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乡里+番外(288)

“这也没办法。”

秦王黯然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倘若轮不到我,我也不能去哭着要。”

“但若王爷留在京城,就不一定没有机会了!”

秦王烦闷起身,背朝她立在窗前。“这事儿也不是咱们争争就能得来的,再没有机会,我又有什么办法?”

说完他站了会儿,掉头又出了门。

秦王妃哎了一声追出去,对着他背影跺起脚来!

“成天说两句话人就跑了,这么不图上进,难怪当爹的也不把他放眼里!”

梁嬷嬷慌得走过来:“怎敢批评王爷不是?王妃慎言!”

秦王妃往四周看了眼,立刻收声退回来。

秦王再不上进也是个货真价实的亲王,是宗室子弟,莫说秦王妃只是妻子,便是作为亲生母亲的安淑妃,也轻易不敢当着外人这么训斥他的。逾了礼,要收拾她这个王妃那是轻而易举。但秦王妃心里着急呀:“这么好的机会再不争取,回头可就等着别人爬到咱们头顶吧!”

梁嬷嬷叹了口气,正要说话,忽听门外有声音,侧耳听了听就走了出去。

秦王妃也听到了,见梁嬷嬷匆匆回来,便问:“什么事?”

“汉王要见俞妃,不知何故没见着,方才在俞妃宫前训斥宫人来着!后来是王公公过去把他挡回来了。”

秦王妃疑惑:“俞妃都病了两三天了吧?老五一直没进去看过?”

“应该是没见过,俞妃一直没让人进去。”

“那不应该啊。别人可以不见,老五好不容易回京一趟,她怎么也舍得不见?”秦王妃说着说着就坐了起来,往外望了望,只听隔壁汉王院里还有动静传来,不由走出了门。

梁嬷嬷跟着出来,说道:“要不去问问淑妃娘娘可知道?”

秦王妃二话没说就往安淑妃屋里去了。

汉王执意要见俞妃,闹了有一会儿,听到讯的晋王妃立刻喊上宋湘赶去了后宫,汉王却无论如何也不肯离开,就连紫嫣出来传话他也不信。宋湘只好让人去禀告了皇帝,王池奉旨过来,训斥了汉王几句,他这才闷声离去。

宋湘看他临走时紧握着的拳头,不免与晋王妃对视了一眼。拦着汉王不见俞妃,终不是长久之计。今日他是走了,难保明日不来。再说,旁人见了也会怀疑。

晋王妃道:“我去跟皇上说说,你先回去。”

宋湘点头,回头看了眼紫嫣,想起那俞妃说过的话,跟她道:“你随我来一下。”

紫嫣颌首,亦步亦趋随他回了昭阳宫。

宋湘坐下来,问她道:“听俞妃说,你与青霞接触颇多。”

紫嫣提裙跪下来:“青霞初进宫之时,俞妃娘娘与奴婢救过她一回,她心里记着,一直渴望着能到俞妃娘娘身边来当差。”

宋湘点头:“我有点事想让你做,你能帮我做到吗?”

“连我们娘娘都已毫无隐瞒,奴婢自当尽心竭力。”

宋湘望着她:“你起来说话吧。”

紫嫣磕了个头,站起来。

“我对秦王妃近来一些行为有些疑惑,你能不能让青霞想办法帮我我盯住她?”

紫嫣想了下:“青霞在安淑妃宫里负责一应起居事务,秦王妃那边兴许去的少些,但奴婢会细细嘱告她。”

“我要知道的事情,秦王与安淑妃很有可能不知道,但她身边的梁嬷嬷一定知情,所以你让她小心行事,并且,可以把梁嬷嬷的行动作为目标之一。”

“奴婢省得。”

宋湘看她一会儿,又问她道:“你们娘娘这些事,汉王一点也不知道吗?”

紫嫣听到这里,慌不迭地又跪到了地下:“世子妃明鉴!王爷他确实不知道!娘娘就这么一个命根子,不会让他参与,拖他下水的!”

第389章 你母亲的“病”

宋湘其实不问心里也有谱,如果汉王知情,那么俞妃出了什么事,他定然有数。只是总归要问上一句才放心,到底皇帝决定让汉王知道实情之后,汉王必然也会有一番不平静的。

她端茶道:“你去吧。有消息就随时来告诉我。”

紫嫣起身,称是离去。

……

秦王妃到了安淑妃宫中,安淑妃刚刚才从俞妃那边过来。

“方才俞妃那边那么大动静,到底发生了何事,母妃可知情?”

