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寥记2(15)

作者:僵尸嬷嬷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意儿打量奚樱,见他未施粉黛,头钗松散,一双凤眼没了平日的风采,神情惨淡。

于是收回目光,先问温璞:“温慈杀害邱痕,是大公子授意指使的吧?你知道她即便杀人也能逃出律法制裁,是最好不过的一颗棋子。”

“赵大人慎言,我绝对没有让她做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温璞淡淡的:“是她自己说,要为哥哥分忧解难。”

“所以你便纵容她杀人。”

“没有,我怎知她是这个意思?”

意儿冷笑,不再跟他再说一个字,转而看向奚樱:“温彦是被你吓得神志失常,精神错乱,对吗?”

奚樱微微抬起高傲的下巴,抿嘴不语。

“我猜,当年奚家败落,你父亲病死狱中,你母亲带着你们姐弟,穷困潦倒,那时只有邱痕施以援手,给了你们回乡的路费。”意儿直直的盯住他:“谁知你姐姐奚樱在路上病死,等回到落英县,你私下找温璞帮忙,可他竟要你扮作奚樱,嫁入温府,与他结为连理。你应了,但你母亲无法接受这样的事,不久便郁郁而终。你想逃走,不止因为温璞的占有欲,更因为无法忍受自己终日以女子的面貌示人。温彦一直倾慕于你,所以当他发现自己迷恋的嫂嫂竟是个男人,又想到自己的哥哥与你做了四年夫妻,自然被吓得不轻。”

话音落下,屋子里静静悄悄,没人吭声。意儿吃口茶,又问:“你本名叫什么?”

他笑了:“奚孟。”

温璞眉宇微蹙。

“你是怎么发现的?”

“你总穿竖领外衫,遮挡颈脖,昨夜我来看你,你只穿了中衣,隐约可以看见喉结。”意儿随意道:“再联系其他细微末节的线索,不难确认。”

奚孟点头:“大人果然聪明,不过有一点你说错了,当年我找温璞,并非要他帮忙,而是告知姐姐的死讯,解除两家婚约。小的时候我们时常玩在一处,之后分开十年,再见时,不知怎么,竟如此惊心动魄,以至于他提出那样荒唐的点子,我无法拒绝,糊里糊涂的,就这么过了四年。”

意儿直说道:“如果你还想离开,我可以带你出府。”

温璞冷声道:“赵大人是要拐带人口吗?”

奚孟垂下眼帘:“我得给邱痕收尸。”

意儿点头:“总之你自己考虑清楚,我今日便要走了,走前会去衙门告诉知县,你被囚禁于此,他们自然要来询问,你还有一个下午的时间做决定。”

说完不愿多留,意儿起身离开。

她与阿照向温怀让辞行,接着收拾好行囊,走出温府大宅,先驾车去衙门办事。

不多时,从衙门出来,不巧碰见了温慈。

那姑娘一如初见,苍白孱弱,远远的,向她颔首行礼。

意儿冷看两眼,跳上马车,绝尘而去。

她们走后不久,掌灯时,温府众人发现温怀让跪在家祠牌位前,用一把匕首刺入心口,就此了结。

第12章

马车奔走在茂密山林间,日光西斜,土路崎岖,车内的人被颠簸着,半死不活。

离开落英县,四五日过去,宋敏每夜睡不安稳,眼皮突突直跳,总觉得心里不受用。意儿也是如此。临近瓜洲,所谓近乡情怯,叫她紧张得坐立难安。

原本早该递封信回去,拖啊拖,好容易被宋敏督促着,两日前给赵府写了信,告知自己的行程。这次省亲,不晓得她爹赵掩松准不准她进家门。

“我记得三年前陪你参加乡试,去过省里,倒没来这瓜洲城。”阿照很是高兴:“这回可以住进赵府,看看你长大的地方,素日那般轻狂的人,到了家里又怎样呢?”

“你得先找到瓜洲城才行。”意儿被颠得难受:“我说阿照,能不能慢些,我当真要吐了,停车歇会儿吧。

“不行,天快黑了,夜里赶路太危险。”

因天色渐暗,为了尽早抵达驿站,她们决定放弃官道抄近路,原本预计一炷香的功夫可以到达,但不知道怎么,这会儿竟还在山里打转,别说驿站,只怕今晚得宿在这荒郊野外了。

“阿照,先等等。”宋敏说:“看看地图,恐怕我们走错了。”

此间小路纵横交错,岔口极多,地图又画得不够仔细,眼下也不知到了哪里,阿照勒紧缰绳,马停住,三人望着远处的山峦和田野,颇为迷茫。

阿照埋怨:“你不是本地人吗?怎么连路都不认得?”

