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庆宇那时候有了妻子和儿子,却隐瞒下来跑去苏家做赘婿,为的什么?不言而喻。
做为一个现代人,即使不知道苏家杀掉陶庆宇的原因,他也能够猜测得到。
无非就是凤凰男谋夺妻子娘家的财产,想要杀掉妻子的父母,或许连妻子都想杀掉,却不小心被妻子娘家发现罢了。
如今听到李氏的话,陶绍源对李氏也没有了好印象。
原以为李氏也是被陶庆宇欺骗的一个,但听她的话,她对陶庆宇做的事情了结得一清二楚啊!
什么可怜被迫害的原配,什么失去丈夫只能带着儿子一起逃命的可怜母亲,什么为了儿子辛苦半辈子的可怜女人……
原身在陶绍源记忆中关于李氏的形象完全崩塌。
陶绍源对李氏失去了嘴唇的尊重,但鉴于原主的心愿,他还是会照顾好李氏的。给她吃好的穿好的,让她过贵夫人一般的生活。但别想他如同原身一般对李氏亲近唯命是从。
陶绍源安顿好了李氏便起身去了苏家所在丰园城。
他不觉得自己一个穿越者拿不下一个土著小姑娘。
不过是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罢了,就算已经掌控了一个家族,也不可能有太多的见识。以自己混迹网络多年练就的“唇枪舌战”的本领,说服一个小姑娘应该不难。更何况,自己跟小姑娘可是血脉相亲的兄妹。小姑娘没有了长辈父母,孤孤单单一个,肯定还是很想有一个亲人的。
自己是小姑娘的亲哥哥啊,还这么年轻有才华。即便他们的父亲不对,但那都是上一辈人的事儿了,且人都死了十多年了。不可能因为死人而迁怒唯一的亲人吧?
等到小姑娘被自己哄到手,那苏家的财产也就变相成为自己的了。
陶绍源开心地想着,来到了苏家大门前。
让书童上前敲门,过了好一会儿,大门才打开了。
门房疑惑地盯着陶绍源看了看,问道:“请问客人有什么事儿?”
书童开口:“我家少爷前来拜会你家小姐,还请通传一声。”
门房以为陶绍源是自家小姐的倾慕者,看到陶绍源长相俊美风度翩翩的样子,心中惋惜。可惜这位公子来晚了一步。
“那个,我家小姐不在家,出门游历去了。”
“什么?”陶绍源惊讶出身了,“你家小姐怎么会出门游历?”
一个普通的富家小姐,又不是男人,又不能修炼,游历个鬼啊!
“啊,小姐要出去游历需要理由吗?”
知晓苏青霓出门目的的人没有多少,门房自然是不知道苏青霓为什么要出门的。
陶绍源只得换了个问题问道:“你们小姐什么时候会回来?”
门房:“小姐没有说啊。不过她走之前制定了两位德高望重的掌柜负责年终账目总结的事情,想来今年之内小姐都不会回来了吧。”
如今不过是六月,也就是说苏青霓至少半年时间都不会回家。
陶绍源脸色有些不好看。
正主不在了,他的计划便不能实施了,也不能一直留在丰园城等苏青霓,只能怏怏地回转。
这一次陶绍源将家中的银钱几乎都带出来了,想着与苏青霓相认后就有苏家的大笔银钱供自己享受,因此一路上花销甚大,如今连回程的路费都有些紧张了。
真是麻烦啊!
总不可能现在就嚷嚷着自己是苏青霓的亲哥哥,问苏家要银子用吧?
且不说苏家会不会认,只这一手,很丢他这个秀才得脸啊!
