥见伞柄刻着的季字,宋淑曼这才想起到底是在哪见过,她叫住季扬青,“等一下,你是不是借过我一把伞,去年夏天,在书店门口。”

“这么久的事了,小姐还记着。”

“那把伞被家弟的猫弄坏了,我再赔你一把吧。”

“不用了,一把伞而已,本就不是什么值钱的玩意。”

“那我请你吃顿饭吧。”

“不用。”季扬青摇了摇头,“我还有事,劳烦小姐了。”

季扬青说完就走了,宋淑曼将礼物放在桌面上,回了许青梅的房间里。

“屋外是谁?”

“你先生的学生,季扬青,来送礼的。送的礼给你放外边了,外头下雨,盒子还挂着细雨珠,放屋里来怕带了凉气进来。”

“是他啊,江黎之前的学生,偶尔来一趟,没一次空着手来的。”

“看来江黎是个好老师,师恩记了这么久。”

“听说也出国过,这一两年才回来,也就回国后好像走得近些。”

“毕业后还走得近,说明江黎是个堂堂正正的好老师。江黎是个好老师,也是个好丈夫,将来也会是好父亲的。”

“我从来都信他,他总能把事事做好来的。屋外下雨了,你再坐会儿再走。”

春雨绵绵,不经断,阴潮潮的天,书架上的书沾上湿意,不注意,染了霉。

那年匆匆,又逢夏天。

六月中旬,林黛兰上门递了帖子,“家父生辰,请了一大班子,这个戏班子有名气得很呢,唱的是京剧。我们好久没见了,你到时候一定要来。”

宋淑曼接过帖子,就算应了,“知道啦,你近来如何?廖慎言有没有欺负你?”

“他哪敢啊。”

“这个帖子单是给你的,宋伯父那儿还会有人再送去的。你可要来呀,这个戏班子千金难求呢。”

“这就要走了?”宋淑曼问她。

“还要留我做什么?”

“廖太太日理万机,忙得很,留不住。”

“你这话说的,我留也不是,不留也不是,左右都给你说全了,还留给我说什么?”林黛兰挽过宋淑曼臂弯,“走吧,陪我一同去看看许青梅,上回她不是念叨想听京戏吗,这回请的可就是唱京剧的戏班子。”

廖慎言坐在车上驾驶位子等着,两人上了车,宋淑曼拿他打趣,“廖慎言,我怎么不知道你什么时候改行做司机去了?”

“你懂什么?这叫,为妻,事事且行。”廖慎言扶着方向盘,转过头略过宋淑曼径直看向林黛兰,“太太,我们现在去哪?”

“许青梅那儿。”

原来,顽皮的小男孩长大后也会变成对自己妻子言听计从的大男人,人们多愿意听自己所爱之人的话语,爱得越多,做得越多。

在一份平等的爱里,爱总是相互的,在宋淑曼看不见的地方,林黛兰热着粥等廖慎言深夜归家,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也能为君洗手作羹汤。

林伯父六十大寿,贺喜送礼的人都能排起长队,炸响过的鞭炮剩了一地的红,戏台子早早搭好,班子在后头准备着。

宋淑曼去梨园,梨园难得清净,她拉起周汝的手,左顾右盼后,带着她一路跑出去。

宋淑曼拉她上车,周汝看着窗外风景,直至车停了,满地的鞭炮残骸,她不知所以,“这是去哪?要做什么去?”

“林老爷子庆寿,家里请了唱戏班子,我带你偷偷去看。”

周汝听了恼火,她少发脾气,这次是实打实地生了气,“你疯了?让我去捧别家的场?”

