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旺夫娘子(482)

作者:秋烟冉冉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她朝几位夫人们福了一礼,起身离开了。

想不到,她四处闲逛着,还能听到秘闻。

唐氏在针对赵士程?

真是不像话。

她得敲打下唐氏,不能让她再惹事了。

这临安城,可不是越州。

惹了事,到时还是得陆游收拾烂摊子,而陆游又是赵琮这一战队的,近而会给赵琮惹上麻烦。

……

王家的旁支夫人,已不敢在承恩伯府呆下去,带着侍女匆匆离开了。

唐氏却早得到赵士程这里的消息,得知赵士程找不到迎亲的少年郎,她轻轻笑了笑。

她对贴身侍女曾娘子笑着道,“都说承恩伯厉害,我看也不怎么样嘛,他的人品但凡好点,怎会找不到帮着迎亲的少年郎?府里那么多的宾客,只有六个人愿意前往,这人品也差到边了。”

曾娘子笑着附和,“谁说不是呢?农家娶妻,也不会只有六人。”

主仆二人说着笑着,被路过的陆游听到了。

陆游也从街上的行人口中得知,赵士程找不到迎亲的少年郎,他正在想办法打算去相助,却听到唐氏的话。

他又气又惊。

原来是自己母亲在暗中搞鬼!

“母亲?赵士程的事情,是你授意的?”陆游气得脸色发青,大步走进亭子中。

唐氏吓了一大跳。

她吸了口气,不服说道,“你还有点出息没有?竟帮着赵士程说话?想想他去年曾打过你一顿!”

“少年人打架的事,算什么事?值得拿来说?”陆游不满说道。

虽然赵士程因为唐婉的事,打过他一顿,但他也娶妻了,赵士程也即将婚娶。

过去的事已成云烟,那点儿女小事一直记着,就非君子了。

再说赵士程真是大度之人,居然帮了他的忙。

这次的锁厅试,因为秦桧搞鬼,他没有了考试的资格,还是赵士程找到官家说情,破例将他的名字补上了。

他并没有求到赵士程那里,可赵士程却主动帮了忙。

他可欠了赵士程一份大人情。

正愁不知怎么还恩,母亲倒好,害起了赵士程。

耿直陆游的脸色,一下子气得铁青一片。

“怎么不能说?你有点出息好不好?被人打了,还替对方说情?我真是……我真是要被你气死了。”唐氏气得扭头不看陆游。

第541章 十里亭迎亲

陆游甩着袖子,冷着脸道,“这次的锁厅试大考,还得亏有了赵士程相助,我才有了名额应考,我们没有感谢不说,你还害人家?母亲,你你你……”

不善于与人辩解的陆游,唯有气得脸色铁青,表示着心中的愤怒。

唐氏冷笑,“我害他什么?害他什么?要不是你休妻,不要唐婉,他娶得到媳妇吗?得了个媳妇,帮下忙有什么值得感谢的?”

陆游不想再说下去了,“在这件事情没有查下来之前,母亲,你得马上解决赵士程迎亲的事情。不然的话,咱们陆家的脸面还往哪儿放?”

唐氏忽然站起身来,大步往亭子外面走去。

把陆游晾在那儿。

曾娘子朝陆游福了一礼,跟着离开了。

“母亲?”陆游喊着唐氏。

唐氏不理会,走得头也不回,脚步匆匆。

陆游叹了口气。

恰巧,这时候曹家的仆人走来了,陆游只得放弃劝说,也走开了。

他们一家子借助在曹府,闹了矛盾,是必会让曹家笑话,让姑母的脸面难看。

唐氏回了自己的住处后,派出曾娘子到街上打听赵士程家的消息。

陆游则匆匆离开曹府,去找相熟的人。

而这时候,赵士程已经带着赵圭和赵琮二人找来的少年郎们,骑马出城去了。

八十六个少年郎,年纪从十三岁到二十五岁之间。

都是世家子弟,打扮漂亮不说,长相个个都不俗,而且精气神也好。

跟在赵家的一众迎亲队伍中,浩浩荡荡往北城门而行,沿路都有不少人观看。

“咦,那是承恩伯府的人啊,这是去接新娘子吧?”

“往北城门而行,一定是的。”

“我听人说,不是找不到迎亲的少年郎吗?可这都有好近百人了,怎会叫找不到?”

