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娇娘在古代发家史(60)

太子趁机进言想把状元定给张皓灵,皇上也微微颔首。

哪知燕王突然出列道:“张皓灵头榜进士名额仅仅第七,如今他虽殿试凑巧答的好,但是文采`儿臣却是认为不及另两位,他不是貌美如花吗,便全了探花的美名呗!”

皇帝眉开眼笑的拍着龙椅,大笑道:“太极你这话说的有趣,便全了探花的名号吧!”

第52章 看杀探花,赦免旧主

燕王这坑货一脸得瑟地将下巴朝着,面上不辩喜怒的太子点点。

太子嘴角掠过一丝嘲笑,并未出列谏言或是反驳。

燕王赢太极便不高兴地望着太子,预想中的争执场面并未出现,那他接下来精心准备的戏码岂不是浪费了?

只见他嗤笑一声道:“看来太子哥哥是不太高兴呀,听闻张皓灵与太子来往密切,您这满脸不高兴是生弟弟气吗?”

太子粲然一笑道:“燕王此话何意?张皓灵是天子门生,当初在河南郡为赈灾提出绝妙良策,本太子与他认识有何不妥吗?若说是不高兴,难道不是燕王弟弟你吗?”

皇帝见兄弟两人又吵吵起来,便觉得头都开始疼起来,心下烦躁不已便下令道:“太极,不得对太子无理。今日殿选实乃为国挑选栋梁之才,诸位爱卿对前三甲是否有异议?”

众多臣子互相观望几眼后,便齐齐躬身举着象笏奏道:“回皇上,臣等并无异议。”

早在外面等候的衙役们抢着给前三甲的报喜,举着名册往各家登记的京都住址蜂拥散去。

柳树胡同张家众人正在店铺无人在家,于是一路汗水霖霖的衙役面面相觑地对着大铜锁怔住了!

胡同里的邻居听到敲锣打鼓声早出来里,便有人出声道:“公差大人,可是寻张举子家?”

“对对!您可知张皓灵老爷家眷现在何处?我们是来报喜的!”

便有那热心的邻居带着衙役们往‘春风拂面’去,又有脚程快的早先行跑去报喜了!

宋娇正在柜台算账,隐隐听到敲锣打鼓的声音往这里来,心中一动:莫不是张皓灵中啦!

便急忙放下纸笔出门迎接,见一大群人往这冲来,当头是几个穿着制服的衙役。

那邻居远远指着她道,“她就是张举子的家眷宋娘子!”

在众人恭喜恭维的热闹声中,宋娇得知自家相公高中探花了!

衙役将张皓灵的名号还有籍贯年岁与宋娇核对清楚后,便作揖道喜。

“恭喜张皓灵老爷喜中探花!明日皇上赐前三甲披彩巡游。”

宋娇经过头榜进士报喜,便已知晓这报喜流程了,高兴的掏出早就准备好的大红包,分送递给报喜的衙役,又邀请热心的邻居和报喜的人进来免费吃凉皮。

店里的客人齐声打趣道:“老板娘,我们也想沾沾您家探花喜气呢!”

“好好!今日都免单!”

“老板娘大气!”

“宋娘子贤惠!怪不得张举子能中探花!贤妻呀!”

店里热闹的不行,外面路过的都挤过来看热闹,原来是‘春风拂面’的主家新鲜出炉了探花!

便都嚷着挤进去也要沾沾喜气,哪怕被告知只剩光面条了!

那也要!要排队?排呗!排到夜里都肯!

还有人特意跑回家把孩子带过来,吃这探花家的面沾沾文气!

后来‘春风拂面’里的卤菜面和凉皮又多了个别称:探花卤面!探花滑面!

次日京都城里欢庆笑语中,殿试前三甲便满城巡街,大街上围满了人,衙役们前呼后拥,吹奏乐器的乐人旗鼓开路,真真地气派非凡。

状元郎头戴金花乌纱帽身穿大红袍,手捧钦点圣诏,脚跨金鞍红鬃马,满脸志得意满地拱手向人群致谢。

榜眼和探花也是相同打扮,只旁边的衙役举牌上的大字不同,头上帽子簪花不同。

张皓灵披红挂绿骑在马上耳鬓簪了朵大红花,本就是花容月貌,这下更是惊艳了少女少妇的眼睛!

探花冷峻的脸上虽是面无表情,当他的眼神掠过头顶高高地望过来,所到之处雅雀无声!

静寂了几瞬便遭轰炸了般,妇人们花朵手绢荷包定向投掷给探花!

