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知话不多说,直接捧着肖乐乐的脸,对着那小嘴吧唧一下,亲了才说:“晚些再收拾你。”
只是晚些江知也没收拾到。肖乐乐见着了她在北疆饱经风霜的大哥肖平,又是哭又是笑,拉着他说了好久也不肯放手。
江知在一旁看着,心里不知打翻了多少醋坛子。
最后还是江知开口说过几日陪她回肖家住上几日她才收了风,乖乖听她大哥的话,将接下来的时间交给了他们两个。
相对于肖泽恩的城府,肖安的多智,肖乐乐的机灵,江知觉得这个被北风吹糙了的汉子耿直得像是肖家捡来的孩子。
这肖平离家多年,回到皇城后并没有先回家看上一眼,而是依着规矩先来见他。在肖乐乐拉着他说了一大通离开后,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先行了一个臣子之礼。
可听他一说一家人不用这般后,又立即以大舅子的身份对他说:“既然陛下这样说,那微臣便先说几句。乐乐出嫁时我在北疆,没能回来。乐乐是我最疼爱的小妹,不管她的夫君是谁,只要欺负了她,我都敢揍。”
江知哭笑不得,刚刚乐乐还说她爹爹不会放过他,现在还多了个大舅子。这是欺负他江家没人吗?
肖平在后来的君臣对话中,再一次展示的他的耿直属性。江知问他,有人上书弹劾他,说他在北疆时心中无君,在带军之时,说的都是保家为国,守护百姓,从来没提过“忠君”二字。
江知觉得,就是换了郭宝华那个憨货来回答,也会说国是陛下的国,百姓是陛下的百姓。可偏偏这个肖平回答的却是陛下若是明君,自然明白将士上阵杀敌是怕自己的家人受辱,是怕同胞受难,所以才会拼死相搏。陛下若是昏君,那说了也没用,也不值得将士忠于他。
不过这肖平也没傻出天际,问他知不知为何调他回皇城。他一脸通透:“肖家势大,肖家小女又成了皇后。微臣若是再掌兵,外戚势力过大,于朝廷不安。”
江知又问:“那接下来你有何打算。”
肖平答:“若陛下还要用微臣,微臣愿听圣令。若不需要,微臣可主动请辞,然后去南山书院教学。”
“哦,你去南山书院教什么?”
肖平答:“南山书院自前些年开设武科以来,有许多学子在离开书院后弃笔从戎,在军中大放异彩。大月的士兵多来自贫苦人家。他们没念过什么书,有勇却少谋。只能通过一次次的实战来不断提升自己。但书院出来的学子从军后,他们有谋有勇,善于总结,上阵一次所学到的,可以比过他人数次。所以,微臣想去南山书院,将这些年的经验讲给他们听。”
江知问:“据朕所知,南山书院的学子投笔从戎的,这些年一共也不过七十三人。且南山书院的教学仍以德政律法为主,你即便去了,也多教不出几个帅才。你离开军队,离开与你荣辱与共的将士去书院,真的甘心吗?”
“回陛下。南山书院初建之时,学子也不过五十余人,其中大多还是爷爷在南山村里各家请来的。可这些年来,南山书院教出的学子越来越多,他们在不同的位置上努力让大月变得更好。微臣就从南山书院开始教学,总有一天,微臣也会像爷爷一样,有能力办学,建起一个大月的军学院,让更多的人有能力守护大月。”
江知沉默了,当初他调肖平回来,就是想让他在国子监做这个事情,可他却说要去南山书院,还豪情壮志地要办一个专门的兵家学院。
不看南山书院出了多少文武人才,不看朝中有多少肖家党羽,单是肖家这两个儿子,一文一武,都优秀得让人不得不提防。
但他既然选择了乐乐,那便是选择了肖家,他愿意为了乐乐,对肖家释放出自己的信任。若是肖家敢有别的心思,那除了肖乐乐之外,肖家一个也留不得。
既然早已有了决断,江知便又问:“你生于监国之家,也带了这么多年兵,理应知道皇室对兵家的顾忌,你凭什么觉得朕会允许这个学院的存在?”
