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带个老祖宗(37)

是这样的,到了这份上他接不接受也没什么关系了,因为祖宗已经成功的给他洗了脑,以前一口一个谦哥儿,如今一口一个忠贤。

“叫忠贤不好吗?你呢,就叫忠贤,回头再娶个媳妇儿,叫贤惠。你俩一个假忠贤,一个假贤惠,多登对呢?”祖宗搓着小手手,脸上充满了期待的表情。

“不是,你说我假忠贤也就罢了,怎么我的媳妇儿还能是假贤惠了?”

面对路谦的控诉,祖宗比他还要震惊:“那范家的女儿,还能是真贤惠?”

无言以对。

路谦很想说,他压根就没想过真的跑去范家提亲好吗?但他知道,一旦真说了这个话,祖宗回头一准儿能念叨死他,所以还是算了吧。

于是,他选择了暂时性的妥协。

默许了祖宗给自己取绰号……忒么真要是绰号他也就认了,偏生祖宗搞事,这是他的字,这居然是他的字!

也默认了自己将来有一天会去范家提亲……这倒不是他不愿意,而是范家人不可能答应的,作为大清的开国功勋之一,他们除非疯了,不然绝无可能将女儿下嫁给他这个穷小子的。嫡女不可能,至于庶女,许给满人作小不香吗?

别看清朝宣扬什么“满汉不通婚”,没错啊,满汉是不通婚啊,但婚啊,婚是什么意思还用得着解释?

路谦用自己一贯的敷衍手段,费了点儿时间和精力,总算是将祖宗给糊弄过去了。

然而,等他办妥了自家的事情,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被孤立了。

当时他就惊呆了。

被孤立真不算什么稀罕事儿,路谦以往在程氏族学里,就尝过被孤立的滋味。这也很正常,人家都说了程氏族学,那么进学的自然是程家的人。在一群程家人里面,忽的多出了他这个外姓人,尤其族中是不可能隐瞒住真相的,人人都知道他寄居在程府,蹭吃蹭喝蹭住还蹭族学。

有时候,小孩子既是最单纯的,也是最残忍的,这两个特质并不矛盾。

假如没有祖宗在耳边叨逼,用他那另类的方式开导路谦,搞不好路谦真能被那帮小孩崽子给逼死了。

试想想,同在一个学堂里,其他同龄的小男孩儿都玩得很好,却独独撇开他,不跟他说话不跟他玩耍,甚至有些还会恶劣到捉弄他、推搡他。

对于一个没有父母亲人在身边的小孩儿来说,真的非常残忍。

可问题是,路谦早就长大了。

因为打小寄人篱下,他要比同龄人早熟很多,也已经习惯了这些事情。不搭理就不搭理吧,咱一个人也能过得很好。况且,当年他之所以在程氏族学被人孤立、欺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过得确实比那些程家人要好。

毕竟,他住在程府里,有他姑母时不时的照料,吃穿用度比之从前要好上不好,甚至比很多程氏族人都要好。他们一方面看不起这个寄人篱下的可怜虫,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家吃了大亏,凭什么外姓人过得日子比他们都好呢?

反正到了后来,他再被孤立就屁不疼了。

万万没想到啊!

他都长大了,都已经科举入仕了,都他娘的到了翰林院下属的明史馆了。

结果,又被孤立了。

敢问诸位同僚,尔等贵庚?

能不能别那么幼稚啊!

偷偷的翻了个大白眼,路谦忙自个儿的事情去了。

别看他从去年到今年已经升了两次官了,愣是由从七品的翰林院检讨变成了从五品的翰林院侍读学士。然而,事实就是如此的悲伤,在明史馆里,官阶真的不算什么,因为所有人做的都是同一件事儿。

——修纂《明史》。

原先,这里头唯一搞特殊的就是邵吴远邵侍读了,因为他还要负责统筹安排诸位翰林官。

再后来,高士奇高侍读也成了特例,他是兼任了起居注官,这个职位没啥大不了的,甚至不能增加岁俸,更没有任何权利可言。然而,这个官职属于天子近臣,就是能够天天跟康熙帝碰面说话的那一种,真正的近臣。

本来,大家都对高侍读充满了敌意,就好像“说好了一起到白头你却偷偷焗了油”。

明明是准备消极以待,横竖明史馆本身是没有考核的,也不用担心三年后的散馆考核,磨磨唧唧的收集资料修纂史书即可,偏这里头出了个叛徒。

哟嚯,如今发现了,还不止一个叛徒!

