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档口买东西的大娘就喜欢她,她的记性很好,只要客人来两次她就记得人家。甚至有些熟客,人家家里孩子几个,家里住哪里,婆媳关系好不好她都了如指掌。时不时的给这个大娘包点花生,那个嫂子的卤菜凉拌成什锦的,再给多一碗卤汤的。
现在宋家收猪头下水的生意,被宋大来和钱氏娘家包了。收拾猪头和大肠被宋婆子带着三个老姐妹给包了。
卖卤菜招娣包了,家里上学的来娣宋婆子给照顾了,家务都是钱氏做的了。
她现在就是宋家的财神,智慧之星。连宋世杰生前都赶不上她在宋家众人心里的地位。
每当有人来提亲,有极品的,不用宋婆子打发,钱氏就出手了,不把来人骂的哭,她是不罢休的。
山麓镇的卢家杂货铺的林大娘,上门三次,都被钱氏用扫把打跑,现在不敢上门了,只敢在自家店里跟人叨叨:“宋家的婶娘钱氏,看自己侄女是财神!霸着舍不得让嫁人,要留在家里做老姑娘喽!”
她本是想败坏宋家的名声,恨宋娇不肯嫁卢家,那就让她谁也嫁不成!
哪知道一起磕瓜子闲扯的婆娘,听她说完,一个个的都跑去媒婆那里,让媒婆赶紧帮自家儿子或侄子去宋家提亲!还抢媒婆!抢不到的还跑临镇去找媒婆来!
如此周边四个镇上,本只是知道鸡头溪村宋家做卤菜在收猪头猪大肠,哪知道这家大孙女竟然如此出众,还到了婚嫁年纪了!
便一家家的托媒婆托熟人去上门,想给自家找个财神回来,
钱氏凶狠怕什么,总归是婶娘!还能拦着不让侄女嫁人?自己儿子/侄子那是多优秀的孩子呀!没准人家能看中呢。
于是宋家便热闹起来,家里瓜子花生都被找上门的客人,吃的都不够卖的了。
钱氏肉痛的不行。若是来人便先聊几句,若是好,才上茶上点点瓜子;若是待定,便上白水;若是极品直接打出去!
如此宋家热热闹闹的直到春耕。
里正来宋家告知要买的田地有了,只是不是连在一起的,其中三亩地中等田是隔壁村的。让宋老头跟他去看看,人家要赶春耕前卖掉。
宋家一家子都跑去看田地了,宋老头捏捏土,摇摇头。
宋娇倒是很喜欢,这样的带点沙的田地种西瓜倒是不错。
“阿爷这块田地倒是不错,咱们买下来吧,离村里也不远。而且野塘也近,挖来的烂泥挑来肥田也方便,这样的沙土地种寒瓜便很好。”
宋娇小声的与宋老头道,宋老头眼前一亮。转瞬又变成丧气的表情,转身走到里正跟前道:
“老哥,这三亩田地土壤不行呀,都沙了,肥力不够呀。”
里正道:“我也看到了,只是这家的田地着急出手,愿意比市价再便宜三百文,你看呢?”
“那好吧,不过这地肥力不够,我得挖点烂泥来养养。那边有个野塘,我怕挖了烂泥,村里人会有人不满。不若我家买下来,你看是什么个章程。”
第35章 亲奶娘家,大妮烦恼
里正摸着下巴思索片刻,便道“这野塘却是麻烦,是归官府的。这样吧,你若是定下买这块地了,我便把主家们叫来,咱们一起去官府办红契。我同衙门的文书说说看,出点钱把这野塘买下来便是。”
如此,宋家便在两日后,把十亩中等田`五亩良田都买齐了,野塘是一两银子买的,真是相当于白送呀。
待宋家从衙门换了红契回来,村里立即炸窝了。纷纷跑到宋家来,询问可是发大财了?怎的无声无息的就能买了十五亩田地,那可是快二百两银子呀!
宋婆子端来小杌子招呼乡亲们坐下来,边道:“这不是去年水患嘛,田地卖的比往年便宜,我家买的那中等田也不是甚好地,沙的很,便宜着呢。”
“那你家也是发了,多便宜也要一百多两吧?天老子哎,你家这卤菜是多赚钱的买卖呀!”
“你这人真是,人家赚钱是人家的事,再说了她家不赚钱,能收你家的猪头下水?”
