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言之这话说得特别的大声,不光早就听到动静,暗搓搓跑来看戏的村民们,就连听说两口子吵架,打算来给刘寡妇撑腰的刘婶子、大儿媳妇、二儿媳妇都听得清清楚楚。
“老实咋这么刚了,以前不是刘小花说啥就是啥吗?”
“老实人也有脾气,这换做你,你好生养着外人,结果外人欺辱你的亲生闺女,你会不会炸?”
议论纷纷的村民大多都没有说季言之打了赵青山后,连同刘寡妇一起撵了有啥不对。鉴于季言之以往在村子里的形象,议论纷纷的村民们都认定,一定是他气狠了,所以才会把花了大代价娶来的二婚妻子给一起撵了。
嗯,季言之的确是气狠了。不过最主要的还是受到了前世记忆的影响,毕竟按照圣母婊那套‘前世归前世、今生啥事儿都没发生,你凭什么因为前世的事儿找今生人的麻烦’的理论,季言之太过于心狠手辣,连孩子都能下得去手。
气狠了的季言之努努嘴,转瞬间清冷肃杀转变为愁眉苦脸。
“刘家老婶子,既然你已经接到消息已经来了,就麻烦你把那两个白眼狼和着刘小花一起领回去吧。我家实在是不敢养啰,我就怕一错眼,我家猫儿就被欺辱死了。”
季言之抹了一把脸,脸上那心酸想遮掩都遮掩不住。
这下子,有的还捧着碗出来看热闹的村民们更加确定刘寡妇带了的两个拖油瓶儿子,没干人事儿。不然咋就让季老实这个老实人给气狠了呢。
刘寡妇的娘家人也是这么想的。她的娘家大嫂甚至用恨铁不成钢的眼神,看着她。
“阿娘,我们先把小花带回去吧。”
娘家二嫂跟着大嫂一起劝说刘家婶子。
刘家老婶子有些想闹上一场,可是瞧着在场看热闹的小山村村民基本都站在季言之的立场上,指责他们把老实人欺负狠了。刘家老婶子一贯是要面子的,即使现在气炸了肝,恼恨季言之这个二婚头女婿不给她这个丈母娘的面子,到底还是被大嫂、二嫂轮番上阵给劝着了。
“丢人现眼的玩意儿。”
刘家老婶子啐了一口浓痰,就一把拉着刘寡妇连拖带拽的回隔壁村。赵青川早就被一出出的变故弄傻了眼。不过他人小聪明,知道跟着外婆,两个舅妈、亲妈一起走就成,所以亲妈被外婆连拖带拽的拉走了,赵青川也屁颠屁颠的跟着。
只余下一个赵青山。
这是不是很有趣,刘寡妇倒是想着他,不过刘家老婶子外加两个嫂子都挺讨厌这个看人阴狠,就像随时会咬人的狼狗,一样儿的赵青山。
所以刘寡妇试着开口,要带着走不动路的赵青山一起回娘家的时候,刘老婶子直接恶狠狠的剜了刘寡妇一眼。
“就你养的那头白眼狼,老娘怕是嫌命长才会养在家里头。”
自从嫁到小山村,就表现得泼辣爽利的刘寡妇,在刘老婶子这个矮小的妇人面前,直接就变得喏喏,想为赵青山说话,都不知道怎么开口。
刘老婶子越发骂得兴起:“你说你也是个蠢的。季老实那个闺女碍你什么事儿了,一个丫头片子,好生养大了还能转回大笔的彩礼钱,哪像臭小子,不是你亲生的,你这个做后娘的也要花大笔钱给他娶媳妇。这么浅显的问题你咋就想不明白,任由你那白眼狼大儿子欺辱那个丫头片子?居然还被季老实当场逮到。”
刘寡妇嘴巴蠕动了一下,再多的不甘愿也在刘老婶子的喝骂下,灰飞烟灭。
过了一会儿,心中还是有很多不甘愿的刘寡妇开口道。“阿娘,老实他这回真的太欺负人了。他将山娃子狠揍了一顿,那是山娃子该得的。可是川娃子和我又有什么错了,他居然直接就把我们撵了。还说让我去找下一个能够帮人养儿子的冤大头。”
她三嫂子噗嗤就是一笑。
这小姑子说她蠢吧,平日里和精明了。说她精明吧,办的事儿又蠢得要命。
对,农村里是普遍重男轻女,丫头片子不值钱。可这里面有个前提,是你亲生的。你一个带着两个孩子,还是男娃子改嫁的二婚头,不帮着照顾丈夫前面妻子留下来的孩子,讨好丈夫,反而任由带去的拖油瓶欺辱人家,关键是还被抓了个正行。
