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言之接过,立马在上面一阵噼里啪啦的拨弄。“按照我华夏村的规矩,犯错之人在死之前要把钱给补上。十年来劫持各州县的百万钱财,破坏花花草草损坏房舍的费用,还有攻打华夏村,让华夏村村民差点误了农事的误工费……唔,给你算便宜一点,你和你麾下总共欠华夏村每人十万两一钱的白银,有一钱银子的零头,我大方一点给你抹了。”
——一钱银子的零头,我大方一点给你抹了……
——还真特么够大方的。
一旁喝着茶水的郭先生直接一口茶水喷出,而葛莫直接神色呆滞,目瞪口呆的瞧着季言之,好像在无声说这人真特么不要脸,真的是将华夏村发展得井井有条的领导者?
季言之好整理瑕的扯了扯衣袖,十分装逼的道:“如何?赔钱吗?”
葛莫顿时面红脖子粗:“没钱,老子没钱,老子现在就只剩下一年命,你想要拿去。”
季言之:“我说过了,要你命太便宜你了。这样吧,按照华夏村新出炉的规矩来办。”
葛莫下意识的问:“什么新出炉的规矩?”下一刻,清醒过来,葛莫就恨不得甩自己一巴掌,让你管不住嘴开这个口。
季言之清淡一笑:“根据我华夏村新出炉的规矩,如果没有钱财给赔偿,那就做苦工来偿还好了。这次总共抓了三七五百六十七人,按照现在服徭役,不,应该是各地矿工窑工的标准,我给你们每月扣除一两银子的帐……”
“你们每人欠了十万两白银,一月扣除一两银子,一年是十二两,那么需要……”
季言之伸手又开始在算盘上一阵拨弄。
“哦豁,你们需要为我华夏村挖八千三百三十三年的矿,做八千三百三十三年的苦工。”
葛莫两眼发直:“人特么活得到那个年龄吗?”
“活不到啊!”季言之‘啧啧’两声,显得很好心的开口:“所以我这个受人爱戴的华夏村村长决定仁慈一点儿,只让你们挖八十年的矿。怎么样,感不感动?”
葛莫依然两眼发直,不知道该说什么。
“看来是不敢动了!”季言之呵呵一笑,随即对着看戏看得津津有味的郭先生以及慕容姐夫道:“郭先生、姐夫,你们辛苦一点,明天就先把葛壮士安排去林子里搬砖,为华夏村即将开始的窑厂、矿井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葛莫:“……”
顷刻,葛莫嚎嚎大哭起来。
“我错了,我不犯浑了,求季村长网开一面,不要送我去搬砖…”而且还特么一搬就是八十年的年限,呜呜,他能不能活得到那个岁数都是一个问题。
“早这么说,不就得了。”季言之摇头,这人啊有时候真的不能犯浑,而且最最重要的是不要犯浑之后,还要脸的不能认错。“葛壮士认错积极,季某人深感欣慰,只不过砖还是要搬的。因为现在华夏村正在搞建设呢,缺葛壮士和葛壮士的手下们可不行。”
葛莫:“……有工钱?”
——这是认错之后又开始犯贱了?
季言之果断回答:“没钱,纯属村子的义务劳动。”
葛莫:“……”
郭先生这时候噗嗤一笑,心悦诚服的拱手道:“主公这主意好,以后若是……再抓住地方将领,拒不投降者,可按照华夏村新出笼的规矩,通通死罪可免,齐去搬砖挖煤,为华夏村的发展凭添一份心力。”
季言之:“郭先生的话深得我心,我就是这个意思,人啊,从生下来到能吃白干饭卖把子力气需要多少年,轻而易举的杀了不光会让人误会嗜杀,还浪费了白吃的那十多二十年的白干饭,这样岂不是对不起供养他们的花花草草以及牲口,所以权当废物利用了。”
葛莫:“……”
葛莫这个投降的匪贼首领,真的已经被季言之不按牌理出牌弄得没脾气了,完全没心思反驳他们要暂时以功赎罪给华夏村搞基础建设的事儿。就这样,一场突如其来的袭击就这样以很啼笑皆非的方式结束了。
葛莫和三千多名手下自从当土匪贼寇以来,哪里遭过这样的罪,冷不丁被吆喝着去村子外的山林挖矿,那是满腹牢骚。有心想逃跑,但是华夏村的村丁看守得十分严密,根本就找不到机会逃跑。
不过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华夏村并没有在吃食上苛刻他们,又有不少女子对他们‘送秋天的菠菜’,一个个的就再也升不起逃跑的事儿,反而为了娶上一门亲事,主动且卖力,根本就不用主事的人吩咐,就热情的投入了搬砖工作中。
“熊样儿。”
葛莫明着骂个不停,不过私底下去找季言之求了情。
季言之:“……”
——我管天管地已经够忙了,如今还要管人娶不娶媳妇?
