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寥记2(45)

作者:僵尸嬷嬷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萧婵微愣,沉默片刻,眼里的笑意变得有些锋利:“什么?你走哪儿去?说什么傻话呢?”

青女不敢直视她的眼睛,低头不语。

萧婵胸膛起伏,按捺着,握住她的手:“好孩子,我知道你是个懂事的,心肠仁善,你要帮我啊,这府里不剩几个人了,我就指着你和肚子里的孩子……”

青女咬唇:“可是宝笙他……”

“你放心!”萧婵斩钉截铁:“从此以后你跟我过,不必回他那儿,有我在,他绝不敢动你。”

青女只好敷衍:“谢谢娘。”

萧婵又看了她一会儿:“你知道我做儿媳妇的时候是怎么过来的吗?”

她默然。

“有了宝笙以后,你公公就不再和我同房了。”萧婵道:“老太太嫌我只给冯家生了一个儿子,成日言语刻薄,同时又找来房中术的秘本,要我学,还逼我喝一些稀奇古怪的汤,有次我忍无可忍,跟她吵嚷,说,你儿子都不跟我睡了,学来有什么用?她很生气,动用家法,把我关在暗室里两天两夜。”

青女屏住呼吸,后背发毛。

萧婵继续道:“你公公是个浪荡子,这么多年,他的那颗心我是捂不热了,当初他宁愿住在青楼也不愿回家,为了把他留在身边,我想过,索性替他喜欢的女子赎身,收在府里做姨娘,大家一起过……可他不愿意,他说冯家还不如妓院干净……”萧婵掐了把不存在的泪:“所以你得帮我啊,好媳妇儿,等孩子出生,府里热闹起来,咱们做个伴,你公公当了祖父,会收心的,我就指望你了,你帮我留住他……”

青女吓得缩回手,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薄薄的嘴唇紧抿着,心口起伏不停。

萧婵叹气,轻拍她的胳膊:“我知道,这几年,朝廷一会儿颁这个律,那个律,许多女子盲目追崇,都不愿意安分过日子,搅得天下大乱,你可别跟着学那些不三不四,老实舒服地做少奶奶不好吗?说难听点儿,你连字都不认识,除了依靠夫家,还能干什么?留在府里,乖乖的,要听话,明白吗?”

青女僵硬地扯起嘴角微笑,“嗯”一声,点头。

次日,苏锦带着药箱进府看她。

“我怕我是走不了了。”青女一面沏茶,一面低声道:“就算生下孩子也走不掉,婆婆她要我永远留在府里。”

苏锦道:“实在不行,我想个办法,助你偷逃,从此离开庄宁县。”

青女摇头:“朝廷已有新律,可以领官帖离异,为何要逃?”她说:“我要正大光明的从冯家出去。”

苏锦轻笑:“通过衙门,怕是更难,你怎么还信那些迂腐的狗官?”

“新县令不是快到了吗,听说是位女子,我想应该和旁人不同,会帮我的。”

“女人未必会帮女人,你不要想得太天真。”

闻言,青女低下头,望定杯中清淡的茶,喃喃开口:“若真如此,大不了鱼死网破罢了。”

苏锦认真看着她:“别做傻事,冯家什么都干得出来。”

“从冯宝笙对我动手那日起,我便打定主意,一定要离开这个鬼地方。”她瞧着柔柔弱弱的,平时也不爱说话,可心里比谁都坚定:“只是没想到有了这个孩子。”

苏锦道:“即便你能走,冯家也不会让你带走孩子的。”

青女笑了笑:“不,他们会的。”

苏锦不解:“什么?”

她没有回答,只转头去看窗外,雨声凄绝:“你听。”

密密麻麻的诵经声从前厅传来,萦绕深深庭院,僧人们又在念《大悲忏》了。

……

九月初,意儿、宋敏和阿照抵达庄宁县。

阴雨缠绵,潮湿清寒。

她终于如愿以偿,坐上正印官的位置。

“山东大旱,宛州府这边却雨水不绝,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往年宛州也曾有过水灾之患,咱们还是得提早做好防范。”

“没错。”

于是上任之初,意儿便检查城内东南西北四所预备仓,结果发现庄宁县储存赈济粮的仓房早已空置,形同虚设。她又查过衙门的账目,除去公费,用不尽的,便命主簿拨钱买米入仓,此后囚粮从这里取,救济孤贫也从这里取,还能低息贷给农民。

“若遇灾荒也可解燃眉之急了。”

意儿这才安心。

冯府的讣文她已收到,也派人送去祭礼,因忙得脱不开身,只能等发引之期再与其他官员一同送殡。

忙成什么样呢?

