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脚下(134)

初升的太阳红彤彤地,从城头上爬上来。

城门刚开的时候,有一行人缓缓入内,守城门的兵马司的人见状,并未敢靠前喝问。

他们认出这是吏部的差人。

大约一个时辰后,又有另一队吏部服色的人,从城内鱼贯出了城门,从大道而去了!

与此同时,瑞王府。

付青亭把钱括跟韦炜护送着苗可镌尸首回来、而无奇蔡采石也带了另一队人出城的消息禀告了瑞王。

自始至终瑞王只是垂着眼皮,并没有任何的表情,也不见什么喜怒哀乐。

付青亭猜不透主子的心意,只好缓缓退后。

长桌之后瑞王吁了口气。

其实这样的话,对他们都好。

是无奇自己的心愿,而他也不必再退而求其次地让不合他心意的别人去了。

但瑞王心里就是有那么一点不舒坦。

付青亭也看出了瑞王有点愀然不乐。

正在这时侯他见顾九从廊下而来,手中捧着一样东西。

付青亭忙退出去拦着:“什么事?王爷这会儿不太高兴呢。”

顾九道:“是那个人写的书,老段才送来的。”

付青亭微怔,忖度了片刻:“倒也是个法子,总之能让王爷开心就行,你进去吧。”

顾九点点头,悄悄地走了进内。见瑞王坐在椅子里,长睫低垂,静止的玉人一般。

只有搁在桌上的右手,长指时不时轻轻叩在紫檀木桌面,像是下棋人在忖度下一步棋似的。

顾九先在脸上堆出几分笑意,才上前把手中那卷东西呈上:“王爷。”

瑞王瞥了眼:“怎么?”

顾九含笑轻声道:“是名卷那边送来的,先前说的新的。”

搁在桌上的修长玉指一停,瑞王扭头看向那一卷东西。

第66章 三更

瑞王转头看了看那卷东西, 他这会儿心情颇为烦闷,便随手一指:“放着吧。”

顾九见他连等待已久之物都失去了兴趣,不由略觉失望。

作为瑞王的心腹, 顾九跟付青亭都猜到瑞王此刻的情形不对, 兴许就是跟吏部的那件事有关。

但……按理说来不该啊。

对于瑞王而言,在他目前所处理的几件事里, 那不过是中规中矩并不上数。

至少, 比如宫内的暗潮涌动,江湖上的腥风血雨,吏部清吏司去秋浦处置荫廷侯府的杀人案件——这已经算是相对最正常的一件事了。

那天从神鹤庄院回来之后,瑞王直接就进了宫。

他先送了皇太孙赵斐回到东宫。

早就得到消息的太子赵徵跟太子妃季氏也早早地在宫门口迎接,皇太孙因为睡了一路, 进宫的时候醒来, 精神极好,见到父母都在眼前, 便高高兴兴上前扑入季氏怀中, 又给太子行礼。

赵徵只摸了摸儿子的头,却含笑看着瑞王走近:“这么晚了,以为你明儿才进宫呢, 何必这样着急。”

瑞王看着季氏抱紧皇太孙的样子, 低头行礼:“是臣弟不该,一时大意, 带了皇太孙在城外流连两日,让太子跟太子妃忧心,还请恕罪。”

赵徵一把拉起他来:“又是哪里来的话,谁责怪你了不成?且难道我们不知道?你无缘无故的跑去那院子做什么,必然是斐儿缠着你怎么样。我说的可对?”

最后这句他低头看向赵斐。

皇太孙仰着头打量着大人们, 听到这里便乖乖地说道:“是斐儿求着四叔带我去玩儿的。”

太子妃叹道:“你呀,只知道玩儿,专门给你四叔添麻烦!”

到底好几天没见到孩子了,季氏又亲又喜,竟顾不上招呼瑞王了,便对赵徵道:“殿下,臣妾先带斐儿进内,你也好跟瑞王自在说话了。”

太子点点头。

季氏还不忘对瑞王道:“天色不早了,今晚上就留在东宫也罢。”

赵斐也说道:“四叔留下吧!”

赵景藩向着小孩一笑,对太子妃道:“多谢皇嫂,只是待会儿还要去给父皇请安的。”

季氏皱了皱眉,最后便也笑吟吟地道:“就随你罢了。”

太子妃拉着赵斐的手向内走去,竟没留意他身边少了三个随行的人。

倒是太子有些注意到了:“陈公公呢?”

