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氏招呼女儿们吃喝,招娣本就不爽`自然不客气的拿起便大口吃!来娣还有点害羞,左氏把她抱起来放在膝头`拿了块糕点喂她,一副慈母作态。
包灰布头巾的婆子进来禀告,“老爷要去接宝少爷从学堂回来,午时便到,现下是否把饭菜制上?”
左氏道:“自然先做好荤菜,素菜易熟的待老爷少爷回来再上灶,将客人带来的吃食一并热上,再温些新酒来。”
宋娇端着茶杯侧眼打量左氏,才两个月不见`已有了当家主母风范,不再是那个在窗前穿旧衣流泪的妇人了。只是可怜亲爹,去年今日还在和亲娘夫妻情深,谁能料到今日这般情景呢,所以说还是活着好。
待听到一阵爽朗的笑声自门外一路进来,便知是黄世仁到家了!
宋娇招呼招娣来娣起身,齐齐给便宜继父行礼问安。黄世仁自然是乐呵呵,夸赞不已,道左氏的女儿就是有教养。
他身后跟着的十四五岁瘦弱少年,从鼻子哼了一声,这不大不小的声掐住了黄世仁的嗓子。
黄世仁便尴尬的打个哈哈,介绍道:“孩子们,这是我儿黄德宝,今日特意从学堂请假回来,来认认自家姐妹!”
黄德宝撇撇嘴一脸的不屑,黄世仁又对左氏尴尬笑笑。
左氏忙上前对着黄德宝一番体贴的嘘寒问暖,宋娇看着好尴尬好牙酸。
待众人在红木大圆桌前坐下,桌上摆满了鸡鸭鱼肉时令菜蔬,自然还有宋娇带来的螺蛳,黄财主捏筷笑道,不要客气想吃甚随便夹`都是自己人。
宋娇便起筷吃饭,来娣坐在宋娇和左氏中间,自然给照顾的好好的。
黄德宝只顾着夹螺蛳吃,他爹黄财主见状便也尝了尝。
“咦,这和前几日在滋味楼吃的味道一样!”
“老爷,这是娇娘带来的。您爱吃就多吃些,也是孩子的好意。”
招娣逞强插话道:“那滋味楼`就是我阿姐做好去卖的!”
黄世仁惊讶的看看宋娇。
宋娇忙抢话道:“是阿奶做的又带去卖的,娘,这鸡怎做的?这般好吃这样嫩的?”
左氏便接话这鸡怎么怎么做的,便把话题转移了。
黄德宝抬眼看看没见过世面大惊小怪的宋娇,大口扒着饭,撇撇嘴心道,‘穷鬼就知道拎点不值钱的来。’
吃完午饭黄氏父子要去书房谈事,左氏带着女儿们到自己卧室。拿出三套绸缎成衣,让三个女儿试衣裳,又解释是黄财主特意买的礼物。
待到申时,宋娇三人便要归家了。
左氏与黄世仁送到院门口,黄氏眼泪婆娑的嘱咐女儿们`要乖巧听话,来娣依依不舍的哭起来。
宋娇在车窗往后看,远远的见到黄财主搂着左氏的肩膀,低头好似在安慰,左氏抹抹眼泪点点头,这才转身拥着进门了。
宋娇翻翻白眼,这老夫少妻还真够肉麻的。
招娣抱着包袱,喜滋滋的小声道,这次赚大了!
来娣上车晃悠一下困意上来了,宋娇将她抱紧`身子往后挪挪坐实些。
十月金秋,叶黄稻熟,稻花香里喜说丰年。庄户人家繁忙的秋收便开始了。
宋娇她们不用下地只需洗衣做饭喂养家禽家畜,那也是很忙的,还要去地头给宋氏父子送饭食。
宋婆子和钱氏也要到地里忙活的,添福添寿在一旁帮忙捆稻捆,拾红薯装框。
眼见一家子晚上回来都嚷着累得不轻,宋娇真想拿钱请短工,可是村里只有有钱地主家才这么干,且所费银钱也不少,只能想想罢了。
钱氏娘家人多收割完自己的,一家子便都来帮宋家收割。足足又三四天才收割完,后面就是脱粒晒场了。
宋娇她们都要带着草帽去翻晒稻谷,还要来回跑着赶走麻雀,还要时刻注意天气`就怕突然下暴雨。
待稻谷晒干装袋,又要排队交割税粮了。
宋秀才活着时候可以免税二十亩田地,宋家只有十亩便把钱氏娘家的几亩地包了。
交割完税粮,宋氏一家便心痛的不行,又想起来宋世杰的好。
于是宋大来和钱氏想送儿子们去学堂了,很想再出一个秀才。
添福添寿是跟着大伯启蒙又在村里小学堂读过两年,三字经百家姓自然是会的。
话说扶苏大帝当年颁布法令要求全民扫盲,满七岁的孩童均可免费上学堂识字两年。可后面私塾书院的考秀才举人,便是学子自家承担了,费用颇高。可考上功名不光每月有钱粮拿`免田税,还有一些阶级特权,家境好些的便都尽量供着子孙入学。
添福添寿今年九岁潇洒浪荡了一年,一听要上学便耍赖打滚不肯去。
叔婶大怒要动棍条教子,家里鸡飞狗跳。
宋娇拦着拿棍子的叔叔,劝堂弟们道:“你们还小,学几年若是考上秀才便能撑起家里了,哪怕识字多些也能在府城找些工做做,比种田松快些吧。”
钱氏又开始指桑骂槐的哭穷。
最后宋婆子拍板道,添福添寿先上个两三年,也不问能不能出息,每人一年一两银子的束缚,她来出!
