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二丫双眸一亮,“那,那程姐也可以教我修炼吗?”虽然余二丫不知道什么是修炼,但她潜意识觉得这是个好东西。
然而她却得到了否定的回答。
“这修炼是需要根骨的,而你没有根骨。”既然对方这么问题,程瑶也没隐瞒,把其中的原理一说,余二丫直接泄了气。
“原来我没有修炼的资质。”
程瑶拍了拍余二丫的肩膀。
“别灰心丧气的,这种资质一万个人中也不一定有一个。你若是想修炼,我也可以教你一个法子,不过就是没我那个好。你要不要?”
修仙的法诀是没有,当时凡人的武功却是有一些。
余二丫听了这话,双眼都要飞了起来。
“真的吗?真的吗?我也可以修炼?”
程瑶点头,“可以。”这时候程瑶也不泼冷水了,“你好好修炼,到时候十来个男人都不是你的对手……”
余二丫心动不已,当下就下跪磕了三个头,喊了师傅。
她记得早年间的时候,但凡学手艺的,都要磕头拜师来着。
虽说这时候已经不流行这个,但她却觉得这样更郑重。
程瑶:“……”好嘛,忽然被迫捡了个徒弟。
“这样吧,我收你个记名弟子好了。”记名弟子,其实已经算是不错的待遇,比杂役弟子待遇可高多了。只是余二丫没有灵根,程瑶没办法勉为其难收下她当入室弟子。
余二丫不知道其中两者的区别,但她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师傅已经应下。
“谢谢师傅!”余二丫开心,开心得不得了。
恨不得站起来转圈圈。
程瑶见了余二丫难以言喻的喜悦,脸上也不由得露出了些许笑容。
“行了,别傻笑了,快去做饭吧,为师饿了。”
“唉,师傅,我这就去,这就去。”
话毕,余二丫一溜烟消失在程瑶的眼前。
话缩回红星生产大队里,程瑶一两个月没有出现在大队里,大队里的人还不觉得有啥。
以前程知青没少这么搞,甚至还有比这更长的时间。
因此这个事儿,并没有大队里人的注意。
等到三个月往上,大队里的人才终于觉得不对劲。
尤其是沈忠明,还有牛棚里的那些就家伙。
“那程瑶该不会死在山里头了?怎么这么久都没回来?”说话的是李金花。
她当然不会承认自己是想念程瑶打的野猪了。
不只是她,大队里所有人都期盼着程瑶回来,顺便带回来好几头野猪,好让他们都狠狠地吃上一顿肉。
沈忠明愁得厉害,忍不住抽了一根平时舍不得抽的烟,一阵吞云吐雾之后,他才缓缓道,“应该不能吧,程知青那么大的能耐,先前这么多次,身上连严重点的伤口都没有。”
“怎么可能这次就栽了。”沈忠明嘴里是这么说,但心里却是有几分赞同他媳妇的说法。
若不是出了意外,那程瑶又如何会这么长的时间不回大队里。
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她肯定是在山里头发生了意外。
“该不会遇到狼群或者老虎攻击了吧,我年轻那会儿有听大队里的老太太说山里有虎狼嘞。”
“嗯,极有可能。”沈忠明抽了口烟,心不在焉地回答。
“那怎么办?当家的?”李金花还挺担心程瑶的状况,心说这么好看的一个姑娘,死了可真是白瞎了。
这姑娘才十八岁左右,连婚都没来得及结,结果现在人就没了。
家里要是知道这个消息,还不知道得多伤心。
“当家的,咱们要不要组织人手进山找找?”李金花实在是觉得程瑶可怜,死在山里头连尸骨都没有人收。
“这个怕是不行,连程知青都能折在山里头,怕是我们进去再多的人,也没用。再说了,要是出了事儿,谁负责。”这是很关键的问题。
程知青是外头来的知青。
他不能带着自家大队里的人命去填。
而且,他心中其实是有些高兴的。
程知青失踪或者是死了,那么代表着自己那把柄再也不是把柄,以后没人能够威胁自己,让自己干着干那,伏低做小。
