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娥犹豫一番,答应了下来:“那咱咋办呢?”
丁玉兰自信地一笑:“你就按照我说的办就是了。”
因为快赶上种玉米高粱了,村里人都很忙,丁杏杏和林向北的地虽然挖成了池塘养泥鳅,但问丁玉兰要到的那七分地倒是可以种些玉米的。
这玉米种出来自家也可以吃上一些,因此林向北去弄了些玉米种子,打算种上。
林向北把玉米种子铺在廊下,丁杏杏坐在旁边给毛妮缝补衣裳,两人说闲话。
“以前这种子产量都很低的,这两年好了些,但成色也都不算特别好,这些还是我跑了好几家找到的最好的了。”
见林向北这样说,丁杏杏也抬头看了一眼,那玉米的确颗粒大大小小都有。
她忽然就恍然一阵,想起来书里的一件事。
这个年代粮食不够吃,主要原因还是人多地少,产量也不够,分地到户头两年,虽然很多人都很下劲儿地干活,但东西还是不够吃。
那时候丁玉兰继任了林家村妇女主任,还帮助大家勘破了一桩诈骗案。
诈骗案的主角就是陈家的闺女陈秀娥。
这陈秀娥嫁到了城里,偶然一次回到村里就跟大家说城里现在有人发明了一些种子和化肥,产量比乡下以前的那些高了一倍不止,那乡下人肯定很心动,加上陈秀娥又是林家村出去的闺女,于是大家纷纷拿出全部家当购买那些化肥和种子。
陈秀娥从中倒买倒卖这个化肥种子,据说赚了不少钱,等到九月底秋收时大家才发现那根本就是欺骗人的!
所谓的高产量种子化肥,全部都是骗人的!
村里人都快气疯了,这个时候丁玉兰为了大家亲自去了一趟城里,据说一路吃了不少的苦,回来之后告诉大家陈秀娥跑了,但她丁玉兰愿意自掏腰包补偿大家!
虽然那补偿不多,一个家庭也就几个鸡蛋,但谁不感动呢?
这丁玉兰真是个好官,好人,大好人!没有人能够这么无私,从那之后,大家更喜欢丁玉兰了。
想到这些,丁杏杏忍不住冷笑,她就不信丁玉兰这么好!
林向北好奇地看她:“你冷笑啥?”
“没啥,就是想到了好笑的事情。这玉米种子想要提高产量可不容易,只能希望有科学家早日研究出来。”
科学家?林向北忽然眼睛微微闪了闪。
他想到了大学,想到了书上才看到的科学实验室,想到了首都,不知道那些梦中的场景都是什么样的。
大哥林向南当初考上的就是首都的大学,后来就地留在了首都上班,每次回来都把首都说的天花乱坠的,他是打心眼里羡慕。
林向北忍不住有些心酸,丁杏杏看向他:“想啥呢你?”
“想知道那些科学家都是什么样的人,怎么就这么厉害呢?”
丁杏杏笑起来:“你也可以成为科学家啊,只要你努力考上了大学,将来再读研究生,读博士,一步步提升学历,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林向北却有些失落:“算了,我年纪都这么大了,能考上大学就是顶天的了,何况我这些日子看书总觉得跟年轻的时候不一样了,记忆里没那么好了。”
丁杏杏立即严肃地纠正他:“你想啥呢?你还不到三十岁,咋就是年纪大了?林向北,我告诉你,首先你得相信自己!你写字那么好看,说不定将来能成为大学教授呢!你好好加油,一切都交给时间!”
这话让林向北心里舒坦了很多:“真的啊?那我就信你!”
两人正说着话,外头李春霞急吼吼地进来了:“哎呀,杏杏,你咋还在这呢?你不知道陈家的闺女陈秀娥回来了吗?这几天她都在弄化肥种子的事儿呢!现在城里有一种化肥种子产量特别高,俺娘已经拿了压箱底的钱去预定了,陈秀娥说买不到特别多,是限量的,我怕你不知道,特地来告诉你!”
自打丁杏杏搬到村西头之后跟李春霞走的比较近,看着李春霞热得满头大汗一脸欢喜的样子,再看看李春霞身上那破旧的粗布汗衫子,丁杏杏心里一紧。
“你家已经买了?”
李春霞猛地点头:“那肯定要买啊!多了一倍产量呢!这一年多一倍,十年不就是十倍?快叫你家林向北也去抢一份呀!别去晚了抢不到!城里来的东西很稀罕的!”