“你知道的也就是我知道的。”安淑妃端着茶,淡淡说道。又问:“鸿哥儿怎么样?这两日咳嗽好些了吗?”

秦王妃扭头看了一眼梁嬷嬷。梁嬷嬷连忙说道:“回娘娘的话,好多了,昨夜里一晚上都没咳。”

安淑妃颇有些不悦地看向秦王妃:“多放些心思在孩子身上,你一个当娘的都不知道他病的怎么样了吗?怠慢了皇孙,仔细皇上降罪。”

秦王妃连忙称是。又接了青霞手上的手炉呈到安淑妃手上。觑着她神色不像是很怪罪,便又掐了掐手,鼓起勇气说道:“皇上近来与晋王府上下接触密切得很,什么风声也不曾透出来。今儿还只传了陆瞻一个人侍驾,真是让人心下不安。”

安淑妃想了一下,看向她:“汉王怎么样了?”

“儿媳方才出来的时候看到那边院门紧闭,没有什么声响。但总觉得更加不能踏实了,俞妃好好的,怎么就不见老五呢?”

安淑妃垂眸没有说话。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母妃,这事儿咱们要不要去弄弄清楚?知道来由,也好引以为鉴。”秦王妃又试探道。

安淑妃拿银签挑动着手炉里的炭火,一会儿才盖上盖子,说道:“得有把握才行,箭的事儿还没下文呢,没得让人拿了把柄。”

秦王妃听她没有阻止,双眼亮了亮。“儿媳自当小心行事便是。”

安淑妃扬唇点头。

等秦王妃出了殿门,青霞走上来:“俞妃只是跟咱们不相干,王妃去打探,不会出娄子吗?”

“她想去就让她去吧。”安淑妃长长吐气,“本宫也纳闷着呢,俞妃这事肯定有猫腻。”

“那要是万一出事……”

“不过是盯个梢,能出什么大事?”安淑妃睨着她,“就是万一出了事儿,不是有她兜着吗?一天到晚想着让我把他们弄进京城来住,连自己的孩子也顾不上照顾。一个儿媳妇而已,没了她还可以再娶!”

青霞抬头看了她一眼,随后低头道:“到底是郡主和皇孙的生母,哪里有不疼惜自己孩子的?想来娘娘这话也不是真心话。王妃若是栽了,也会连累王爷。为了防备王妃失手,不如奴婢打发人从旁悄悄看着,以防万一。”

安淑妃神色稍缓,深呼吸一口气道:“去吧。”

……

汉王从俞妃那里碰壁回宫,心情郁闷至极,同时对俞妃不肯见他的原因,更加疑惑了,也隐隐有了一种不祥之感。

想到早前俞妃半遮半露说出的那些奇怪的话,难道她身上当真有什么秘密?

“王爷,皇上传您入宫觐见。”

正在纠结之时,身边太监就目带忧虑的引来了仁寿宫的传话太监。

汉王正好有寻皇帝询问之意,闻言立刻整了整衣冠,就往仁寿宫走去。

皇帝已经盘腿坐在炕上等待,他手上持着书卷,脸上既没有因为他先前吵闹生事而起的怒意,也看不出来不计较他犯错的缓和之色。

“父皇。”

汉王躬身。

“坐吧。”皇帝眼神指了指炕下的凳子。等他谢恩坐下来,皇帝问道:“你刚才在吵什么?”

“回父皇的话,儿臣听闻母妃染恙,想要入内请安,但几次前去都被挡了回来。儿臣心忧,以至于失了仪态,请父皇恕罪。”

“你在京还得有好一阵子,这么急着见她作甚?”

汉王语塞,硬着头皮回道:“母亲染病,儿子不能侍奉病榻之前,是为不孝。儿臣不愿做个不孝之人。”

皇帝把书放下来。汉王望着书卷封面,认得那正是一本《孝经》。

“听永安侯说,宗人府那边时常接到你母妃嘱咐发去给你的信件,你们在信件里都会说些什么?”

汉王微顿:“无非是一些日常。偶尔也会问候问候父皇龙体。儿臣则说一些在封地的轶闻。”

“你认不认识杨淳?”

汉王更是怔然,寻思片刻道:“儿臣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

“那你母亲可有跟你说过太子?”

上一篇:八零土著沉迷美食下一篇:贵女阿离

青铜穗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