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上是一片的山林,苏青霓听到了狼的叫声,看到了草丛中的野兔子和野鸡,满眼看到的都是熟悉的植被。
这里的植物和动物跟地球上的很像呢!
莫非,原身是穿越虫洞来到了古早之前的地球?
怀着这个脑洞,苏青霓朝着山下走去,顺便发出自己的神识。因为世界规则的压制,也因为身体如今不过练气三层,神识拓展出去的范围不大,只有直径百米。
快要走到半山的时候,苏青霓通过神识发现了一个小村子,看到了村子里面住的人。
苏青霓看到那些人的长相和衣着,听着他们话,脸上的表情变得很古怪。
这些人的长相和地球上的华国人实在相似,只不过语言跟华夏语不一样。
这是一种苏青霓从来没有听过的语言,不过苏青霓元神强大,观察了这些人半天,听了他们的对话,苏青霓学会了他们的语言。
从村民们的对话中,苏青霓知晓这里不是地球,具体是哪个星球,苏青霓没有得到信息。毕竟是偏僻山区的村民,没有星球的概念。
村民们正在修缮村尾的一处院子,那院子本来是村里的一户地主所住,不过现在地主一家都不在了,院子空了十多年,已经有些破旧了。村民们抓紧时间修缮,据说是有城里来的青年要到他们村子劳动居住。
这城里青年下乡的事情已经开始很多年了,不过因为他们村子实在太偏僻,距离镇上至少要三天的路程,且山路十分不好走,其中一段山路还在悬崖边上,若是遇上下雨路滑,一个不小心就会跌到悬崖下面去。到了冬天,大雪封山,至少三个多月,村子里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也进不来。
村子几乎是半封闭的,外面的人都不愿意来这个村子,也就没有安排下乡的青年们来这个村子。
实在是没有人愿意去村子里面通知村民们去镇上领人,这一来一回的,就得要一个星期。
不过这一次除了下乡的青年外,还有一些下放改造的“坏分子”,上面说一定要让他们去最偏僻最贫穷的地方改造。镇上领导一合计,便将“坏分子”安排到了半山村。
顺便再安排几个下乡的青年去那个村子。
村民们听到要有外人来村子的消息,那是兴奋的。他们当中好些人一辈子只去过几次镇上,就没有怎么见过外人,对大城市里面来的小青年们是好奇的,都迫切地盼望着小青年们快点儿到来,他们好见见城里人跟他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听到这些话,苏青霓觉得这个世界跟地球上华夏国六七十年代十分相似。
真的,如果不是因为语言不像,苏青霓都以为自己是穿越到地球上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了。
苏青霓原本想从村民家中弄一套衣服换上,她现在穿的衣服是星际最新款的服装,衣料贴身舒适,既保暖又凉爽,冬天和夏天都不用担心温度的问题。但这衣服实在不是这个年代的人能够穿得起的,哪怕是城里的人也穿不起这样好的衣料,特别是衣服的颜色太过鲜艳,穿在外面,非叫纠察队以为她是什么坏分子,给抓了不可。
可以村民实在太穷了,每个人的衣服都只有寥寥两三件,且打满补丁,苏青霓便没有拿村民的衣服。
她趁着夜色下山去了镇上。
村民们要走三天的路程,苏青霓不过花了两个小时就到了。
她瞅好了一家看着条件不错的人家,翻墙进去。
这个时候人家都已经睡熟了。
苏青霓拿出一颗小圆球,看着像是夜明珠,其实是星际的照明工具,吸收太阳能照明的,可以调节明灭度。
苏青霓将光线调得比较暗,让她能够勉强看得清楚东西,却不会刺激到睡觉的人,将他们弄醒,也不会让外人发现这家屋子中有光线。
第八百六十五章 星际人的乡村生活三
苏青霓在这家找出了一些钱和各种票据,从储物空间中拿出一颗在悬崖峭壁上挖的百年以上的灵芝以及三只野兔和两只野鸡,还有三十多斤的野山药。这些东西的价值加起来远远超过苏青霓拿走的钱和票据。
离开这户人家,苏青霓又潜入了镇上唯一一家供销社中,拿了一套衣服,一个军绿色的挎包,一个水壶。苏青霓留下了等价值的钱票。她从村民口中知道了这些东西的价格。
第二天,供销社的售货员上班,骇然发现少了三样东西,还以为遭了小偷,然后发现了在结算柜台上面放的钱票。
这到底是谁啊?竟然偷偷跑到供销社买东西?
