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爹很少以真面目示人,他的易容术天下一绝,无出其右者。”
沈荞狠狠掐了一下自己的手心,脑子里似乎很多线快要串联在一起了。
她余光看了李冢一眼,祈祷他说的和自己想的不是一回事。
李冢此人天纵英才,是不可多得的军事理论家,可惜身子不大好,如果她没有记错,明年开春,他人就没了,死在西征的路上。
李冢畏寒,青州又极其湿冷,秋日里连日的阴雨,他又要留意蔡参的动向,以至于身体每况愈下。
他若活着,司马珩通往帝王的路能缩短一半。
沈荞将茶汤摆在司马珩和他面前,看向他的时候,目光不由含着几分惋惜。她脑子里塞满了东西,以至于整个脑袋都发着胀。剧本里,蔡参身边是也有个谋士的,却无甚名号,只用谋士二字代替。
李冢微笑冲她颔首。
沈荞惶恐回礼,到了这个世界已经几个月了,自打进了行宫,每日不是跪着就是站着,见了这个那个都要行礼,几个常见的太监嬷嬷简直“阴阳大师”,开口必然阴阳怪气,就没好好说过话。司马珩更不必说了,暴君预备役,浑身上下都带着几分精神不正常般的喜怒无常。
骤然遇见这么和善的一个人,沈荞还不大适应。
沈荞福身回了礼,而后退在一旁默立着了。
司马珩今日目光第二次落在这个侍女身上。目光一闪即过。
李冢又同司马珩交流了会儿,大意也是猜测,阴兵事假,暗自屯兵才是真。
当时蔡参尚未和敬都撕破脸,攻下通州之后还奏请了圣上,言说自己势单力薄,但却看不得胡细韫如此猖狂,幸好陛下龙气相佑,这才顺利攻下通州,想来是上天眷护大临,眷佑圣上。
言辞恳切,司马荣湚被捧得异常舒适,且当时敬都内乱,他顾不上通州,亦觉得通州地处要塞,前后都有他的重兵镇守,不足为虑,也就顺势把通州暂时交给蔡参打理了。
这一交权,坏了事,不过短短几年,蔡参势力便如雨后春笋一样疯长,他起初还做做样子事事上报敬都,后来慢慢开始阳奉阴违,再后来就天高皇帝远,越发放肆不受拘束了,这几年,甚至公然在通州一带圈地称王了,他还为自己建了一座巍峨宫殿,大修寺庙和道观,委实嚣张至极。
而即便到了如今这境地,司马荣湚仍不觉得蔡参是个大患,派太子过来收复通州,却没有放权,司马珩如今能调用的,只有青州的三万驻兵,且手里的兵符只有一半的调兵权,另一半兵权在安定王卢以鲲手里。
李冢越说,司马珩的脸色越差,最后怒极,扬手掷了茶盏在地上,沈荞吓得一个寒颤。
李冢却似乎习惯了,淡然勾了下唇,“殿下莫急,依逢生看,蔡参此人定有高手相助,我仔细研究过,他那些传闻颇多,大多荒谬,但也并非全不可信,我若没记错,他身旁有一位极擅易容伪装的门客,若是他摸进了城里,容将军确实不好找,我却有一法子,可以助殿下杀之而后快。”
沈荞心口猛跳,膝盖软了一下,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李冢和司马珩齐齐看过来。
沈荞脸色煞白,故作淡然地说:“奴婢有话,想单独和殿下说。”
第八章 不许哭
阴雨连绵的天,屋里昏沉沉的,外间伺候的下人静默无声,书房里安静得能听到烛台里灯芯燃爆的毕剥声,还有沈荞压抑不住恐惧的粗重呼吸。
司马珩低头觑着笔直跪在地上的沈荞,带着几分审视打量,“说。”
他没有让李冢退下,这个时候的司马珩,对身边人还是抱着信任的。待李冢死后,他身边的人换了一又一茬,各怀鬼胎,各揣心思,他会变得比司马荣湚更多疑、暴戾、残忍。不同的是,他比自己的父亲更有野心和能力。
一道惊雷劈下来,透过窗子,照亮沈荞惨白的面容。
她以为决定生死的时刻在很久之后,没想到这么早。
她今日沐浴更衣,嬷嬷还为她上了妆,原本素白寡淡的一张脸,多了几分生动妩媚,沈荞长就一双多情的桃花眼,即便是面色如此不好,那眼眶里还流淌着恐惧和摇摇欲坠的眼泪,仍是一副多情样子,惹人怜爱,但司马珩却无动于衷,甚至还带着几分不耐烦。
