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人之美(139)

作者:织梦姬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当年萧家二公子萧哲,是惊才绝艳的翩翩郎君;林氏那时却也正值青春年少,是誉满汴京的第一美人。两人门当户对,郎才女貌,本该是一对惹人艳羡的眷侣。

然而萧哲心中实则别有所爱,虽待她也算温柔体贴,但终究只是一对同床异梦的夫妻。

她本也是心高气傲之人,又怎甘心受此折辱,恼怒之下,心心念念想着要报复回去,却最终一发不可收拾,将整个萧家逼上了绝路。

此后余生便在忏悔之中,她自囚在摘星楼,终日念佛吃斋,盼望着能偿还自己的罪孽。

柳凝怔怔看着林氏,竟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

半晌,她摇头:“即便如此,萧家几十口上下终究是因你而死,父亲、伯父……这些无辜之人的命,你偿还不起,我也不会因此原谅你。”

情字难解,却也并非毫无解法——她却选择最偏激的那一条路,伤人伤己,让整个家族付出了代价。

她不会原谅林氏。

窗外有轻飘飘的影子划过,雪停了数日,似乎又重新下了起来,夹带着风声,轻轻敲到在窗框上。

柳凝出神地看了一会儿,忽然想起林氏曾经抱着自己在雪地里玩,萧府后院红梅成林,她手把手地教自己一起堆雪人……那些回忆遥远而模糊,却也是真真实实地存在过的东西。

爱是真的,恨也是真的,彼此纠缠在一起乱作一团,让人手足无措。

当年她的母亲美丽动人,十数年过去后,林氏容颜依旧,可是乌发间却也夹杂了几根白发……有些东西,终究还是不一样了。

柳凝瞧了一会儿,最终轻轻叹了一声,从怀里拿出一本书册,交给了林氏。

“我曾机缘巧合见过外祖,得赠此书。”她看着封皮上的《落梅集》,道,“这是你的东西,现在还给你。”

这是林氏亲手所抄的诗册,如今物归原主。

她实在不想再留着这样的东西。

林氏听她提及林家外祖,双眸中出现了一丝波动,最后却又归于平静,什么也没有说。

她只是轻轻抚摸着书脊,也不知想起了什么,神情似喜似悲。

“你……要走了么?”

“嗯。”

该问的已经问完了,剩下想说的,也没什么说出来的必要,柳凝披上银狐裘,起身走到门边,推门时一丝凉风钻入,裹挟着几片霜雪,扑面而来。

她站在门边,定了定。

“这是我最后一次来看你,以后,我不会再来了。”

“此生不会再见……保重。”

柳凝像是自言自语般说完,便离开了,她没看到林氏是什么样的表情,因为她根本就没有回头。

她下不了手杀掉林氏,却也无法面对她。

所以最后来看她一次,将该问的、该说的,一口气全部倒出,从此往后再也没有任何干系——是为“了断”。

霜雪在风中打着旋儿,来得又急又密,柳凝来时没带伞,只好抬起手来,稍稍遮挡些风雪。

不远处的枯枝下站着个撑伞的人,身影颇为熟悉,她眯着眼瞧了一会儿,匆匆走到他面前。

“你怎么来了?”

“担心你。”

“……我能有什么事?”

“这不就没带伞。”景溯微微弯唇,“我若不来,你难道要一个人冒雪回去?”

他将伞面往她那边偏了偏,遮去风雪,一边替她拍了拍落在狐裘上的霜花,唯独只字不提林氏的事。

“走吧,我们回去。”景溯说。

“回哪儿?”

“回家。”

柳凝怔怔地看着他,伞下人面如画,眉目里盈满了温柔缱绻之意。

她微蹙的眉舒开,唇角轻轻弯起一丝弧度:“你说得对,我们回家。”