张皓灵瞬间被淹没了!

衙役们赶紧上前迅速围成圈,极力阻止疯狂的妇人拉扯探花!

近旁的衙役紧紧攥着探花坐骑的马辔,就怕马被惊了!心想:这帮娘们太吓人了,这尖叫声能把天戳破啦!

状元和榜眼无可奈何的对视一眼,自家文采虽然斐然,殿试便被探花抢了风头,满朝文武都知道燕王和太子为了探花张皓灵差点打起来!

那状元和榜眼叫什么?不知道!

如今游街也是,一早便精心梳洗打扮就盼着留下惊艳的时刻,最好史书上挂上一笔:状元郎/榜眼不仅文采惊艳,更是有卫玠之貌!

可如今怎么啦?一路下来被忽视!状元和榜眼竟成了探花的小跟班!就为凑个三甲吗?

那些花朵和荷包就不能匀点过来吗?自家身上挂着的稀稀拉拉的几个,还是再飞往探花过程中力道不够落下的!太气人啦!

==========

虽是状元变探花,张皓灵与宋娇却很是满足,都说武无第二文无第一,探花便能出仕为官啦,不管是挂着什么职位那也是改换门庭成了官宦人家啦!

很快便有衙门派专人前来,在门口立上坐着石基的三斗旗帜。

来人又道:待探花分配官位后,建造处便来人把院门按规制再来扩建。

宋娇实在不懂这些官家规制,笑呵呵的拿着红包打赏定是没错的!

巷子里的邻居们纷纷前来道喜,又哄笑着询问:“张家娘子什么时候办酒席宴请呀,也好通知咱们家沾沾喜气呀。”

宋娇笑着拱手道:待相公回来决定了时间,定是会宴请各位的,远亲不如近邻嘛。

那红儿娘如今是不敢上门碰瓷逼迫了,巷子里钱婶子不就在宋娘子店里帮工洗碗嘛,便带着邻居人一起排挤她!

她也是为了女儿的前途,若是当时成事了那该多好,自家便是探花的丈母娘了!可惜呀,那个张家相公不知是不是躲着自家,去年几个月都没见到人!

宋娇每隔两天便让老林驾车送她去庄子里,一个时辰的路倒是不算远。

如今玉米苗株有一尺来高了,米庄头虽不认识这新庄稼,但见东家很是上心紧张便在边上扎了矮矮的一排刺槐,防着有鸡来啄食,又砍些木头在旁边搭起草棚来,准备住在里面日夜看着。

宋娇只知北方种植玉米多应该是怕涝不怕旱,便叮嘱米庄头不可勤快浇水,隔十来天再浇水还要捉虫。

米庄头神情紧张睁大眼睛认真听着,又自家念叨一遍后非要背诵给东家听。

宋娇哭笑不得,面对这般认真的老人家,只能认真仔细听着,不过自家也是受着太子良娣重托不敢大意。

张皓灵四月初被任命在翰林院做了从六品编修。

太子说了还是先留京都把人脉立起来,若是现在去外地至多是个七品小官,且他年纪太轻不知道官场的规矩,还需要历练几年,以后外放做一方主官还来得便宜些。

玉米长到三个月时候便一人多高了,很快又开始抽穗,每株结了五六个棒子,剩下的一个月坐等着灌浆啦。

良娣期间不时的派人来问话,待知晓黄金米活了,还成株长势不错很是激动,想着若是成事,自家的叔叔借此机缘便很可能赦免。

数着日子挨到一个月后,宋娇忍着煮嫩玉米的冲动,把玉米棒子摘下来,一共三十二根。

玉米被细心的扒开皮晒干透,她拿着米庄头编制的精致花篮垫上红布,整齐码上二十根带干皮的玉米干棒,让张皓灵去太子那里复命。

夏日的烈阳正是暴晒,可太子别苑却是绿荫成林很是凉爽。

书房里十多个幕僚挤在一起对着篮子里的黄金米,激动的夸赞不已,好似那里面躺着谁家的金孙。

“六颗种子竟能长出这许多黄金米,怕是不止百倍的产量呀!我要立即面见父皇。”

张皓灵在一旁暗自发虚,娇妻理直气壮的非要留下十二根,还说当初是六颗就该换六根,自家才留十二根对不起谁啦?

皇帝见到这金泽灿灿的黄金米,心情大好,喜不自胜地连连唏嘘道:真乃天佑我大秦呀!

旁边的宦官见机忙跪俯一地,齐呼:天佑大秦!皇上万福!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