季言之很想啐一口在葛莫的脸上,不过他忍住了。
“华夏村向来对受苦女子来者不拒,又信奉一夫一妻制,自然很多女子未嫁。要是你以前的手下们真心,女子愿意嫁就嫁,季某人从来不过多干涉。”
葛莫听得糊糊涂涂,不过听懂了一句话,季言之对村里嫁娶之事一向是放任自由。不过……“一夫一妻?村规?违反者会如何?”葛莫好奇之下问道。
季言之笑眯了眼睛。“不会要命,最多失去传宗接代的本钱而已。”
——失去了传宗接代的本钱,还而已???
顿时,葛莫就觉得自己下半身凉飕飕的,那胯下二两肉,好像被恶狼给盯上了。因为葛莫本身是娶了妻子,还想在华夏村再娶一房小妾的。
第232章 五代十国搞建设(11)
作为华夏村,不管是精神上还是肉体,呸,作为华夏村的实际领袖,季言之做事情一向讲究事实,说不管村里的婚嫁事情,就不管。这而就罢了,关键是季言之非但不管,还放任了村里的女子们对‘铁血汉子’的勾搭。
要知道因为有各种在当代人看起来特别奇葩的村规的关系,华夏村的男村民一直以来都是‘饱受欺压’的那一方,这不是说他们喜欢从心(怂),而是男女比列不协调,少的那一方可不得‘饱受欺压’吗。
当然了,这饱受欺压的男人们里面并不包括季言之,虽然有不少的女子像他送秋天的菠菜,但是季言之还就没那个心思解决人生大事,不是像季十三娘护着她时,所说的还小,而是好吧……
季言之对于女色不在意,必要时,他甚至可以把自己的亲事当成一种政治资本。像汉时的刘秀之于郭圣通就是如此。
季言之不想刻薄原配,也不想刻薄后来也是名正言顺娶了的妻子。毕竟人心这个玩意儿,虽然不可控,但也要底线,季言之的底线就是哪怕是为了某种利益娶来的妻子也不要薄待。
与其将来落得一个负心寡义的名声,还不如一开始在微末之时不娶妻生子。
反正季言之年龄小,也是真的。所以三十岁之前,季言之真的不想过多考虑娶妻生子的问题。
扯远了,总之整个华夏村的氛围就是这样,标准的阴盛阳衰。
女子多了,又没有传统的二女侍一夫的想法,难得来了数千暂时要卖苦力的‘健壮汉子’,好吃好喝养着盘条靓顺还有一把子揍人力气的姑娘们可不就把他们给看上了吗。
当然了必要的盘查,鉴定人品还是有必要的。
中看不中用的剔除,家里已经有了妻儿老小的剔除,这么一来二往,三千多头‘配种的牲口’,就被挑拣只剩下一千多头。
很有意思的是,这挑出来的一千多头,还或多或少有相同的特质——惧内。
对于女子们来说,这是找老公的基本标准。毕竟有一句话是怎么说来着,家里大事男人做主,小事女人做主。分配很公允,因为家里基本上没有大事儿发生,只有小事儿。
慕容姐夫和季十三娘是这样的模式,后面招了一个上门女婿要为刘家留后的刘三娘也是这个模式。
至于郭先生,好吧,他就是一个文弱书生,找的媳妇虽然看起来柔柔弱弱的,但在季十三娘、刘三娘等彪悍女子的熏陶之下,不说胸口碎大石的浑话,起码小巴掌一挥,郭先生就得从这头滚到那头去。而这,还多半是郭先生的媳妇不想跟郭先生一般见识,特意放他一马。
闲话莫说,总之有了葛莫和他手下的‘加盟’,让华夏村的人口进一步得到扩充。要知道不管做什么基础建设,都少不了人。有了葛莫和他的前手下们的加盟,很长时间里,整个华夏村都是欢歌笑语、尘土飞扬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