肖平起身站立,行礼答:“微臣之前心中没底,但现在有了。就凭陛下刚刚这句话,微臣便知陛下是能容天下之人,是一心想让大月更好的明君。”
江知心里暗笑,肖家人都知道他吃“明君”这一口么。
肖平的话还没完:“陛下在边关奏书上看到伤亡的将士只是一个个数字,但对于身处战场的人来说,每一个数字都是一个伤患,都是一具冰冷的尸体,都是一家人的伤心。兵雄雄一个,将雄雄一窝,我们不能等着那些小兵靠着一场场的血战来成长。而应该先教学,后摔打,让他们迅速成长起来,既有谋略又有经验,这样才能使大月的军队变得更强。”
江知不得不承认,肖平的话,说到他心里去了。
他对着肖平,问了最后一个问题:“你带兵多年,养兵有多难你应清楚。这些年,肖家没少补贴你银子吧。你办军学院,靠什么来养?”
肖平坦言:“微臣对此已思考许久,有了些想法,但北疆战火一直不断,未来得及一试。此次微臣奉命去西北外置难民引发的动乱,陛下授命微臣可以调动西北守军平乱。带头闹事之人处置之后,便再动难民闹事,自然军队也再无大用。
“受雪灾影响,西北的军队和难民都面临了同一个问题,那便是灾后的生活和重建。不管是赈灾款,还是军响,都不能满足需要。所以,微臣下令军队士兵与百姓一起除雪、耕田、开荒。微臣离开西北之时,所以田地均已长出幼苗。都说瑞雪兆丰年,想必今年会有好收成。”
江知轻呵一声:“你倒会安排,将朕的士兵调去挖土。”
“陛下,微臣所想的便是军是大月的军,战时为国所用,灾时为民所用,闲时练兵耕种两不误。”
江知没再问什么,直接道:“你先在家休息几日,五日后,你上朝之时主动辞去铁血营少帅一职。南山书院先不用去,朕对你另有安排。”朕的私兵,交给你来训。
☆、第七十二章
肖平按照江知的要求,在五日后的早朝上主动提出了请辞一事。
江知允。
这些年铁血营战功赫赫,是大月的尖刀部队。少帅请辞,必然会对这支部队的作战力造成影响。
但在肖平请辞时,朝上竟无一人挽留。
这些人精,哪个会多言一句。
后宫不知出来什么事,禁军先是封了各宫,然后又封了太医院交给大理寺。
传闻皇后被禁于西山行宫。肖丞相为此还去了西山行宫,最后是黑着脸出来的。
接着肖丞相便开始对赵囯公的户部动手,而肖丞相的右臂,田右丞又因涉嫌科考舞弊被查。
这不论是肖、赵两家的纷争,还是那帝王想对权臣下手,都不是他们这些人可以多言的。
如今肖平请辞,肖家一党没人出声,赵家一派当然是视而不见,林家一系更是早就容不得这个抢他们军功的外来户了。
所以,每个人都保持着沉默,安静地等待着暴风雨的来临。大月已经安稳了十年了,这一次不知会有怎样的风浪。
这些消息是掩盖不住的,慢慢传到了民间,自然也传到了后宫,。
太皇太后原以为后宫会因此而乱上一阵,可没想到这些姑娘悄悄议论一下就没动静了,然后更卖力地各自做着各自的事情。
她差人一打探,觉得肖乐乐还真担得起这凤命。
最初听到这些消息时,后宫的妃嫔们也是有些慌乱的,可她们在一起讨论之后便迅速安定下来。
她们觉得以肖家的地位,以皇后的才貌都坐不稳与后位的话,那她们也别瞎想了,免得自己没了命还连累了家里。这样的情况,她们平静便是平安。
而对于她们喜欢的皇帝陛下,她们仍然一如既往地喜欢,只是她们现在的喜欢很特别很独立,与她们最初进宫时不一样。
她们并不是再想着依附谁,倒像是为了打发闲暇,像她们嗯的那小调一样:“爱情不过是一种普通的玩意一点也不稀奇;男人不过是一件消谴的东西有什么了不起。”
太皇太后觉得这种想法是对皇帝的大不敬,很荒谬。
可后来婉贵妃来见她时带了不少她们弄的画册和话本。于是,太皇太后也被带到了坑里,还主动说可以给后援会赞助一些活动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