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虞衡这段时间忙得根本没法回家,对秦溶月和小汤圆有诸多愧疚,稍微有空,就写封简短的家书让护卫带回家去,让秦溶月明白他现在的境况,护卫送信回来,也能告诉虞衡一声,秦溶月母子的情况。
秦溶月还学了虞衡先前为全家画全家福时的画技,仔细画了小汤圆的画像让护卫交给虞衡。虞衡一看便笑了,伸手戳了戳画像中小汤圆肥嘟嘟的脸颊,低声嘟囔了一句,“这小家伙好像又胖了不少,想必脸蛋儿戳起来,手感会更好。”
护卫在一旁听着,开始还为虞衡这一片拳拳慈父之心而感动,听到后面,护卫当即嘴角一抽,主子这也太“慈父”了,果然是亲生的。
橡胶与石油、煤和钢铁,一起被称为四大工业原料,其重要性可见一斑。虞衡仔细一扒拉,算上他先前搞化肥厂时的焦煤炼出来的钢,这四大工业原料现在竟然就有了仨,石油目前还没有那个开采技术,有了这三样,虞衡先前所设想的,让时代向前迈进小小的一步,或许也不是不可能。
不过,橡胶更大的用途,是在飞机大炮上,国防这块缺不了它。但以目前大宣的情况来说,飞机大炮什么的,那可太远了,虞衡的步子也没办法迈那么大,只能从小件物品入手。
轮胎、雨靴、医用手套、避孕套、减震垫……
这些都是好东西,还能促进医学的进步,真是多方面开花。
为了最快打出名声,虞衡直接选择做了一辆自行车。不过时间有点紧,自行车链条的工艺太精细,要动用钢,现在的钢产量并不是特别高,大多都被兵部拿去做武器了,虞衡也不好拿军用物资做自行车,那未免也太奢侈了。所以,虞衡做的这自行车,链条是拿竹子做的,成本低廉,工艺要求也没那么高,就是吧……竹子链条稳定性不如钢链,容易卡主或断截,得经常更换链条,或者修一修也行。
不过,这一点瑕疵,完全不影响自行车的吸睛程度。没见过的东西才是最吸引人眼球的,更别说这还是虞衡做出来的新东西。
巩尚书可以拿他已经不秃了的脑袋作证,虞衡做出来的东西,绝对是好东西!
这辆自行车费了护卫们不少心思才护送回京,他们之前可没少被虞衡揪着背推销话术,还让他们自己骑了一段时间熟悉自行车的构造,期间出现了任何问题,都由他们自己解决。现在,他们已经是自行车通了,自行车出现任何问题他们都能想出解决办法。
和自行车一起进京的,还有十双雨靴。当然,这雨靴的工艺自然也不能后世的相比,很是粗糙,穿上去自然也比不得千层底布鞋舒服,但它防水啊!
尤其是在下雨天,积水太多,出门一趟,鞋袜都湿了,穿上这么一双鞋,虽然不透气,好歹保住了袜子不湿不是?
虞衡深知达官贵族的尿性,只要宣传得够好,东西的逼格上去了,甭管东西好不好,有的是人来抢。
要的就是这份我有别人没有的优越感。
那辆自行车,是献给昭宁帝的。十双雨靴,也有昭宁帝的一份,剩下的就是家人和阁老们的。为此,虞衡还单独给小伙伴们去了信,说现在雨靴和自行车的产量还不太高,没法一下子做出来那么多,这一回先紧着陛下和长辈们,下一次再给他们送一份。
昭宁帝收到这两份礼物,都忍不住震惊了,仔细算了算,惊叹道:“虞衡到岐州,还不到一年吧。竟然这么快就做出新东西了?”
这小子,怎么到哪儿都能找到好东西。果然是财神下凡。
胡尚书笑眯了眼,颇为自得地捋了捋胡须,傲娇道:“那一百万两银子没白给!”
就凭这两样东西,多花点时间,就能把拨下去的银子给挣回来啦!
胡尚书颇为扬眉吐气,“让他们私下说我们偏心虞衡,什么好事都紧着他,一百万两银子都说给就给。就该让他们来看看,人家虞衡多有本事!”
你们嫉妒人家得宠,怎么就不看看人家的能耐呢?你们要是有这本事,这一百万两银子,我也给你们!
这回报率,简直没谁了。
昭宁帝也连连点头,十分满意虞衡交上来的答卷,“这小子果然主意多,没白疼他!”
