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月很想问一句,孟导的片子剪好了吗,你们就这么积极。
既然怎么都不能再挖出新的料了,那只好赶回写稿了,一定要赶在其它媒体之前先发表。
新闻不够,脑补来凑!
潘达刚刚那话什么意思,他和女友相恋多年,时哥却暗恋七年!
时哥和潘达是情敌!
我的天,夭寿了。
记者们嘴上这样哀嚎,但却最喜欢写这种八卦,纷纷撤离片场回去赶稿。
不只是记者们这么想,剧组的人也跟着开脑洞,最后得出了两人互为情敌的结论。
记者们的速度非常快,早上九点开机采访,中午十二点,各大营销号里都转发了《剑仙》剧组两大男性角色为爱反目,争风吃醋的新闻。
“当红小生费时居然是个情种,暗恋女神七年!”
“国民学长潘达透露与女友相恋多年!”
“费时暗恋潘达女友多年,两人在片场互殴!”
江月看到这个标题实在是无语,尤其是互殴那篇配的图,不过是两人跟着武指排练而已。
还有一些美妆博主、时尚博主也转了,、。
“费时为她衣带渐宽,这样做,你也可以获得男神的暗恋…”
“她有什么魅力值得两大男神倾心,一支口红帮你搞定心爱的那个他…”
“震惊!原来国民学长喜欢的人是这样的……”
这种报道配的就是《剑仙》中年轻女性角色的剧照,对服装首饰进行一番盘点,再扒拉一下演员们彼此的交集,就YY出一篇狗血神情的八卦报道。
托这两位男明星的福,新剧的关注度大大提升,剧中的一众女演员曝光率也增加不少。
江月看了下自己的微博,粉丝关注度从最初的七八万到现在已经变成了十万,并且还有增加的趋势。
“莉姐,你是不是给我买微博关注人数了?”
她有些不自信,这涨粉的速度太快了,便打了个电话去问赵莉。
赵莉疑惑了一下,看了一眼江月的主页,“我没有啊。你现在曝光上来了,粉丝增加是正常的。对了,我给你招了个助理,会开车会化妆会P图,晚上就能到你们酒店。联系方式我等下就发给你,你在剧组这段时间就由她照顾你,我这边公司安排了新艺人,可能不太顾得上你。”
说不清楚是什么感受,但江月有些难受。赵莉接手新艺人了,以后对她更不会上心。难怪之前她消息滞后,潘达却对她的动向一清二楚。
“嗯,好我知道了。”
由于场地还没完全搭好,导演决定先拍摄不需要布景的戏份。
第一场戏,便是男主上逍遥宗,中途被追杀。
这部分没有江月的戏,但她也没离开,在一旁观摩,发现了电视剧和电影拍摄的不同点。
最明显的就是打光不一样,电影打光偏黄,看得清肌肤纹理,非常有层次,整个人显得立体,也就是常说的质感。而电视剧则是大白光,仿佛加了美颜滤镜一样,看得里面的人各个都是肌肤吹弹可破,跟瓷肌娃娃一般,人瘦还好,胖了就是一面团。难怪电影镜头下更容易出美人,实在是电视剧打光太糙了。
电视剧的台词也更多,都需要背下来,至于那种背不下来只能用“1234567”来代替的根本不行。徐湘湘这样的关系户都在老实背台词呢。
此外,电视剧拍摄的进度非常快,之前孟春赶进度分成A、B组,连轴赶,也比不上现在,一下午都已经拍摄了一页的台词。
最明显的就是中途有一场雨戏,剧组是找的洒水车,反复拍。江月记得自己在青春片杀青那场戏里也有雨,但孟春不让用洒水车,就是死等自然雨,说要那个意境,可电视剧明显等不起。
当然这也跟费时演技不错、台词记得牢离不开。
开机第一天,剧组氛围还是很轻松的,早早的收工去吃了开机宴。
晚饭后,江月拿到了明天的通告,她明天有一场去海边拍摄的戏份。正好赵莉给她的助理也到了,背完台词,她把助理叫到房间来对戏。
第41章 我就宰了你煮汤喝
江月的助理叫陈芸, 一米七的个,微胖,留着齐耳短发, 戴着一副黑色边框眼镜, 看着颇有几分女强人的气势。
但一开口就暴露了她的属性,是个软萌的妹子。
“江老师, 您好, 我是您的助理,陈芸。莉姐让我来这照顾你。”她双手交握,不住揉搓,有些紧张,“您看有什么是我能做的吗?”
