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星际天下无敌+番外(80)

圆桌旁,这位年轻的副校长继续讲解,明明很像在讲课,却一点也不催眠,反而渐渐引人入胜。很快有弹幕发现了这一点,并且坦然说出了原因。

“校长好帅。”

“不行,我要上第二名校,去给校长当学生。”

“啧啧你们这些人,只有我喜欢校长的才华。”

“你那是喜欢吗,你是馋校长的身子……”

李振只是微笑,没有评论这些弹幕,而是从中挑了和比赛有关的一些来加入讲解过程。

“我看到有观众在怀疑,五百人的队伍是不是真的能影响五万人的交战,会不会T7并没有改变局面,只是在局面即将改变的时候恰巧入场,所谓的扭转战局可能只是个巧合。”

“这个思路很好,分析问题确实需要多角度去考量。”

“不过就眼前这个问题,弹幕提出的这个角度并不正确,T7并非是赶巧进场,而是真的改变了战局,实际上,在十万级别的战场里,五百人的队伍已经是一种战略力量,更何况这支五百人的T7还有一位厉害的团长,一来就把师长的职务顺走了。”

“T7不止是给战场注入了一支军团,更是给战场带来了个一头脑。一位优秀的将领,胜过万人援兵。”

“现在酸火蚁的最后一层包围圈过来了,我来给大家讲一下,姜钧作为场上将领究竟优秀在哪里……”

圆桌上,李振操作直播画面非常熟悉,就像课上在讲战例的老师一样,战场画面立刻根据需要划分成几个不同部分,同时整个宇宙地图缩小居中,让大家能时刻清楚各个画面所处的战场位置。

其中最前沿的画面上,联军军团和最后一层酸火蚁大军接触,T7军团以姜钧为首,再次向敌人进行单点突破,这一次姜钧召唤了T2军团协助突袭。

“讲跑步战术之前,大家可以先看姜钧的突破方式。”

“她的每一次突破都并非毫无章法,而是在深思熟虑后,根据敌我双方情况做出的判断。”

“她的核心目标有两个,一是尽可能快,而是尽可能少死人。”

“所以她寻找的并不是对方兵力厚度最薄的地方,而是综合考虑对方的支援速度、区域战斗力、我方军团力量配比……”

李振一边说着,一边放大了姜钧的突破画面,同时把前几层突破的回放也拿了出来,放到一起对比讲解。

每一个画面上,李振都给大家标出了各种细节,姜钧调动部队的时机,还有她援护身边选手的力度,以及派遣各小队的目的等等。

观众简直目瞪口呆,原来刚才的比赛里,信息量居然这么大?照李振这么分析,姜钧光是突破操作就能出本书了。

而面对这样的知识宝库,他们竟然只是看到了姜钧的粉色光剑有点萌,别的啥也没学会。

这还真是我们只看到了第二层,却以为姜钧在第一层,其实她已经在千里之外了。

“难怪之前姜学姐说战机稍纵即逝,原来真的有这么多讲究。”

“对啊,我还想大家都混战一锅粥了,不就是纯粹拼拳头嘛,哪还有什么战机,想不到这么复杂。”

一些观众开始跳出来反省,之前姜钧要调用墨丞的T3团时,被墨丞拒绝,就怼了墨丞一句延误战机,当时不少支持墨丞的观众还出来帮墨丞说话,想说墨丞的选择没错,留守阵线同样重要。

现在听了李振讲解,大家才发现,如果当时是T3协助突破,第二层突破时伤亡也许会更少。

这只是模拟,如果是实战,那就是活生生的人命啊。

想到这些,很多观众突然有些沉重,他们第一次领悟到,在战场上做决定是一件多么难的事。因为一举一动,牵扯的都是无数人命,甚至,可以说是决定着星盟许多人的命运。

现在再看姜钧的果决,这些年轻的观众们已经不止是佩服和憧憬,作为比姜钧小一两届的中学生武者,观众们陷入了深深地自省,如果真的面对敌人,他们能做到什么成都。自己和姜钧的差距,恐怕是天差地别,原本还有种树立榜样追赶学习的精神,现在看姜钧,他们只有一种无力感。

