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方式效率虽然不高,却能提高成员们的参与感和收获感,同时作为网上调研的补充,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工作。
而且今天毕竟是选导师活动,除了参与者,还有不少来围观的学生,这些学生也是从各个星系来的,刚刚经历高考,算是才走完基础教育的一份子,在这里收集调研数据,其实效率也不算低了。
“挺顺利的,会长你说得对,确实有很多情况还是要面对面的问才能有感受……”
两位成员对姜钧做了简短的汇报,姜钧则请两人到街边的甜品店喝了些解暑的饮料。
“做的很好,中午的线上会议记得准时参加。下午的调研我和你们一起。”
“嗯,谢谢会长。那到时候我喊你集合呀。”
“好。”
“嗯,会长再见。”
“会长再见。”
“下午见。”
听了简报,姜钧对补充调研的预估更乐观了些,果然把工作安排在选导师这天是正确多。
等中午解锁了任务界面,结合上最近的调研内容开会讨论一下,估计就能有个初步结果了。
然而姜钧还是有些乐观了,到了解锁任务界面的时候,姜钧发现教育支援方向的任务分布和她们调研的数据差距比较大,一时间调研成果并不能起到多大的指导作用。
中午的会议上,大家重点讨论了一下原因,发现主要还是因为取样目标群体不够多样导致的。
他们的调研毕竟都是在第一武大内进行的,虽然取样的人数非常多,来自各个星系各种家庭的学生都有,但是这群体放在整个星盟来说,覆盖面还是太小了。
毕竟能进入第一武大的,也已经是星盟最顶尖的学生群体了。
就算有的学生觉得家里条件不好,但那也是相对更上层的人来说。
简单来讲就是姜钧他们的调研取样只集中在星盟的前3%的家庭,而后面的97%都漏了过去。
于是从当天下午开始,持续一周的课余时间,姜钧和诸多成员们开始了频繁奔赴各个星系地补充调研。
因为走访范围太广,所以这次他们只摸少量的重要数据,比如学校武者铠数量和新旧程度,学生月均修炼资源消耗量,只收集这些和武者教育直接相关的数据,五十个成员还算勉强忙过来了。
当然,大量的走访支出了一笔不菲的调研费用,这让本就不富裕的火箭队财政雪上加霜。
“姜钧,你哪弄的经费?”
发现姜钧对账目上的大额总计毫不在意,蒋策很是疑惑。
协会莫非有什么邪恶的地下创收生意。
有钱一起赚呀,抱着这种心态,蒋策好奇询问。
“神兵啊,不是还有一件鬼面铠甲么,我租出去了,租借费用就把咱们的账平了。”
听到姜钧答复,蒋策点头,好吧,这个钱想赚也赚不了,他可没有这么土豪,有神兵出租。
不过转念一想,蒋策还是有点疑惑,收支只是平衡而已,怎么姜钧很高兴的样子。
“我当然高兴啊,咱们第一步的星系定好了。”
“真的?”
有了和任务数据相匹配的调研数据,协会终于定下了教育支援起步星系。
用地球时代的话说,这叫改革试点。
“你猜在哪?”
姜钧莞尔一笑。
蒋策皱眉望天,小眼睛试探。
“猜对了奖积分不?”