丁杏杏并不想多管闲事,但她更不希望看到那么多人因为文化不高被骗最终只能黯然无力地落泪。
她把针线一放:“那我跟你过去看看。”
这个时候村口的老白杨树底下正吵吵嚷嚷地聚集了很多人。
陈秀娥按照丁玉兰教她的方法正在解说:“这是城里的化肥厂出来限量的种子化肥,是我爱人的亲哥哥在那里当领导我才能拿到的,但也不是人人都有,我这里只有大概不到两百斤的份额,大家想要的就得先交钱,登记预定,只有咱林家村的人才有!这种子比咱们之前用的产量高了一倍!”
旁边丁玉兰帮她找好的一个妇女因为拿了好处,因此此时特别卖力。
“真的呀?你是咱们林家村嫁出去的闺女,我肯定信你!来,秀娥,给我定三十斤!这产量一年多一倍,十年不就是十倍吗?我必须要!”
她旁边有人挤上去:“先给我预定!陈秀娥,咱两家可是老邻居了,给我!”
见她俩在那争抢,乡亲们都着急起来,一个接一个地交钱预定。
跟粮食产粮有关的事情谁不激动哪?
不过一眨眼的功夫,陈秀娥那里登记的人就围得水泄不通。
丁杏杏看着站在人群中的陈秀娥,忍不住喊道:“陈秀娥!你这粮食产量会提高一倍有什么证据吗?之前有人种过吗?哪个村的人种的?要是大家的产量都没有提高,你有赔偿吗?”
第36章 二更
陈秀娥一愣, 她本身就不算多会讲话,刚刚讲的话也都是丁玉兰教她的。
可眼看着那么多人预定了化肥种子了,这钱都快挣到手了, 她哪里舍得丢掉?
旁边也有人树起了防范意识:“就是啊, 陈秀娥,你这有别人种过吗?真的能提高产量?”
陈秀娥结结巴巴的:“我, 我也不知道,就, 就是听说……”
忽然, 从旁边的树荫里走出来一个人, 那人扶着腰走路慢腾腾的正是丁玉兰。
她走过去摸摸陈秀娥跟前的玉米种子, 说道:“这种子一瞧就成色好的很,城里人就是聪明, 有头脑,所以日子才比咱们乡下人好,俺家向南上次回来也说现在全国各地好多地方都种这种高产量的农作物了, 也就咱们这里闭塞偏远,到现在才传都这里。”
她这话一落, 更多人相信这种子是好种子了。
毕竟那林向南可是大学生啊, 十里八乡唯一的大学生呢!
一时间, 有人相信这陈秀娥的种子是真的好, 也有人怀疑了起来。
没等其他人说什么, 丁玉兰又看向丁杏杏:“你不许人家想办法提高产量, 自己却剑走偏锋搞什么池塘养泥鳅!你就是看不惯别人也想进步想发达!丁杏杏, 你安的什么心?你说着种子不好你有啥证据吗?你比我家向南还厉害?你比人家陈秀娥的夫家大哥还厉害么?”
她之前当妇女主任靠的就是一张嘴,现在这话倒是说动了很多人。
便有人说道:“就是,丁杏杏, 你这话啥意思呢?俺们这是定还是不定呢?”
丁杏杏原本就不太想管闲事,便只是提醒说:“我只是合理质疑罢了,因为乡亲们攒点钱都不容易,要是预定这种子化肥都是拿家底来定的,如果不是一定能保证提高产量,我建议还是不要冒险!”
最终,一部分谨慎的人因为丁杏杏的话没有预定陈秀娥的种子化肥,但却有一部分人抢着预定了。
陈秀娥跟丁玉兰私下一数,收到的钱那可不少!
两人都是缺钱的人,陈秀娥喜滋滋的:“玉兰姐,多亏了你!你可真厉害!但这种子确实也没有其他人种过,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能提高产量。”
丁玉兰笑了一声:“能不能有什么?反正你家住城里,没几个人知道你住哪里!到时候你拿了钱,谁还找你去不成?再说了,这种子就算不能提高产量,那也能长出来粮食啊。那些乡巴佬亏不了多少!”
两个人把钱分了,这白白得来的钱真是让人高兴啊,她们收到的钱和种子化肥真实的价格之间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想想就让人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