陶绍源头疼。
所以赚钱是最重要的。
可惜他是个文科生,水泥玻璃香皂等穿越人士必用的赚钱手段,他是一个都不知道。
且他一个大男人从来不进厨房,吃饭全靠外卖,也别想着靠卖菜谱换钱了。就连红烧肉这一道名菜,陶绍源都不知道该怎么做。
陶绍源皱眉走在大街上,心里烦躁不已。书童跟在其身后,帮着陶绍源拨开身旁的路人,免得陶绍源跟别人撞上。
忽然,陶绍源停住了步伐。
书童疑惑,顺着陶绍源的视线看过去,却是一间酒楼。
酒楼新开张,外面围了一大群的人,却不是来吃惊的,而是聚在酒楼外面看什么稀奇,嘴里还讨论着什么。
好奇是每个人的天性,书童也不例外,他以为自家公子也是好奇才看向那边,却不知道自家公子是听到了那些人话中的内容。
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文儒世界四
修炼过后目聪耳明,五感敏锐,陶绍源没有用心去听,却也能欧听到众人谈论的内容,从而引起了他的兴趣。原来这家酒楼乃是新开张,名字和牌匾都已经定好了,缺缺少一副吸引客人的对联。酒楼贴出告示征收好的对联,若是又人能写出让酒楼满意的对联被采用,酒楼必将奉上百金做为感谢。
陶绍源便被“百金”两个字吸引了。
这百金虽然不是一百两金子,却是一百两银子。以如今的物价,这一百两银子足够普通人家十年的生活了。而有修炼的读书人之家,一百两银子也足够这一家人一个月的生活了。当然,这是一家只有一个读书人的情况下。
陶绍源立刻朝着酒楼的方向走过去。
书童赶紧追上前,帮着自己公子分开人群,让陶绍源走进了酒楼。
酒楼大厅也有不少人,好些读书人也想赚这百金。实在是读书太耗费银钱了。
这也是陶绍源更看不起李氏所在,原身能够读书参加科考,其间的花费可不是李氏靠着刺绣就能够赚来的。陶绍源看过,李氏的刺绣不是特别精美,就是大众绣娘的水平,一副成品最多能够换一两银子。一个月李氏绣不了几张成品。
就算李氏一个月能绣十张成品,赚十两银子,这足够普通人家过上富足的生活了,但根本不够原主读书修炼之用,那么剩下九十两银子从哪里来?
陶绍源一想就明白了,当初陶庆宇应该是从苏家挖了不少的好处出来。李氏一边享受着苏家的好处一边又怨恨人家,这品性简直了。
酒楼中的这些读书人中不乏有功名的,不过酒楼老板是个很挑剔的人,其本人应该也是有功名的读书人,且才华不低,眼光也高,看不起那些读书人做的对联,觉得还不如自己做的,遂一个也没有采纳。
陶绍源走进门,便有一个小二打扮的人迎上来,带着他来到一个桌子旁边。
桌子上面摆放了笔墨纸砚,还有一壶清茶与一碟子点心。陶绍源正好肚子饿了,拿起一块点心就吃了起来,与其他读书人的表现一点儿都不像。
那些读书人一心思考怎样做出好的对联,根本没有心情吃桌子上的茶点。
他的这副样子引起了酒楼老板的注意,老板笑了笑,道:“看来那个人很有信心的模样,我倒要看看他能够写出怎样好的对联出来。”
陶绍源不紧不慢地吃光了盘子里面的点心,甚至还给了书童两块。没办法,他们主仆都没有吃早饭,都饿了啊。
吃完了点心,陶绍源便拿起了毛笔。书童非常机灵地上前给陶绍源磨墨。
陶绍源蘸了墨汁,潇洒地挥笔写下两副对联。
“一来二往三杯不醉,百鸟千啼万物复苏。”
“晶字三个日,时将有日思无日,日日日,百年三万六千日。品字三个口,宜当张口且张口,口口口,劝君更尽一杯酒。”
这两副对联是陶绍源穿越前在网络上看到的两副绝对,正适合酒楼使用。
因为老板对陶绍源的注意,酒楼其他人也更加关注了陶绍源一些,小二见到陶绍源放下笔,立刻走过来将其写下的对联拿走,奉给老板鉴赏。
“好,好,好。”老板看到两副对联连连叫好。这两副对联每一副都是绝对啊。老板决定两副对联都要采纳,一副挂在酒楼门外,一副挂在酒楼大厅。
“这写对联的人是个大才子,以后前途绝对不可限量。我当在这人还在微末之时便交好此人。”酒楼老板这么想着,脸上挂上了可亲的笑容,从二楼走下来,朝着陶绍源走去。
……
陶绍源满意地从酒楼走出来。这一次,他装逼非常成功,用两副绝对征服了酒楼中所有人,还得到了超过报酬五倍的银两,更与酒楼老板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这位酒楼老板可不是普通人,他叫做楼书恒,与当朝的丞相是远房亲戚,本身也是个秀才,家中资产颇丰,足够给他买修炼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