江月看过她的资料, 知道这是她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 刚出社会,难免会紧张。想到自己也有过类似经历, 江月便给她倒了杯果汁。
“坐吧。你别叫我江老师, 就叫我江月吧。”
年龄上,她比陈芸还小六岁,资历上, 她也不够深, 不配老师这个称呼,也免得被剧组里其他人听见了笑话。
“我也是刚进组, 眼下也没什么工作要安排给你,我们都先适应一段时间。”江月把统筹送过来的单页剧本递给助理,“今晚呢,叫你过来是想我们俩先熟悉下,二就是帮我对对台词。”
陈芸一听是这事, 轻松多了。
她是国戏毕业的,表演系本科,也算科班出身,但为什么最后来转行做助理了?实在是娱乐圈太难混了。
圈里有句话,小红靠捧,大红靠命。前者就是要有人脉要有大公司做后台,舍得砸资源给你。所谓资源,大导片子里有台词的角色或者是雷剧里的一个配角都好资源,差一点的上个综艺做个端盘子、看门的,一直有活动有上镜的机会也算不错了。这种就需要出众的美貌了,演技反而在其次。
大红就是玄学了,纯粹看运气。有人即便有颜值有演技有资源,努力十几年也只是有存在感,缺一个大爆特爆的机会,机会却是可遇不可求。就像林冉,从童星开始,连续二十多年,终于爆了一次,此后片酬大涨,也有无数的剧本任她挑。
而比她演技更精湛的童星一部分已经泯然于众人,一部分还在辛苦打酱油,一天赶往四五个片场跑龙套。
国戏大一大二时不准接戏,陈芸也专注于练基本功,专业成绩在系里名列前茅,她一直自信自己以后能大放光彩。但大三时的经历狠狠打击了她。
她跑了无数个剧组,都被拒绝,发出去的简历要不是石沉大海,要不就是到了试镜间选角导演说“这个角色已经有人了,你回去吧”,还有的时候到了片场已经化好妆了,最后发现换人了。不能拍正经的戏,那就去试广告吧,然而广告也一样拒绝了,对方问她有过什么作品没,她只能说学校排练厅里的作品,对方便笑笑没了下文。
大三大四这两年她都在吴越影视城跑龙套,一个月有十来天能有戏。每天早出晚归,回家还腰酸腿软,家里人也会发消息询问她的状况,给她寄钱,这让她十分窘迫。
半年前,她离开了吴越影视城,回到学校排毕业大戏,她排得很用心很投入。因为那将是她最后一场戏。
她已经做了决定,毕业后转行。她需要钱,而在这行,她看不到希望。
据她了解,毕业后班上一半的同学已经转行了,做销售、卖保险、做会计,只剩下十几个人在苦苦挣扎。
她们班只是一个缩影,大部分科班演员都是这个状况,往前推几届,都是一样的,毕业三年能有一部剧播出、能让观众叫得出你的名字都算成功了,都足以成为师兄弟们羡慕的存在。
她熬不起,她家境普通,家中还有个上初中的弟弟,没有再任性的追逐梦想的权利。可她还是喜欢这一行,不想离得太远,所以看见君行招助理时,她就果断报名了。
国戏的学生台词功底一向是三大中最优秀的,加上陈芸专业本就不错,对着对着就拿出了师姐的气势,对江月的台词上的不足一一指正。
江月原本只是想有个人帮她对词的,但没想到会有这样的收获,受到专业的指导,便也没出声反驳,而是虚心的听取教诲。这一晚倒是让她获益匪浅。
结束时,江月跟陈芸说:“你把你的房间退了吧,住到我这边来。退房的钱,你就自己收着吧,这事也别跟莉姐说。”
她房间有两张单人床,足够两人住,也不挤,方便互相照顾,也后对戏。
陈芸这才意识到自己刚刚有些逾矩了,她一个小小的助理居然对自己的boss指指点点,还好江月没有责怪她,反而真心求教,这叫她挺高兴的。如今江月让她退房搬过去一起住,心里对江月的好感又增加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