蠢啊,蠢得令人发笑。
她三嫂子没像她大嫂子、二嫂子还给刘寡妇留了面子,直接挖苦道:“老实人发火,可不得了哦。小姑子,你还是听一下劝,别让赵家的种拖累你一辈子。”
刘寡妇嘴皮子蠕动一下,到底没开腔,任由刘老婶子和她三嫂子说她、骂她。
刘寡妇的爹,也是一位老实本分的人。也就是说,家里一切事物都是由刘老婶子做主。平日里轻易不开口,一旦开口,一般家里人都很少忤逆他。刘老爹抽搭着旱烟子,坐在屋檐底下,静静的听着。等到刘老婶子差不多骂累了,才开口道。
“小花啊,你先在娘家住一两天。等老实消了气,你再回去。”
“他爹。”刘老婶子脸色有些难看的道:“家里可没有多余的口粮,养赵家的狼崽子。”
刘老爹幽幽的道:“送回赵家去。赵多富(刘寡妇的前男人)的爹妈是死了,兄弟可还都在的,赵青山、赵青川姓赵,就该老赵家养。”
“他爹说得对,赵家的种就该赵家养。”
才不当冤大头,养狼崽子似的赵青山、赵青川。
刘老婶子骂骂咧咧,当即就让三个儿子将赵青山、赵青川丢回老赵家去。在赵青川哭哭啼啼,喊着‘阿娘救命’的时候,刘家其他人才恍惚想起被打得腿差点打折、走不了路的赵青山好像还‘丢’在了季家大门外。
“通知老赵家的人去接,我可不跟那个看人阴恻恻恶狠狠,感觉全世界都对不起他的狼崽子有过多的接触。”刘老婶子骂骂咧咧,在赵青川撒泼耍荤就是不去老赵家的空档,直接交待她的三个媳妇。
三个媳妇都很好的记住了刘老婶子的吩咐,只等着第二天将事儿办得漂漂亮亮。反正老赵家的狼崽子不能在刘家吃一顿饭,即使是刘寡妇这位小姑子,短时间在娘家吃白饭可以,可要是想长时间吃,那就没门。
可以说刘老婶子娶的三个儿媳妇,都是标准的面甜心苦,而且掐尖善于斤斤计较,纯粹将刘寡妇当做外人。而关键最悲哀的是,刘老婶子、刘老爹都认为刘寡妇是外人,更别说赵青山、赵青川这俩外孙了。没听刘家人话里话外的意思吗,那是赵家的种,让赵家养去。
刘寡妇知晓刘家人统一的这个心态,说不寒心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她拦下了三个哥哥准备把赵青川丢回老赵家的举动。只哀求说她知道错了,明儿就带着孩子给季老实认错,以后定会管教好两个儿子,不会任由大儿子赵青山再欺辱季猫儿。
“得,小姑子看来还是没了解,妹夫啊,已经熄了养两个拖油瓶儿的心。”她二嫂子摇头叹息,“算了,今天天色也晚了,你就带着川娃子好好的在家休息一晚。等明儿,既然你说要给妹夫认错,明儿你就回小山村吧。”
她二嫂子的话,刘家没有一个反对的。于是当晚,刘寡妇就带着明显被吓着了的赵青川宿在了柴房。
这可不是亏待,而是刘家总共就只有四间房。刘老爹、刘老婶子带着三个孙子睡一间屋,剩下的三间,三个儿子各占了一间,哪有多余的房间让刘寡妇住。所以对比住猪圈,刘寡妇情愿带着儿子睡柴房。
由于他们被赶出季家的时候,现在在墙角边赫赫发抖的赵青山刚把刘寡妇偷偷摸摸给他开小灶的心意给糟蹋了,导致他们都没有吃晚饭。虽然晚饭刘寡妇做的很简单,烤红薯外加红薯稀饭,但足够他们一家子吃得七分饱。
这年头没什么油水饿得快,七分饱,几泡尿下来,肚子就空荡荡了。
可吃饱了总是幸福的,总会容易入睡。而在饥肠辘辘之下,人就辗转反侧,根本睡不着。
可以说季老实这个继父当得相当的好,宁愿饿肚子,也让两个继子吃饱了饭。所以难得饿肚子的情况下,就连赵青川也对如今冷酷无情的继父起了怨恨。
和着赵青山一样,认为季老实娶了刘寡妇,就该好生的养着他们。所以饥肠辘辘之下,赵青川捂着饿得呱呱叫的肚子,开始小声的咒骂起季老实来。而且骂着骂着,还把刘寡妇这个亲娘也连带着骂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