只要如此一想,沈忠明心中更加希望程瑶是在山里头出了事儿,永远不会出现。
第90章
一晃半年的时间就过去了,此时所有红星生产大队的人,都知道程瑶怕是死在了山里头。
黄老太家。
“程知青多好的一个人呐,怎么就在山里头没了踪影。”说实在的,黄老太还是挺喜欢程瑶这个知青的。
现在见程瑶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心里还挺难受。
倒是黄老头的二儿媳妇,面上难过,心中却是有几分喜悦。
本来她们家还欠着那程知青一笔钱呢,现在人不见了,正好不用还。
少了那笔要还的钱,家里的债怕是能够提前一年还完。
想到此,铁冬梅附和,“妈,程知青咋就这么倒霉呢,那么多次上山都没出意外,怎么就……”
程知青那么厉害,竟然还失踪在了深山里,这个铁冬梅还真是没想到。
“嗨,谁知道到底是不是在山里头失踪的。”
黄老太这话,直接让铁冬梅瞪大了眼睛。
“妈,你是说还有别的可能?可是,可是程知青不是在山里失踪的,那还能发生了什么事情,哪怕是有人对她有歹意,可凭借程知青的身手,怕也不会有人能打得过她才对。”
当初程知青跟沈河切磋的事情,后来大队里的人都知道了,没人会低估程知青的能耐。
然而现在这么有能耐的程知青还是出了事儿,这山上得有多危险。
瞬间,那片延绵不断的青山,成为了成铁冬梅心中的禁地。
黄老太看向远方,说了一句让铁冬梅大惊失色的话。
“是失踪,还是她自己离开,谁又能清楚呢,怕也就只有程知青她自己知道。”
“妈,您别吓我。程知青在这儿好好的,干嘛要走。”再说程瑶是下乡来到这儿的,关系什么的都在这儿,她这一去,能去哪儿。
没有介绍信,哪儿都去不了呀。
“这谁能知道,罢了,不说她了。老二的信,估摸着今天就能到了,到时候你拿给我。”
为了避免被人发现端倪,黄世义从最开始给黄老太单独寄了一份信之后,就再也没有这么干过。
即便是有事儿,都是在给家人的信上说。
而老二媳妇,那是不识字的,只能由她来看。
这里顺便还得说一下。自从黄老二在市里头找到了工作之后,黄老太就把主持着把家给分了。
老大一家子都在,负担又中,黄老太便暂时跟老二家搭伙过日子,不过老大一家该给的孝敬,还是给。
至于老二一家,黄世义家中寄回来的心中,也有家交代媳妇要好好孝敬老太太。
接了钱的铁冬梅,高兴都还来不及,怎么可能对老太太不好。
好歹老太太年纪不算很大,做饭看孩子可是一把好手,这样一来,她也算是减轻了不少负担。
而现在家里有了固定的收入来源,铁冬梅也不原意累着自己,便只捡了割猪草这类轻省的活计。
当然,公分不多也就是了。
若是以往,铁冬梅肯定是要着急的,而现在,她则完全不需要担心。
孩子他爸现在在外头每个月能能赚,哪怕是是绝大部份的全都要拿去换在,但剩下的一部分钱,也足够他们几个人花。
是以,铁冬梅进来的日子岂是还算挺不错。
唯一一点缺陷,那就是男人不再身边,有点空虚寂寞。不过这点子空虚寂寞,在每个月收到钱的时候,就会消失得一干二净。
都有钱了,那还有什么男人。
男人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一年半载不回来就不回来呗,钱到了就成。
难不成自家男人还能扔下她跟孩子们,还有乡下的老母亲,自己独享富贵不成?
以她对自家男人的了解,这是不可能的事儿。
而每个月寄到的钱票,都是一种证明。
婆媳两个一边坐着摘菜,一边聊着天。
很快黄家的面门外头有个男人在喊,“黄奶奶,黄奶奶,您在家吗,我是送信的郝仁。”
黄老太心中一动,连忙打开了院门,果然看见好人穿着一身半旧不信的衣服站在她家大门口。
“哎呀,是郝同志来了啊,快进来坐坐,喝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