有时就是这样,看不懂时,大家还有自信,懂得多了,却反而绝望。因为目标太过高远,根本看不清通往目标的途径。

迷茫。

“这是将领的世界,对大家来说还太早了。”

“先成为一位优秀的武者,自然会看见将领的道路。”

“其实我中学的时候和你们一样,看到一位天生的将领,在比赛里翻云覆雨,我也迷茫过……”

李振用自己的经历安慰那些受打击的小观众。

比较天真的小观众,立刻又找到了一点点希望。

原来李振校长这么厉害,当年也一样被天才震撼到迷茫。

“李校长,那您后来追上那个人了吗?”

有人多嘴问了一句。

“还没有。”

李振微笑。

小观众们再次沉重。

“哈哈,好了,大家豁达一些,天才的世界本就和咱们不同,把能学的都学会,把能做的都做好,星盟不止是天才的星盟,咱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

“希望未来需要你时,你能出现在那个位置,这就够了……”

仿佛是在配合李振的解说,画面上的突击队形出现了偏差,一支特化型酸火蚁小队杀出,截断了联军突击队左侧的后备队,如果不及时挡住对方,补上空缺,这次突破的风险会大大上升。

而就在这时,一位不知名的队长带着一支队伍出现在了空缺的位置,这支来自南十字的队伍并非什么明星选手,是凭借毅力从第二轮走过来的一般选手们。这些选手几乎是以生命当盾牌,给左侧后备队争取了时间,特化酸火蚁小队被他们瞬间拦截,很快在联军后援中被剿,突击队由此保持住势头,一举切入酸火蚁大阵。

这支从开赛到现在一直都不起眼的小队,此时的表现也算不上精彩,可就是这一段不出彩的交手,却给大战又增加了一分胜机。

对啊,这世界不止需要天才,也需要普通人,战场上不止需要将领,更需要士兵。只要每个人都发挥出他的作用,每个人能担得起他的位置,我们就必将胜利。

观众忽然感觉到,原来战场上的热烈氛围已经传到了他们心里,这支小队的行为让他们倍受鼓舞。

主持人为这队壮烈的小队打出了选手信息,弹幕上出现了大量的赞叹。

而圆桌这边,校长们的关注点却不光是在这支敢于牺牲的小队身上,他们很清楚,能把一堆学生选手鼓舞到这种地步,也是将领实力的一种体现。

如果说这队选手身上的火焰点燃了观众,那点燃这队选手的人则是姜钧。战场的烈火以姜钧为中心,席卷一切。

李振把时间让给了大家,直到T7突破成功,大家的情绪稍微平复,他才再次开始讲解。

“接下来是T7的拿手好戏,入场到现在施展过许多次的跑步战术。”

李振说到这里,好多人回过神来。

其实技术主屏这边,除了主持人,其他嘉宾都是上过战场的武者,圆桌那边的校长们更不必说,跑步战术巧妙在哪,他们早就心里有数。

不过这特殊的技巧在大多数观众眼中仍是十分神奇,他们只看到姜钧带队在后边跑一跑,敌人就会立刻变弱,奇妙好像魔法,都有人还是猜测是什么集体的精神攻击了。

“跑步战术的内核其实很简单,就是战场最常见的战术,夹击。”

李振说着把画面放大到小队级别,可以看到联军阵线的队伍和姜钧的队伍,夹在酸火蚁队伍两侧,并驾齐驱。

凡是被姜钧的T7跑步经过的队伍,都会有短暂的进入夹击状态的时间。

短暂的腹背受敌,立刻会打乱酸火蚁的队形,让它们的战斗队伍变得松散,彼此难以配合。

“可是夹击,不是要从两侧发起进攻吗?姜钧带队的那一侧,很少进行攻击,大多时候是在跑步吧?”

主持人的疑惑,也是很多观众们的疑惑。

毕竟在战术基础课上,他们学习小队层面的战术,也会有夹击夹攻等连协作战。

夹击夹击,不仅要包夹,还要攻击。

姜钧他们根本没有进行大规模攻击,只是零星进行一些特化型酸火蚁击破而已。

上一篇:阿娇地府升职记下一篇:花月与传说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