钱氏便喜笑颜开的拍手,忙拉着添福添寿给亲奶磕头。
作者有话要说:求收藏奥
第6章 私塾故友,整治王婆
十月三日,对宋家来说是个大日子,今日添福添寿便要去私塾拜先生了。
宋世杰原是稚勤私塾的教员`在招生方面享有优先权,宋娇便陪同宋大来父子一起前往。
添福添寿一早起来便换上崭新的衣服,吃罢早饭宋娇四人便前往府城南的文雀大街。
一眼便可望到头的街道,两头分立两个有名的学院,东边是公立的【稚勤私塾】,西边是大名鼎鼎的【鹿鸣书院】。中间分布着古玩店,书斋,文房四宝等店铺竟有十多家。
正是学堂上课时间,隐隐传来诵读诗书之声,路人稀少`空气中似浮有文墨香气。
只见私塾门口栽种着约半米直径的两株梧桐树,枝叶繁茂的分列左右,门头是苍劲有力的草书“稚勤私塾”。
门房沐老头听到敲门声便赶紧把门打开,“咦,是娇娘你呀!近来可好?可是好长都未见到你了。”
宋娇对着一脸惊喜的沐老头乖巧的回道:“沐爷爷好,您看起来很硬朗嗷,我过得很好。”
“嗯,乖孩子你过得好,沐爷爷就放心了。你们这是来做甚?”
宋大来忙上前一步作揖,“沐大爷,我是宋大来,宋世杰的弟弟!往日我给我大哥送过衣裳的,您老还记得不?”
沐老头眯着眼勾着背,努力的把头抬起来`盯着宋大来一番打量,点点头道:“嗯,确是与宋秀才长的相像!”
“沐爷爷,我今日是陪同堂弟们前来求学,不知张夫子在不在?”
现下管理稚勤私塾是张超秀才,就是那个心地善良最爱教宋娇美食做法的张小公子的亲叔!私塾授课先生还有黄秀才和聂秀才。
“张夫子正在呢,你们与我一同先去会客厅,我去请夫子过来。”
一会便有一个着白衫穿黑色皂底靴,面容严肃`头发丝毫不乱的夫子进来了。
“见过张夫子,鄙人是原教员宋仁杰的弟弟,今日带着犬子特来求学。”
张夫子听闻是宋世杰的家人,便脸上带上了温和,招呼大家坐下。
又亲切的询问添福添寿可曾读过书,读过哪些?又抽查些简单的论语三字经之类。
宋娇与宋大来紧张的坐在那里望着他们,只见添福添寿立在先生面前,虽然回答的有些紧张磕巴,好歹是回答对了。
张夫子点点头道:"这两孩子基础还是不错的。便这样吧,明日便来报到。束脩是每人一年一两银子,私塾包午食和书本。笔墨需要你自家带来,若是家里远还可以住宿,不过伙食费需要另算。”
添福添寿紧张的望着亲爹,宋大来忙站起来道:“夫子,我们不住宿自家接送便是,笔墨明日我们带来。”
张夫子点点头`见事情已说完便起身,宋家四人忙行礼`目送夫子回去。
“阿叔,我爹爹留下的笔墨便让弟弟们用吧。若是每日来回接送,会不会有些麻烦?”
“阿姐,我娘与大舅妈的娘家大哥说好了,他家每日都要驾牛车去府城拉货,我们在村头提前候着。申时放学了`走回来便是!”
次日,宋娇带着招娣来娣一起,跟着添福添寿蹭牛车`一起去往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