“所以我偷偷来带你去,没人知道的。”

周汝甩开宋淑曼的手,“并非他人知不知道,别人知道不知道和我什么干系,这是规矩。”

“我从梨园来,梨园也是戏班子,不听别家戏班的戏,这是规矩。”

“我十岁来江宁府,十四岁进梨园,师父虽不曾教我唱戏,但这也是规矩。”

宋淑曼没想过那些,她并非周汝,也不在梨园长大,不知那些规矩。宋淑曼的声音小了,低着头,“我只是想带你听场戏而已。”

“这不仅仅是听场戏的事,淑曼,你是聪明人,怎么会听不明白。”

宋淑曼朝她伸手,手心朝上,“我们回去,回梨园,不看了。”

“师傅,劳烦您开回去,我给您双倍的钱。”

车子还没重新启动,周汝没有握住宋淑曼的手,她开了车门下去,“我自己回去就行,林小姐肯定请你了,你不去,怎么说得过去。”

宋淑曼追着下车,“姐姐,我只是不知道那些,若是知道,我也不会应了黛兰。”

“你去听吧,不然林小姐问起,你要怎么回答?”

“姐姐……”

周汝轻轻叹息一声,拿手摸了摸宋淑曼的头发,“我方才说话冲了,是我不好。你去听吧,我坐车回梨园,今天客人少,是个清闲的一天,你也让我休息休息。”

宋淑曼话说的周全,宋淑曼不知该怎么回她,只是如要失约了,林黛兰那儿确也说不过去。

“等听完戏,我就过去找你。”

周汝点点头,“好。”

宋淑曼坐在林黛兰身侧,唱的是长坂坡七进七出,听着台下拍手叫好,宋淑曼的心里头乱得很,耳畔嘈杂,什么也听不进去。

林黛兰靠在她耳侧小声问道:“怎么,戏不好听?”

宋淑曼给她吓了一跳,“不是,唱得好着呢。”

“和我还装呢,怎么垂头丧气地坐这儿?魂不守舍心不在焉的样,能听得进个什么呀。”

“没什么。”宋淑曼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望去台上,“听戏吧,是出好戏。”

“你当下所想所做,可不是听这出戏。”

“宋淑曼,可不是我逼着你坐在这儿的,要走从后门溜出去,别从前门出去,面子上挂不住。”

“我听完戏再走。”

“宋淑曼,我算是明了了,难怪我结婚了,青梅孩子都生了,你还这么孤零零一个人呢。你这不是该嘛。”

宋淑曼的手搭在包上,林黛兰眼尖,她靠在椅背上,台上正唱到第四进,林黛兰轻声说道:“记得从后门出去,就不送你了。”

宋淑曼打了车,“去梨园,越快越好。”

“那您可抓稳了。”

黄包车夫跑得快,路也颠簸,颤得宋淑曼心也跟着晃,一路到梨园,五十米开外宋淑曼就见得姐姐站在门口,不进去,也不知道心底在想什么。

沈桃出门撞见周汝,“不是跟着那个宋小姐出去了吗,怎么在这里站着?”

周汝不去看她,只说了声:“没什么,进去吧。”

“你看,她抛下你了。”

“别怪我没提醒你,今日一次,日后就会有千千万万次。”

周汝沉默了许久,微微抬头,目光飘在天花板上,再然后,只说了句:

“从前,我也丢下姐姐了。”

“她可不像周青,从头到脚,没一处像的。”

“不像才好。”

第29章 再逢中秋

宋淑曼远远站在原地没有上前,远远看着沈桃和周汝两人进了梨园,听不清说了什么。

宋淑曼跟着进了园子,周汝见她心里诧异,连着写在脸上,“怎么回来了,戏听完了?”

宋淑曼摇摇头,“没有,不想听了,就回来了。”

“你这么溜出来,林小姐知不知道?”

“她知道。”

“今天去听戏,林黛兰和我说,怪不得同期回来她都结了婚,我还这么孤零零一个人,她怪罪我说我不懂得如何表明爱意,赶了我出来。”

周汝看着一本正经的宋淑曼,笑了出来,周汝笑起来总是温柔。门窗禁闭,宋淑曼的心间倏然吹过一阵春风,风铃碰撞,叮当作响。

“姐姐笑什么?”

“我小时候在家中也时常听戏,那会儿还没来过梨园,听一出墙头马上,听不懂,就倒在母亲的怀里,一睡就是一下午。”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