说是小偷啊,人家又留了钱和票。
说不是小偷吧,哪里买东西趁着供销社没人,晚上偷偷跑进来拿的?
最终供销社的人没有报警,却将这件事情当成怪事说给了其他人听,一下子就在这个不大的镇上给传开了。
有人怀疑是间谍搞的鬼,有些人怀疑是某些在逃的坏分子……
听到这个传言的苏青霓微微一笑,跟着半山村的老村子离开了镇子。
她已经混入了下乡的青年当中,跟着其他青年一起去半山村做知识青年。
去半山村的青年有三个,两男一女,看身上的装扮,他们该是普通人家出身的,且家庭条件不是很好,家里没有靠山没有背景,才会被分配到半山村。
除了这三个,还有五个下乡改造的“坏分子”,其中一对夫妻,还有一对祖孙,都是斯文儒雅,看着是知识分子。一个体格高大行走坐卧都十分有范儿的老人,该是军人出身。
鉴于地球上那个年代的历史,苏青霓对五人的态度很和善。更拿出了糖给了那个小孩子。那是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对除了他爷爷以及老军人老夫妻外的人都是满脸警惕。
不过苏青霓善法出的亲和气息让小孩子感觉到舒服,对她少了些警惕,看了看自己爷爷,见爷爷微微点了点头,小孩子接过了苏青霓给的糖,到了一声谢。
“小苏,你怎么给坏分子糖吃?”男青年中叫张广的不赞成地道。
苏青霓笑笑道:“这是个孩子,知道什么好坏?就算是坏孩子,只要好好教导,也能变好孩子的。”
“小苏说的对。”另一个男青年李赟赞同地道。他的眼神看几个“坏分子”很和善,仿佛通过这几个人在看另外的人。
女青年孙晓周也点头。她是家中的大姐,有个年纪跟小孩子褚嘉铭年纪相当的弟弟。她看到褚嘉铭就像看到自己的弟弟,因此对褚嘉铭也是怜爱的态度。
张广见其他两人都站在苏青霓那一边,冷哼一声,也就不说话了。
“大爷,我们要走多久才能到达村子?”李赟询问老村长,想要了解他们此后几年生活的地方的大致情况。
老村长呵呵一笑,说出让除了苏青霓以外其他人几乎绝望的话:“以你们的脚力,走个三天就到了。”
虾米?
三个青年几乎晕倒。
走三天?
那来回岂不是要六天?
那他们还怎么到镇上?买东西怎么办?给家人寄信怎么办?
李赟将这些问题问出口。
老村长回到:“我们每年会组织全村人来两次镇上购买生活物资,春耕前一趟,秋收后一趟。我们村的人在外界没有认识的,也就没有寄信收信这回事儿。”
李赟几人快要哭了,他们需要寄信收信啊!他们可是有家人的,万一家人给他们寄了东西来怎么办?半年才进城一次,那东西不都放坏了吗?
老村长想到了这个问题,道:“我回去跟村支书商量一下,以后批准你们两个月进城一趟。”
“不能一个月吗?”张广问道。
老村长眼珠子一瞪:“一个月六七天不做活,你们还想吃饭吗?”
三个青年听了这话再不敢提意见了,不过心中想着大家轮流去镇上,四个人正好半个月去一个人,这样信件也耽搁不了多久。
老村长又开口了:“对了,咱们村子在山里,到了十二月,大雪就会封山,要到来年二月雪消融了,咱们才能出山。”
三个青年都要哭了。
他们现在转身回去还来得及吗?
五个“坏分子”却非常满意,村子偏远才好啊,那些哥委会的人才不会跑去村子找他们的麻烦,时常将他们拉出去批DOU。日子过得才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