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宁王妃的诈死在先,确实,后来再有人使出这样的障眼法也不算太让人惊讶。
但骆容坟中的情形仍让人咂舌,若他假死的话倒是另当别论,但如果他当真人死了,那究竟动他棺木的人得有多缺德,才会将他的尸首都搬走,让人尸骨都不能入土为安?怎么看,下手的这些人都不会是什么磊落之人,也就基本可以判断,不会是皇帝了。再从时间看,也不可能会是秦王汉王。
“后来呢?”她问道,“骆家如今怎样了?”
“案子没有结果,但骆容尸首丢失的消失却也没有传出来,也许,骆家也不愿再使他丧失一次尊严。”
晋王妃想到早前陆瞻撞见过的他私下豢养的武士,说道:“你从什么时候豢养的人手?”
晋王看过来:“你知道?”
王妃没答话。
晋王收回目光:“是陆瞻告诉你的吧。”
王妃吸气:“这么说来,你也不是什么都蒙在鼓里。”
晋王后靠在椅背里,望着地下光影,没言语。
“既然这样,那骆容为何会有这身后之患,想必你现在已经知道了?”
冬天的光影格外金灿,微小的尘粒在一道道光柱里浮浮沉沉,晋王望着它们,说道:“若是看到骆容坟内如此景况还能不生起疑心,那自然我是白活了这许多年。只是我依然认为那是你们干的,那些潜伏的人也是老三媳妇的,想想,十几二十年的时间,她要打点几个人去骆家,多容易啊。”
“可是一个连活命都难的女人,她若有这本事,又何必把唯一骨肉送给别人养呢?”
晋王默语。
王妃沉了口气,又道:“那么,沈楠去柳家时,在马车里发现的那张提醒他的字条,是不是你的人给的?”
第321章 它只是锦上添花
“不是我。”晋王道。
晋王妃也没有追问。如果追问就能够得来一个清晰准确的答案,那么她会去做。
栖梧宫这边宋湘与陆瞻等待了小半个时辰,连喝了几盏茶,闲极无聊也唠起嗑来:“你说承运殿到底有没有骗人?”陆瞻摇了下宋湘膝盖。
“我怎么知道。”宋湘一面烤火一面瞥了眼他。这炭火可真旺,要放在宋家,她早就拿来烤上红薯了。可惜王府里没人吃这些粗食,不然她也能扒拉几个过来。早前还起过在延昭宫开小灶的心思,如此看来,倒还不如先另外找房子住来得靠谱。对了,陆瞻在南城还有所宅子来着,差点忘了。
“王妃回来了。”
景旺朝里头报了个讯儿。
陆瞻脑袋探向窗口,果然只见王妃神色凝重地朝这边走了回来。
他立时起身迎到门外,宋湘跟着跨出来,王妃刚好就到了门下。
“问出来了么?”陆瞻急不可耐地问。
王妃轻叹气,跨门进屋,在榻上坐下道:“问了。不是他。”
陆瞻凝默,随后也坐下来:“也不奇怪,我思来想去,也找不到理由,那递纸条的人不但身手好而且有笔好字,明显是读过书的,他倒是有学问,但他却不会武功,或者说没有这么好的武功,关键是他根本就没有出过京城。
“即便是他有豢养的武士——一个能文会武的人也不太可能替他亲自出头卖命,除非他当真野心勃勃,可若他真有那么大的野心,又何必还要承认去过东宫,以及与我父亲的那段呢?反正我们也没有证据,他大可以否认的。”
宋湘望着他,知道他这是已经琢磨过一遍了。便问王妃道:“母妃去了这么久,可是还谈了些别的?”
王妃颔首:“我还问了问他骆家的事。”
“怎样?”
“或者这件事才是要紧的消息。他承认动过骆容坟的人是他遣去的侍卫,但他说骆容棺椁早就被人人动过了,而且里面并没有骆容的尸体。”
宋湘与抬起头来的陆瞻俱都愣住……
王妃从袖口里把那张简图拿出来,目光定定落在上方:“这是侍卫们画出的坟道内部的模样,这点应该无假。而我问及当中的一些细节,他也能对答如流。”接着她把与晋王所谈及之事尽数复述了一遍,然后凝眉:“照他所说,当时潜伏在骆家周围的有三拨人,其中一拨是他,另一拨侍卫,结合皇上早前盯着何桢来看,那便应该是皇上的人,而另外那拨呢?他们又是谁?”