每日清晨,天没亮,意儿起床洗漱,换上官府,到公堂点卯,接着内外巡风、洒扫、提牢、管库等各报无事,六房禀报公文,点对用印。下午便坐堂,开始听讼断狱。

初初半个月,她接到的词讼叫人越听越生气。

第一桩,县里的一位寡妇,守节二十年,某日去亲戚家吃酒席,与陌生男子发生口角,对方推了她一把,她将这肢体接触视为奇耻大辱,愤慨之下欲服毒自尽,被救,家属把男子告上衙门。

第二桩,女子迷信,因自己两岁大的孩子从邻居家回来哭闹不停,便认定隔壁的高龄老太太会“吸”幼童阳寿,于是拿铁锤将她敲打成重伤。

第三桩,强奸案,男子尾随女子,跟进家门实施侵犯,到了公堂上却坚称双方情愿,理由是,女子在市集卖豆腐,他每次光顾,对方都很热情,而且总会冲他娇笑,他认为这是明确的暗示,表明同意与他发生关系。

当时在公堂外旁听的百姓几乎全都向着嫌犯。

“好恶毒的女人,丈夫死了不守节,在市集抛头露脸,卖弄风骚,不要脸!”

“男人真可怜,分明是两厢情愿的事,转脸却告他强奸,日后我们还怎么敢跟女人亲近?”

还有指责受害者活该的:“看吧,不懂洁身自好的女人就是这种下场,年轻姑娘醒醒吧,可别学她!”

意儿与宋敏私下讨论:“朝廷早在十年前便不提倡守节了,而且不再旌表节妇,怎么庄宁县守寡的风气还如此根深蒂固?”

宋敏道:“前几任知府知县都很守旧,《新婚律》虽下来,执行却跟不上,衙门甚至公开警告妇女,让她们不要生事,对离婚诉求拖延不理,甚至强迫她们继续忍受痛苦的婚姻。”

阿照骂道:“狗娘养的,皇帝亲自颁布的律法,地方竟然无动于衷?”

“山高皇帝远嘛。”意儿道:“《新婚律》必须严格执行,如今本官来了,我要看看能有多难。”

第36章

为了推行新法, 意儿先从县衙内部着手,自县丞、主簿到六房吏员及皂隶捕快, 在早上点卯时,与他们详谈《新婚律》,讲自由婚姻对男女之益,包办婚姻之弊,并在圣谕亭向百姓宣讲,但收效甚微,庄宁县人格外捍卫他们习以为常的传统。

“姐, 没人搭理你啊。”阿照看她孤零零地站在圣谕亭里,噼里啪啦讲完,底下那些稀稀拉拉的看客们打着哈欠去做自己的事了。“下次我抓几个过来,哪怕花钱请托儿呢?你看这多尴尬呀。”

意儿摸着腰间革带, 心里暗想,她当年初到平奚还只是个县丞,也没有过这种冷遇, 估计有知府坐镇, 这些百姓都不把县令放在眼里。

好得很,没关系,她有的是办法。

紧接着衙门开始印刷浅显易懂的图册与书册,宣传新律,挨家挨户派发;又雇戏班和说书人, 于勾栏瓦肆每日演出。除了《花木兰》、《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这些传统剧目,还有京城那边最时兴的戏本,讲的都是自由婚嫁,或是包办婚姻里的悲剧男女。

好家伙,这边如火如荼地搭戏台, 另一边立马紧锣密鼓地准备打擂了。

你演木兰从军,我便演女德娘道,你讲男女平等,我便讲尊卑有别。

谁在背后捣乱?

不用想也知道,自然是县里那几个大家族,大乡绅。

意儿一怒之下将那些阻碍新律维护男子至高地位的调子都给禁了。

她想过此举定会招来本地势力的对抗,硬碰硬她从来不怕,但没想到人家压根不用亲自出面,底下随便派两个人就能制造麻烦。

这日阿照与捕快们在外头走街串巷调查婚姻问题,正撞见一对夫妻在巷子里吵架,好大的声响。阿照赶到,看见那妇女被她丈夫扯着头发,几个耳光下去,鬼哭狼嚎。

上一篇:承欢下一篇:美人持刀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