再仔细一盘算,人家高侍读好歹是有资历的官场老人了,再说他原本就已经是从五品了,就因为参加了词科重新入仕,反而被降了半品。如今,与其说他是升了官,不然说他是官复原职更为妥当一些。

这么一想,就感觉也不是不能原谅了。

于是,众翰林官的目光成功的从高侍读身上,转移到了路谦身上。

同时转移的还有仇恨值。

或者更确切一些,应当说是嫉妒值吧。

祖宗一开始很是乐呵,他原先就说路谦会当活靶子,眼下却是一语成谶。路谦啊,在成功的升官之后,也成功的将自己变成了众多同僚的眼中钉肉中刺,那仇恨拉得贼稳!

“对了,他们还说你是奸佞小人、欺下媚上、品行不端……”祖宗巴拉巴拉的说了一堆,全是从旁的地儿偷听来的。

也不能算是偷听吧,毕竟他做得挺光明正大的,一般都是坐在桌案上听人说的,也有索性趴在人头顶上的。为此,祖宗还特地抱怨过,说几个人只怕压根就不是剃头的,而是天生秃瓢,不然为什么头顶如此之光滑呢?好几次他趴着趴着就滑下去了。

脑补了一下……

噫!

最蛋疼的是,人家为啥要背着路谦说坏话呢?目的不就是不希望路谦听到?结果祖宗倒是好,不光听到了还要特地跑去当事人面前添油加醋的说,这要是叫人知道了,多尴尬呢?

祖宗横眉竖眼:“那帮子蠢货不尴尬,老子尴尬啥?”

“你又说人家蠢了?”

“不是蠢又是什么?心胸狭窄?见不得别人好?”祖宗说着说着就激动起来,“那些人是不是早就忘了他们入仕是为了啥?那个姓严的,原本死活不肯入仕,老夫还道他不愿意为清廷效力。这才过了多久?看到你升官就不乐意了,一脸恨不得取而代之的表情,什么玩意儿!”

路谦迟疑了一下,他有些搞不懂祖宗了。

这是在替他打抱不平?不可能吧?

“其实,我也不是很在意别人说我坏话……”

“我也不在意!我还喜闻乐见呢!”

假如说这话的时候,祖宗别吹胡子瞪眼的作凶恶状,搞不好路谦就信了。路谦在心里叹了一口气,没想到有朝一日祖宗还会为自己鸣不平,看来是自己冤枉了他。

才这么想的,祖宗忽的就拔高了声量:“对了!他们还说康熙帝就喜欢你这样的!你这样的!”

然后呢?

您老人家到底是在为谁鸣不平呢?

这是个好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不过很快,路谦就明白了祖宗的意思。因为偶然的一次机会,路谦走进资料库内,在他到来之前,这里已经有三五人在了,他也没太在意,修纂史书看的就不是文笔,而是各种齐全细致的资料。

哪知,他才走到一个书架前,刚抬起头打算拿放置在最上格的书时,一抬头就跟祖宗来了个脸对脸。

真令人窒息。

祖宗倒是不以为意:“我说他们怎么不逼逼了,原来是你来了啊!我给你说,你来之前,他们已经逼逼了好久了。说什么你也就只会溜须拍马,不过就是仗着皇帝年轻好糊弄,话里话外都是你用旁门左道升官发财!”

路谦拿过他想要的书,低头翻开假装阅读,顺势点了点头,表示认可祖宗的意思。

对呀,他就是用了旁门左道升官发财了。要不然,走正道能在一年时间里,从个白丁直接窜到从五品吗?

升官没错,发财也是对的。从五品的品阶,光是岁俸就有八十两银子,再算上其他补贴,几乎相当于是从七品的两倍收入了。

祖宗自是看到了路谦的点头,于是他更生气了。

“这些人怎么能这样呢?他们不是大明高官显贵的后代吗?一个两个的,不牢记着反清复明,倒是嫉妒起了你这么个玩意儿!你一个佞臣,有什么好嫉妒的?还一副恨不得取而代之的模样!咋滴,他们还打算排着队上赶着当佞臣啊?奸佞小人就这般吃香?”

寒小期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