意儿郁闷:“我快七年没回家了,更没来过这个村子,自然找不到路。方才若坚持走官道,至少方向不会错。”

阿照戳她脑门:“那你方才怎么不说?”

“这不是有地图吗,谁知靠不住?”意儿只好提议:“要不咱们找户农家借宿一晚吧。”

宋敏担忧:“但只怕人地生疏,不大安全。”

阿照立马道:“有我在,先生别怕,即便此刻来十个歹徒也打不过我的。”

意儿跳下车,扶着一棵枯树弯腰喘气,脸青唇白:“不行了,我宁愿走路也不要坐车。”她斜眼去瞥阿照:“你可别乌鸦嘴,要来十个歹徒,你能打,我和宋先生手无缚鸡之力,只能任人宰割。”

阿照一手叉腰,一手拍她肩:“平日让你跟着我练功你不干,说真的,你和宋先生体力太差,若肯时常随我扎个马步,学个拳脚功夫,不至于如此无用。”

“……我是个文官,学武作甚?”

宋敏道:“我也学不来那个,阿照你饶了我们吧。”

阿照恨铁不成钢:“你们早晚要后悔!”

正说着,却见田坎那头慢悠悠的走来一位老妇,手提竹篮,摇着蒲扇,时不时用余光瞄她们。

“大娘,”阿照忙迎上去,问:“你知道驿站怎么走吗?”

老妇来回打量:“你们是外地来的?”

“是,这不迷路了吗?”阿照把地图递给她:“您看看,该从哪儿出去?”

老妇瞅两眼:“哎哟,我不懂这个,驿站离这儿远着呢。”

宋敏道:“不知贵地的乡约住在哪里,我们可以找他们帮忙。”

那老妇闻言笑道:“老身欧阳氏,正是这旺良村的乡约。”

意儿与宋敏稍感诧异,因朝廷有告谕,乡约的选任需会合乡人,公举六十以上,业经告给衣顶,行履无过,德业素著之生员统摄,若无生员,即以素有德望六七十岁以上之平民统摄,且不能以土豪蠹役等充数。

也就是说,这位老太太是村里公举的最有德望的长者,所以才能担任乡约之职。

既知如此,意儿三人卸下心防。

欧阳氏热情张罗:“这会儿已到用饭的时辰,你们不如随我回去,等吃过饭,再送你们出村。”

她们虽想尽快找到驿馆,但又不好意思耽误人家吃饭,可平白无故跑去做客,同样不好意思,横竖今日无论如何也得麻烦这位乡约,于是几人谈谈笑笑,牵马来一处粉墙黑瓦的宽敞院落。

“乡下地方没什么好招待的,粗茶淡饭,请三位不要嫌弃。”

欧阳氏家中有四口人,儿子张贵已经四十出头,儿媳却异常年轻,约莫二十岁,穿着秋香色布衣,闷不吭声的,上完菜,又回厨房忙活去了。

宋敏问:“小娘子怎么不来一同用饭?”

张贵道:“筠姑还要给幼儿做羹食,我们先吃吧。”

主人家谦虚,说是粗茶淡饭,却有几道冷荤与热菜,用大瓷碗盛着,鲫鱼汤熬得浓稠鲜白,而筠姑事先不知有客到访,可见他们日常三餐便十分丰盛。

阿照早已饥肠辘辘,此刻眼睛发亮,抿两口绍兴酒,嘴角也弯起来。

意儿却食欲寡淡,因天气燥热,恹恹的,只喝得下汤,不怎么动筷。

欧阳氏见她斯文,询问是否饭菜不合口味,意儿直言道:“没有,炎天暑月,入夏以后,晚上一向吃得少。”

张贵觉得她大概嫌弃农户,神情变得不太舒坦。

意儿看在眼里,也只当没看到。她并非不懂察言观色,许是和宏煜在一起久了,脸皮渐厚,性情也学得如他那般,不会为了怕别人不高兴而使自己曲意迁就。正如这饭菜,她吃不下便不吃,主人家若因此觉得没面子,那是他们自家的事。

宋敏也知道她不喜欢周旋人情世故,便转开话题,称赞筠姑的厨艺:“色味俱佳,比酒楼里大厨做的还要好,我很久没吃到这么美味的家常菜了。”

上一篇:承欢下一篇:美人持刀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