家这个词对她总是有点陌生,寻寻觅觅得而复失。

然而此时由景溯说出来,却是一丝违和也没有。

有他的地方,当然就是她的家。

他撑着伞,她依偎在他身边,两人披着一黑一白的裘衣,在雪地上留下深深浅浅脚印,相携而去。

这大概是这场大雪里,唯一温暖的东西。

第124章 大结局(上) 她似乎输了

是夜, 隐香寺传来了消息:林氏自尽。

柳凝当时正在写字,听到这个消息时,手不自觉停住, 笔尖上的墨浅浅淡淡晕染开一片。

整张字都看不了了, 她摇摇头,将写满字迹的纸张对着灯烛燃尽。

毕竟已经下定决心和林氏断绝关系, 所以她看上去很冷静,一举一动无不妥善沉稳, 好似什么事也没有。

然而入眠后, 幼年的那些事还是如走马灯一般晃过, 似真似幻, 她沿着一幕幕走过,夜半醒来时, 泪水已经不知不觉落满双颊。

林氏的死讯,让柳凝消沉了一段时日。

她成日待在烧着银炭的室内,谁也不见, 只是翻着从藏书楼中借出来的书册,日复一日……直到冰雪消融、芳草生芽的初春, 才渐渐从旧事里走了出来。

河堤边的垂柳生了新絮, 飘飘绵绵的, 在微雨里, 仿佛一场晕不开的浅雾。

柳凝撑着伞立在木码头边, 面前站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 素衣白裙, 鬓边别着一朵白珠花,珠花一半被宽大的竹笠遮去,有细如尘埃的雨丝落于其上。

“你想好了么?”柳凝问。

“想好了, 我已经不想再待在宫城中。”琼玉说,“我早就厌腻了宫里的日子,这样的结果,也算是求仁得仁。”

前些日子,新帝忽然下旨,将琼玉公主放逐至宫外,离开陈国境内,终身不得返还。朝臣都颇感讶异,不知这位公主如何触怒新帝——然则,这其实是琼玉自己亲自请求来的结果。

乍看匪夷所思,可柳凝却也明白,她为什么这么做。

河堤边停着的乌篷船里,还坐着一个男人,半张脸皆在大火中烧伤,早已看不出原本那张清隽柔和的面貌。

他靠着船轩边坐着,手里捧着个面人,呆呆愣愣地瞧着,对周遭不理不睬,仿佛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只一心专注着手上的玩意儿。

琼玉是为了他。

她想带他离开。

“我到现在依旧不明白,”琼玉顺着柳凝的目光瞥了一眼,幽幽道,“你为什么要救他?你痛恨卫家,他还放火企图烧死你,为什么——”

“因为我腻了。”柳凝轻轻打断了她的话,“很多事情已经没什么所谓……我放下了。”

当时卫临修从火场中被救出,奄奄一息,宫中御医却均对此束手无策。

本该是救不活的人,不过柳凝最终书了一封信寄到春山居,托外祖父寻了位名医入宫,将卫临修从鬼门关里拉了回来。

但也仅仅是保住一条命,他身上多处烧伤,面目全非形如鬼魅,脑袋也出了问题,似是将过往一切忘了个一干二净,什么也不记得,谁也不认得,天真干净得好似一张白纸。

没人知道他什么时候会恢复记忆。

所以琼玉打算带着他离开南陈,沿着江流到东面城镇,从东海换海船出航……她想找到古书里所提到的瀛洲岛,同他安居下来,一辈子不再回来。

这对任何人,都是最好的结果。

他们就快要出发了。

此去一别,隔着茫茫海域,她们以后恐怕不会再见。

柳凝看着琼玉那双与她颇为相似的双眼,略微瞧了一会儿,从边上折下一段柳枝,递给琼玉:“一路珍重。”

她们之间的情感,其实并没有那么深厚,甚至曾经还有过敌对的时候。

但无论是谁都无法否认,她们对彼此确实存在着一种奇异的吸引力,这大概就是血缘相牵的力量……冥冥之中,自有因缘。

如今一切尘埃落定,她不想再纠结于过去那些是是非非,折一枝新柳,既是赠别他们,也是告别过去。

琼玉接过柳枝,拿在手里把玩了一会儿,抬起眼。

“听说朝中催得紧,皇兄正在准备立后的事。”她轻轻一笑,“你们的婚宴我是凑不上热闹了,提前祝你们百年好合,白头到老。”

她好像不太擅长说这样亲切的祝福话,尤其是对着柳凝,说完便持着柳枝,匆匆转身上了船头。

船绳从木桩上松开,乌篷船顺着水流渐渐漂开。

“保重……姐姐。”

琼玉最后的话被风吹散,飘到柳凝耳边时已是支离破碎,犹如幻觉一般。

柳凝看着小船最后消失在了天边水色。

上一篇:太子有疾奴家有药下一篇:怀中娇颜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