村里的做买卖生猪头生意的不高兴了,自家盼着靠着宋家赚点小钱呢。且这宋家仁义,给的价格都比市价高一点点,自家还盼着宋家也匀点卤菜去外镇卖卖呢,没见钱氏娘家在山麓镇靠卖茶叶蛋红薯干都发财了吗。家里盖起来四合院的五间青砖大瓦房了,那叫一个亮堂气派。
便有人问宋婆子,“宋家婶娘,您家收这许多猪头大肠的,能不能匀点卤菜给我家,我想让我相公去云松镇也卖卖去,赚点钱给我儿子娶媳妇。”
“对对,宋家婶娘,我家也想卖卤菜,茶叶蛋甚么的也行呀。”
宋婆子被这热情又热切的婆姨们围着,嗓子都说哑了。
待晚上夕食一家人吃饭时,宋娇便发现了。
“阿奶,您嗓子怎的哑了?”
钱氏道:“还不是黄四娘,非挑头让咱家匀点卤菜给她去云松镇卖,大家便都围着娘要攀人情也要做这买卖。”
钱氏本来噘嘴说着。突然噗嗤笑起来,一家子捏着筷子望着她。
她道:“那家树奶奶,刘婆子!竟说自家在你爹小时候给过他一块饴糖,让娘必须得给她家匀点卤菜。大哥能吃糖时候,她早跟人跑了。”
宋娇真是无语,这刘婆子真是。。。。。皮厚!
宋娇倒是想到一个好主意,“阿奶,既然大家都想做这买卖,不若我们在村里盖建房子做成卤菜和炒货作坊吧。其实不光猪头和猪大肠,像鸡呀鸭子还有豆腐干都可以卤。批发给人家,让他们去外面零卖。”
添福添寿听着,心里翻江倒海般激动,自己终于有事业可以奋斗了!
招娣道,自家会算能写可以做账房。
宋大来也道自己可以当管事看着作坊。
钱氏急忙道,“家里的活我都包了,若是可以的话,府城档口不若给我和我娘家大嫂来做吧。”
“钱氏,你大嫂不是在山麓镇卖茶叶蛋吗?”
“娘,那个可以给我小弟和弟媳妇去嘛,她们也绝对不会乱传秘方的。现在外面也有很多家卖茶叶蛋了,只是味道不如咱家的好,咱家卖的时间久都是熟客了。”
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待宋家众人把自己的钱都拿出来,算算股份。这才发现别说买块地盖个作坊,就是建作坊的砖头钱都不够!
齐齐叹气道,还是先把春耕忙过了,先赚钱吧。
宋娇提议不如去借些钱呢。宋家长辈们都不同意,只说有多大碗便吃多少饭。还是自家拿钱去办事,哪怕亏了也不至于背债过日子。
于是,添福添寿为了自己将来的宏图大业,便日日帮着做卤菜做炒货。
两人不光在山麓镇摆摊,还轮流挑着担子到附近村里去售卖,毕竟村里人也不是日日都去镇上的。
一天下来销量不比镇上摆摊少多少,只是一天跑下来,腿都要断了。
钱氏给儿子打来热水,心疼的给他们泡脚又把血泡小心挑了,骂他们“好好地读书人不做,非要干这营生,这下知道读书才轻松吧?”
添福添寿把头摇的像拨浪鼓一样,道自家根本不是读书的料,还不如脚踏实地赚钱,当个富家翁才是正道。没看伯娘再嫁的那个黄财主家,人家良田百亩过的多悠哉,穿的绸缎天天鸡鸭鱼肉。
钱氏道,怎么可能天天鸡鸭鱼肉,那家里天天吃鸡得养多少够?
双胞胎嗤嗤笑钱氏傻,有钱不能买鸡来吃吗?
钱氏气的把擦脚布砸在他们头上,让他们自己擦,骂都是白眼狼!
春耕开始了,宋家的牛如今正是壮年,干活正当用。
宋家这些年买的土地算来也有三十亩了。虽说税收是多,可是田里出息也多呀。
家里如今光靠宋老头和宋大来是忙不赢了,便请了短工,钱氏娘家也在最忙时候过来帮手几天。
忙完春耕又到了春种时候,眼见清明时节就来了,小雨淋淋不断的已下了半个月。
这日阴着天,宋家人正在堂屋打麻将,院门被人拍的山响。
院外还有一男一女在高喊:“荷花!荷花你在家吗?”
来娣不知这是自己亲奶的闺名,还道:“这人是不是走错门了呀,我家哪里有荷花呀!”
宋婆子嗔怪的轻拍她的小脑袋,“你阿奶就是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