沈荞伏地叩拜,行了大礼。
她从未见过自己的爹爹,况且她一个穿越来的,对自己那素未谋面的爹能有多少的感情,她之所以反应这么大,只是因为想起来诸多过去忽略的小细节。
“沈荞”曾有巫崂小先知的名头。
最初传出来这样的风声,她自己都觉得荒谬,每次都是随口胡诌,却每每都能言中。
久而久之,连哥哥都觉得她确切身揣异能了。
这么看来,倒和蔡参的那些传闻流传的方式有些相像。
以前她只当是巧合,也将错就错,和哥哥两个人仗着一点小聪明,借此寥以自保罢了。
蔡参甚爱结交奇人,也打听过传说中巫崂这位小先知,哥哥生怕露馅,找得最凶那些日子便带着沈荞躲了起来。
可是以蔡参在通州一带的能力,想找一对儿手无寸铁的兄妹,简直易如反掌。
这一刻沈荞几乎可以断定,蔡参身边那位一直为他筹谋的高人,是沈荞的爹爹。
以前只当她和哥哥足够幸运,才能在这乱世苟活,如今看来,怕是不尽然,爹爹应当暗中也有照拂。但是爹爹如果活着,如何能做到十多年对自己一双儿女不闻不问的?
沈荞脑子疯狂在转动。
剧本里,对司马珩和蔡参的这一战描述甚少,仿佛挺容易的。
这一部分拍摄的时候,沈荞全程在现场,许多镜头看起来甚是没有意义,沈荞作为一个半吊子,暗自琢磨是在作铺垫,就好像打游戏一样,先在新手村小试牛刀,才能通往更远的路。
或许这一部分是展现司马珩性格的?她那时并未多想。
可沈荞忘了,这位金牌编剧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她剧本编排的严丝合缝。
沈荞原以为她没有看过的最后两集并不影响什么,而今才觉得可能完全不是那回事,刻意模糊掉的蔡参一战,很有可能是个很重要的伏笔。
如果蔡参不是新手村任务,蔡参的门客谋士不是查无此人的小炮灰,如果沈荞不是单纯的靠运气成为了司马珩的枕边人……
那她如今的处境何其凶险。
这几乎是决定她成为蔡参和司马珩交手的炮灰,还是能稳稳背靠司马珩这个靠山的重要节点。
她以为她可以慢慢苟着,却倏忽被悬在了刀尖之下。
剧本里“沈荞”也猜到了吗?猜到蔡参身边的隐士高人是自己父亲?父亲来了青城,只是单单为蔡参办事,还是有一部分女儿的原因?他是担心自己的女儿,还是想让女儿里应外合?司马珩又知道了吗?怎么知道的?
结合剧本后面种种细节,沈荞大胆猜测,司马珩知道了,是沈荞主动告知的,而父亲的死,很可能有沈荞一半的功劳,她为了自保舍弃了自己的父亲?所以后来面对哥哥始终怨怼愤恨其实追根溯源是无法面对哥哥?
沈荞声音透着几分颤抖,“蔡参那门客,与奴婢可能有些关系。”
如果让司马珩主动知道自己和蔡参的门客有关系,她可能压根儿就没有解释的机会了。
司马珩静静看她,慢条斯理地“哦?”了一声。
沈荞不敢隐瞒,一五一十交代,从曾祖父的母亲撞死在前朝容太后的车马前,讲到蔡参关于妙笳山的一系列传闻……
司马珩挑了下眉,“所以你想让我放过你父亲?”
沈荞再次叩头,“奴婢不敢。”她抬头,言辞恳切,“沈家祖训,不入仕,不参与纷争,我父亲虽饱读诗书,却一直恪守训诫,奴婢全家在妙笳山隐姓埋名几十年,最后却落得个家破人亡的结局,可见乱世当头,身不由己,若非蔡参老贼逼迫,我父亲定不会为他做事,殿下……”
沈荞停顿片刻,在这短短的几秒钟里,各种思绪反复推拉斟酌,她终于开了口:“殿下想要对付蔡参,不若从他的谋士入手,甚至可以将其收为己用。”
司马珩冷哼一声,手边佩剑出鞘,架在了沈荞脖子上,沉声道:“孤怎知,是不是蔡参派你来的。你侍寝当日,便有刺客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