他作为皇帝,一力偏护虞衡,也让官员们颇有微词。现在,虞衡交上来的这份答卷,昭宁帝很满意。
更满意的是景隆帝,他挺喜欢那辆自行车的,试了一回后,就从昭宁帝手中抢走了,天天在行宫骑上一圈,运动量直线上升,身体都好了一点。
昭宁帝对此还有些不乐意,他还没玩够那自行车呢。两代帝王为了自行车抢来抢去,天底下还能有比这更大的噱头吗?
都不用虞衡再费心思搞宣传,各府的信件雪花似的飞到了他手上,打开一看,好家伙,十个有九个都是要买自行车的,一个个都财大气粗得很,十分阔气地表示:银子都不是个事儿,你敢报价,我们就敢买!
虞衡看了,十分感动,这么多送上门来主动要求挨宰的大肥羊,真是让人开心呀~
第97章 三合一
其实虞衡现在捣鼓出来的自行车, 跟后世还有很大区别的,持久性就没后世好,动不动就要换链条。
京城的达官贵人们出门, 要么骑马要么坐马车, 前朝还有坐牛车的,因为牛比马走得更稳, 不过后来慢慢都坐马车, 牛车逐渐被取缔,大部分牛还是作为耕牛,放在了最合适它们的位置。
自行车这玩意儿,对达官贵人们来说,其实没有什么特别实际的用途。速度不如骑马, 舒服不如坐马车。
但是!这玩意儿稀罕啊!
物以稀为贵这句话是永远的真理, 更别提,这玩意儿还是两任帝王争着抢着要盘进自己手里的东西。单是这份荣耀, 足够自行车笑傲群雄, 身价倍增,成为大宣新一代的潮流用品。
虞衡最开始做自行车,就没想过走平价路线。主要吧……怡阳府的橡胶树虽然不少, 但除了做自行车外, 虞衡还要做其他橡胶制品。像雨靴松紧带这类东西,其实更加贴合大众的需求。
达官贵人到了冬天能穿皮靴保暖, 普通百姓哪里穿得起?能多纳几双千层底布鞋就非常舒服了。但是,布鞋穿着虽然舒服,到了雨雪天,那就是遭罪来的,鞋子袜子一起湿。尤其是冬天下雪后, 在外面走一圈,脚都不是自己的了,回家后都没有知觉,冻得不行。
雨靴虽然保暖效果不太好,好歹能防水,到时候往里面塞个毛鞋垫,也能稍微起到一点保暖效果。
这样便民的东西,虞衡当然不会把价格定得太高,那就失去了意义。但怡阳府的百姓还要脱贫呢,要是全走物美价廉路线,怡阳府脱贫之路更要艰辛不少。
所以,虞衡就把自行车定位成奢侈品。景隆帝和昭宁帝都这么卖力表演代言了,要是虞衡还不抓住这个机会,那他这个怡阳府知府也别当了。
人一旦忙起来,就觉得日子过得飞快。一直到把自行车做出来送去京城,虞衡已经在怡阳府待了整整十个月了。
小汤圆也过了两岁生日,从一个走路走得晃晃悠悠的小企鹅长成了不那么晃悠的小小男子汉啦。
虞衡对小汤圆有颇多愧疚,风碣县的橡胶厂从筹备到做出成绩,都是虞衡一手操办的,县令们也没闲着,每个县令都领了修路的差事,负责自己县内的那一段路,八个县同时施工,虞衡这边的橡胶厂也在同期筹办,可以说,从虞衡上任后,整个怡阳府,不论是官员还是百姓,就没一个闲着的。
这十个月,应该是怡阳府官民过得最累的十个月了。
但是,他们做出成绩来了!
连接各县的水泥路已经修好,进入州城后又并入了岐州至京城的水泥官道。单就这一条路,怡阳府就是大宣境内的独一份,朝廷大手笔还只修了京城到其他九州的水泥官道呢,州下面的府?不好意思,没那个银子,你们想修,自己想办法。
有胡尚书在,拨款是那么好申请的吗?
别说岐州其他府的知府酸成柠檬了,就连其他州的刺史,听了这事儿后自己都怪不得劲儿的。
这差别待遇,谁看了不眼红?
眼红也得忍着,谁让人家虞衡能耐呢?
他申请的款项是一百万两银子,拿了这一百万两银子修了路,办了厂,短短十个月,啪嗒一下弄出来一自行车,见过的人不多,但太上皇和昭宁帝抢来抢去,就这架势,自行车就肯定不会是什么乱七八糟的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