姜钧晴转多云转雷暴,眼看就要动手,幸好苏棋进门,救了蒋策一命。
他也是面带微笑,心情好的很。
“好了别闹了,咱们第一步就回南十字,从南十字的任务做起。”
苏棋是来协会收拾东西的,第一期的任务这周末就动身,眼看就这两天了。
“南十字我熟啊。”
蒋策听这消息也是高兴,他因为导师授课,昨晚的协会会议没赶上,这才早早跑来问消息,没想到起步星系竟然定在老家。
虽然开学才两周,但是能公务回家,十几岁的男生而已,哪有不高兴的,更别提现在他们是最高学府的学生,回家乡做教育支援任务,这真有几分衣锦还乡的感觉。
“具体啥任务啊?跟我们二军附中有关系不,我和你说我们二军附中也很需要支援,以前教官就老不够用,好多课还是少将亲自来给我们上。”
蒋策兴致勃勃,然而当他看到任务系统,眼睛里再次被疑惑充满。
“任务:孩子们的武者铠,发布者:比邻3号星第一中学。”
蒋策默默念叨着。
“南十字有这个行星吗,我怎么都没听过……”
作者有话要说:本来差一点蹭到玄学了,结果没蹭到,一气之下多写了几百字
第109章
确定了第一个教育支援任务,火箭队很快做好了任务准备,现在就等这周末的假期,姜钧他们便可以动身去执行任务了。
周五下午第二节 大课,导师在台上讲得激情澎湃,台下的姜钧则有些走神。
“这是星盟出土的第一份古武者时代的武道修炼记载,不得不说,古人的记载真的是天马行空,甚至有学者以此提出假设,认为古时的武者可以修炼灵魂最后飞升成仙……”
跟着老师的讲解,姜钧垂眼看了看教材上的文本,不由得心中叹息。
“炼气期、筑基期、金丹期、元婴期……”
可不是天马行空么,这哪是武道修炼的记载,这是那时候的网络小说好不好。
“哈哈,大家不要笑,大胆的假设也是很有必要的嘛。当然咱们主流的观点还是认为这其实是一本古人的文学作品,目前看也是这种可能性最高……”
星盟的考古人士当然不是笨蛋,开场说些有趣的话题只是导师激发同学们兴趣的一种方式,进入正题后,导师就会开始严肃的教学内容。
不过这些正式的内容,大多也只是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然后结合一些实例,偶尔再谈一谈理论在当下的发展,而关于文明遗址的内容,却都只是浮于表面。
比如某某遗址出土了什么文物,某某文物修复出了某某功法等等,而关于发现文物的具体过程,教材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例子,像是为了教授理论和方法专门拣出来的一样,至于其他文物,凡是从遗址出土的,过程全都被隐去,即使你点开拓展页面,也看不到具体发掘过程的资料。
所以是真的和严夙导师说的一样,就算是最高学府的考古系的本科生,也接触不到文明遗址的内部情况。
课上,有学生向导师问出了同样的问题。
“具体的出土过程,因为很多都涉及星盟舰队,其中有很多财团技术,所以保密级别很高,想要了解这些,可以留在本系读研读博。”
“研究生就能去文明遗址了吗?”
“只能说有机会,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去,但这也是文科生最大的机会。”
“或者你们可以考虑参加一些协会,我听说今年的初阶大赛,会有文明遗址的权限奖励,如果你们加入的协会能够拿下大赛优胜,也许你们就能借此接触到古文明文物出土过程也说不定。”
导师一边回答问题,一边看向姜钧这边,这暗示再明显不过,显然是给姜钧的协会拉人呢,就算正式成员满员了,多一点外围人员也是多一点助力。
讲课的导师是一位白发小老头,此时智慧的双眼看向姜钧,眼神中透漏出鼓励和希冀。
仿佛在说,姜钧同学,加油啊,拿下了遗址记得带上我们这些老家伙。
好吧,就在准备任务的这两周,院领导就和她谈过这个事。
虽说每次文明遗址发掘,学院作为第一学府的考古代表,院内专家队伍绝对不会落在外校后面,上一线参与工作的机会多的是,但是如果这次作为院内学生的姜钧能拿下这个遗址的发掘权限,那院里参与工作的自主度会比往年大得多。
这无疑是件大好事,所以全院上下对姜钧都是期待有加,除了关照她的校园生活,还有不少老师动用个人资源给她的协会提供支持,甚至还有给她介绍对象的,总之这一次参加大赛,不仅让火箭队在学校有了点名气,更让姜钧成了考古学院的希望。
全院的希望啊这是。
迎着导师老爷子期待的目光,姜钧回给对方一个坚定的眼神。
老爷子很满意,后半节课精气神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