“八成是编排承恩伯府的人瞎说的。”

“也不知谁那么缺德,干这等坏事!”

“大喜的日子使坏,走路摔他一跤!”

“没错!”

“就是!”

“说得对!”

曹家有人在赵士程家赴宴,年长的曹老爷子吃完酒,已经等不及看拜堂,就回了曹府。

他一回家,就向家人说起了赵士程迎亲队的豪华和热闹。

“想不到承恩伯的人缘那么好。我还以为他府邸没落,家穷请不起少年郎,没想到,迎亲的少年郎竟有五十来人了。”

“哦,他从哪里找来的那么多的少年郎?”曹老夫人好奇着问道。

“据说,是普安郡王和宣德郎的伴读们,还有他们结交的世家子弟。”

曹老夫人笑着道,“原来是这样啊,普安郡王是官家的养子,他要请人,还不得都跟着来巴结?”

“那是当然啦,不过,以前啊,普安郡王和承恩伯也不熟的,据说,他们在越州城见过面,一起体验民情,承恩后帮助过普安郡王,普安郡王今天算是报恩呢。”

曹老夫人道,“如此看来,不管是承恩伯也好,普安郡王也好,都是品性善良的人,咱们曹家没有站错队。”

曹家和陆家是亲家。

陆游的姑姑是曹家媳妇。

陆家头一个站队普安郡王,曹家作为亲家也马上跟着站队。

站队归站队,他们也时时处于观望中。

如今赵琮和赵士程,处事时都有着感恩的心,看来,他们没有看错人。

曹老爷子与曹老夫人聊着赵士程家的事情,很快,全府都知道了赵士程的豪华迎亲队。

唐氏气得心口又疼起来,躺倒了。

曾娘子从街上打听到消息回来,看到唐氏正卧倒在床。

她正要汇报赵士程家的情况,唐氏直摆手。

示意她什么也别说。

她问着唐氏,“夫人,您哪儿不舒服?”又两眼呆呆望着帐顶,不发一言。

“没哪儿不舒服。”唐氏有气无力道,“叫三郎娘子过来,我跟她说说话。”

曾娘子心下猜着,大约唐氏知道了陆家的情况,气倒了吧?

嗨,这赵士程究竟是什么本事?

居然找了八十多个少年郎来。

很快,王蕴被曾娘子请来了。

不过,王蕴来是来了。

却带着娘家的一个堂嫂来了,唐氏想说什么话,也不好说了。

她暗示着王蕴,要王蕴服侍着她吃茶吃药。

但王蕴一直没理会她的眼神和脸色。

也不知是真看不懂,还是自持有娘家嫂嫂在替她撑腰,装糊涂。

唐氏更气了。

她想到了唐婉的好。

唐婉那人,叫她东,她是不敢西的。

这王蕴,行事是棉里藏针。

整天笑盈盈的,却心思缜密,找不到半点纰漏。

连陆游,打算相敬如宾冷落下去的,也做不到冷落了。

实在是,挑不出毛病来。

却也拿不到王蕴的短处。

唐氏发现,遇到了对手。

她挥挥手,“也没有什么特别要交待的,既然你嫂嫂来了,就不必陪我了,去吧,我只是累着了,想休息下。”

王蕴心说,想休息还叫人来干嘛?

这是听见前儿媳嫁得风光了,心里不好受找她出气来着?

她可不是傻里傻气的唐婉,想到她的麻烦,先惦念下自己。

王蕴笑盈盈站起身来,“那母亲休息着吧,儿媳先告退了。”

王家那位少夫人也笑着说了声“保重”,和王蕴一起离开了。

等她们的脚步声走得听不见了,唐氏气得砸了个枕头到地上。

曾娘子:“……”这又是闹什么脾气?

……

北城门外,十里亭附近,唐家的送亲队到了。

他们看到前方迎亲的人马,个个都惊讶起来。

只见几十个少年郎,打扮华丽,骑着高头大马,整齐站列于大道两则。

承恩伯府的仆人们,也全是崭新的青衣墨帽。

一个个精神抖擞地,望向走来的送亲队。

道路中间,停着一抬八人抬的大喜轿。

那是预备给唐婉换乘的。

上一篇:榜下贵婿下一篇:京都梦华录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