宋湘闻言上前:“如果当真有另外的一拨人,那他们十有八九就是往沈楠马车上递纸条的人!”
这个结论事实上早在他们从沈家就已经呼之欲出,如果晋王没有撒谎,那么必然就还有一拨人在潜伏中,之前光是晋王剖白昔年之事时她还没敢往这方面想,如今沈家提供了新的线索,那么有些猜测就值得探究了!
姑且先当晋王说的是真的,那么这拨人藏在暗处,很可能不只是盯盯骆家柳家这么简单,这两家手上关系到的秘密是宁王收集的“罪证”,这罪证究竟是不是晋王的先不说它,与此有关的不是想替宁王翻案的人,必然就是当年下手的人这毫无疑问!那么,盯着骆柳两家的这些人,既然不是皇帝,那也就是当年的凶手了?!
那……这就有点可怕了!
这个猜测如若成立,那岂非他们在暗中蛰伏了十八年也未能让人发觉?再加上前世那七年,那便是二十五年之久,是谁这么处心积虑,从离间帝后三个嫡子开始,到熬死太子,陷害宁王,再到把晋王府也搅和得分崩离析?
十八年前,他们又是什么样的人?
“这比我们最初猜想的还要复杂了,”陆瞻攥紧了拳头,“如果真不是晋王,那么这人的目的岂非是冲着皇上来?”
“准确的说是冲着朝堂来。他们这么沉得住气,所谋图的一定不会是小事。”
王妃拿起这张图,目光又定在了这上头。
宋湘望着她:“那么,母妃认为王爷的话有几分可信?”
王妃略显怔忡,片刻才道:“我不敢说他没有虚言,但是这两次是我与他之间谈及的最深的话题,我觉得至少他没有回避,或者是个好现象。就像瞻儿说的,若他要说谎,那他何不直接否认,非得如此迂回,编造些真真假假的话来讹人呢?要知道谎话说的越多,越细,穿帮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她微顿半刻,没等宋湘他们接话,又兀自幽幽道:“又或者,他也根本没有这个能耐来布下这么个大局。我从前一直以为他行事虽然有些上不了台面,但有阴谋野心的大都如此,他设计害瞻儿堕马之后,我就更觉得他从头到尾都透着阴险了。
“但那日乍然从他嘴里听到他怀疑我与太子苟且——”
说到这里她低头轻哂了一声:“我除了震惊到不知如何是好,同时我又感到十分可笑。他居然怀疑我,我身后有杨家几百口人的性命,作为世家千金,我受了十几年的严格教育,在家风严正的杨家薰陶了这么久,说我自私势利我信,说我会去做这种不要脸的事?
“他也不想想,我若要跟太子苟且,我会放着光明正大的婚约不去争取,而专门挑成了亲去干这些丧尽门风的事儿?太子婚前都不曾接受我,难道他专好这口,跟弟媳妇私下幽会?
“即便是我争取不成,即便是杨家要攀龙附凤,又不是没有别的小姐,他们陆家非娶我当儿媳妇不可吗?我若是不愿奉这个旨成亲,实在有太多办法了!出家,寻死,找个理由把自己弄毁容,哪个不行?之所以成亲,不过是因为认定儿女情长并不是我这一生的全部罢了!”
“母妃的品行自然是无可挑剔的!”
宋湘听她如此露骨地提及心事,连忙宽慰。那日事后王妃虽说表面上看起来若无其事,但宋湘相信这几日她心下绝对没有一刻是安宁的。也就是到了此刻,她才释发了出来而已。
第322章 宁缺毋滥
王妃看向她:“你虽然是我的儿媳妇,我也要告诉你,对女人来说,儿女情长固然重要,但女人这辈子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的,没有男女之情,就不代表这辈子活得没了价值。这年头能因为两情相悦而成亲的实在太难了,万一没有,那你还会有儿女,你身上有好的东西可以传承,人生同样会有盼头。而当你认识到这点,自然就不会被小情小爱左右了意志。”
这话可真是说到了宋湘心里头。活过了前世,她已经看通透了,情爱两字并非续命食粮,它就是锦上添花,能拥有当然是最好,但没它日子也能过得下去。它出现了,那就争取,努力过了,不管结果如何也无怨无悔。怎么就非得为了它而不死不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