赵景藩道:“臣弟正要跟太子殿下禀明此事。”

太子闻弦歌而知雅意,立刻明白出事了,而且瑞王之所以在外头逗留这两天,恐怕也跟此事有关。

他左右看看,忙拉着瑞王回到里间,屏退左右。

瑞王简单地把这两天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皇太孙被近侍捉弄的事情他尽量的轻描淡写,并不说详细具体,免得让赵徵惊心。

另外湖底宝藏的事情也并没瞒着。

赵徵听完后,整个人已经呆了。

就算瑞王已经用了很精辟直白的语言,他仍是有些如闻奇谈。

他好不容易理清了思绪:“你是说、当年从宫内丢失了的宝物……甚至包括皇上曾经赐给如嫔而后不翼而飞的那颗夜明珠,都在神鹤园林的湖底?还是有宫内的人勾结外盗的?”

瑞王道:“的确如此。但臣弟跟太子禀明所有的原因,却是因为有一个不情之请。”

赵徵忙道:“你说,是什么?”

瑞王道:“陈公公等人,不能再回东宫了。此事太子不要追究,若是太子妃问起来,太子只说他们留在王府或者如何,至少搪塞过去。”

“真想不到,陈公公竟是这种人,”太子叹了口气:“你打算怎么处置?”

正如先前付青亭等猜测的,就算知道陈公公包藏祸心犯下大错,但若想到一个“死”字,太子仍觉不忍。

瑞王当然也明白他的性情,便道:“陈公公到底还是宫内的人,轮不到臣弟动手,臣弟会把他交给那能处置的人。”

太子张了张口,终于只是低下头,喃喃自语般:“罢了,他也是自做孽,不可活。”

瑞王道:“另外还有一件事,臣弟虽将此事告知了太子殿下,可还是希望殿下不要向任何人提及。”

“你是说……瞒着父皇?”赵徵更加诧异,甚至有点不安。

瑞王说道:“殿下不如试想,若是把宫内有人监守自盗的事情捅了出去,甚至东宫也有人参与其中,皇上是否会乐意听这些话?这个已经关乎宫内的体面了,有损宫内体面的事情,我不想太子去冒这个头,何况当初这件事情本来就玄虚而起,何必要却揭穿其下的难堪,不如依旧玄虚而终。”

太子承认瑞王说的很有道理,这个道理太子其实也懂,当初东宫出了人命那件事,蔡流风来之后,也是给出了同样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答案。

果然,皇帝并没有真的想要个水落石出。

“你的意思是,你已经有了主意?”太子迟疑地问。

瑞王说:“这是宫内曾发生的事情,自然要在宫内完结。太子只当一切都不知道,静观其变就是了。”

赵徵想了想:“我听你的。你说怎么做,就怎么做。”

其实按照瑞王本来的心意,他连宝藏的这件事都不想让太子知道。至于陈公公等,自然有法子编排一个理由搪塞过去。

太子毕竟性情慈软,不太愿意让他听说宫内的这些龌龊。

但是赵景藩又实在不想欺骗太子,所以到底还是告诉了,这样做也有个好处,若是将来有个风吹草动的透了出来,自己这会儿跟太子透过风声,太子就不至于怀疑或者责怪他隐瞒,从而生出不必要的嫌隙了。

幸而太子还是很听他的话的。

瑞王见太子答应了,便起身:“臣弟还要去料理剩下的事情,先告退了。”

赵徵见他好不容易回来这么快又走,颇有点舍不得:“你今晚上在哪儿?莫非要留在上书房吗?到这里……其实没什么的。”

他知道赵景藩因为上次的事情,以后是再也不会轻易留宿东宫了,但仍是想说出来。

瑞王体察他的心意:“哥哥的意思我明白。那是那句话,不管臣弟在哪里,兄弟之情是不会改的。”

这么简单的一句话,突然间就让赵徵觉着双眼有些湿润,他看着瑞王笑了笑:“有你这句话,我明白了。你去吧,小心些办事……宫内毕竟耳目众多的。”

瑞王点点头,向着他行了礼,转身出了东宫。

离开东宫后,瑞王便去往皇帝的乾极宫。

在殿门口等候片刻,是皇帝的近侍心腹大太监李公公亲自走了出来。

八月薇妮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