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乡里+番外(151)

“落葬那日,礼成后我一个人站在荒地里,宁王才走过来告诉我,原来那天夜里他意外看到他的二哥独自潜进了东宫,他跟随过去,然后就见到他的二哥在大哥躺过的病榻前翻查。

“后来晋王被进宫来的太监惊走,他等人走后,就在床榻上找出了那半块玉。”

宋湘听完恍然。

如是这般,那宁王和晋王妃的疑心就不能说没有道理了。

“太子葬礼之后,我回王府仔细翻找,果然没找到本该在晋王身上的那块玉。当时便存了疑,但却并没有因此做什么。

“你说的我面临选择的事,已是后来的事,我们在太子落葬之后都留京陪伴了皇后一个月,那一个月里,宁王来找过我几次,每次他都神情忧郁。

“宁王妃告诉我,他经常做恶梦,说他在梦里喊‘大哥’。

“我知道他们兄弟情深,只当他是不肯接受这一切,再者,当时我已经与晋王成为夫妻,理智押着我不曾照着他的思路往下想。

“我便劝他人死不能复生,不要想太多,伤害了手足感情。他也不争辩,也不多说,依然像那个听话的孩子。

“所以我没有做什么选择,就当不知道继续过着。后来却发生了一件事,使我改变了主意。”

“发生何事?”

“宁王回西安府后一度没有音讯,那年七夕,他突然悄悄来找我了。他乔装成香客在城中佛寺约我见面,然后摆出了一叠案卷给我看,那是他二哥一些表里不一的行为证据。

“严格来说,他做了些有违王法的事,虽然罪状还不算特别重,但若皇上知道,定然会降下不轻的责罚。

“自然,一旦降罪,我与孩子们难免被波及。宗室之中,就算是不入狱,不贬黜,光是失去这份恩宠,也会变得窘迫的。

“宁王本可直接送入宫中,但他与晋王亦是手足,在没有二哥谋害大哥的证据下,去状告二哥这样的事情,他显然做不出来。

“那份证据摆在我们中间,谁也没有把他往太子的事上靠,但这却足够说明他的二哥,我的丈夫,并不如他表面上那么君子,而是一个表里不一的人。

“他这样的人在东宫面对着病弱的太子还弄碎了一块玉,背后的真相一定不会让人很舒服。

“我内心里认可了这个可能。但仍然不承认太子的死与他有关。我不肯相信,也不能相信。

“送走他后,我还带着旸儿在寺中放起了孔明灯。

“到这里一切看着都还正常对吗?但翌日回府,彻夜未眠的我回房补觉,半路被冲进来的旸儿惊醒。”

旸儿是王妃那个夭折了的孩子。陆瞻情不自禁挺了挺身。

“他的脸上满是惊慌,喘着气跟我说他见到鬼了。大白天的怎么会有鬼?而且才五岁大的人,他知道鬼是什么?

“但他说完这句话便两眼发直,浑身发抖,抱着我死命不肯松手。我的瞌睡一瞬间吓没了,一面喊着人来,一面问他看到了什么,他语无论次,一会儿说父亲,一会儿说太子伯伯。

“这中途他就慌慌张张进来了。我抱了旸儿一夜,半夜他就发起高热,再后来一病不起。几天之后,我的旸儿就这么没了。”

“……母亲的意思是,大哥他,他的死也是被谋杀?”

“不管是不是,就冲他发病前嚷嚷的那几个字眼,我就必须得弄清楚所有事情了!我得让我的孩子能够瞑目!”

陆瞻狠吞了一口唾液,倘若这一切都是晋王所为,那他岂不是成了个魔鬼吗?

自己的亲兄弟,自己的嫡长子,还有自己的亲弟弟……

“我几乎就要冲过去问他,到底手上染了多少个人的血,但英娘她们所有人把我按住了。

“我冷静下来,也明白,倘若旸儿当真死在他手上,那我去问他,能问出结果来么?我虽然有杨家为后盾,但我能强得过他么?就算告到宫中,没有证据在手,皇上会因为死了个孙子而杀自己的儿子偿命么?

“都不会!而且到了那步,我会连一点挽回的余地也没有!我的儿子可能死在我的丈夫手上,而我却没有一个很好的办法来解决他!

“所以我只能把这份恨压下去,压到让所有人以为我压根没有怀疑旸儿的死有异为止!”

王妃说到这儿,胸中的悲恸难以抑制地涌上来,眼泪也大滴落下,将一个世人眼里精明刚强的王妃变成了柔弱痛苦的母亲。

宋湘忍不住将手抚上她的肩膀,她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这种痛苦,有谁能比她更理解呢?

片刻,王妃吸气抬头:“旸儿一个五岁孩子,会有那样的突变,一定不是意外,他那么小的人,都没见过他大伯几次,他不可能突然之间说到他,他必然是撞破了他什么,才会落得这下场!

“而如果他是被灭口,那太子的死不就更加可疑了吗?我就不信,倘若太子的死他亦有份,皇上还不能收拾他!”

屋里响彻着一个母亲的困顿的诉说,宋湘心底的悲伤也在流淌。

如果一切都是晋王所为,那么杀死一个并不是他亲生儿子的陆瞻,对他来说实在不算什么事了。

他这到底又是为什么!……

“但我却没有想到,太子的事还没查明,宁王府又出事了。”

晋王妃止住心伤,匀气往下说,“你父亲来过那次之后,后来就没来过了,他可能也对我不再抱什么希望。我只好以书信向他们告诉了旸儿的死,之后宁王妃才试着跟我说些他的动向。

“你的母亲也是位侠肝义胆的女子,你父亲为太子所做的事,她一直很支持。她认为不管宁王有没有冤枉二哥,总之二哥与大哥之间曾经存在些什么纠葛,这点他们是有权力弄清楚的。”

第202章 从一开始就不和吗?

听到晋王妃口中的生母如此评价,陆瞻心里固然欣慰,但从中又更读出了晋王妃的胸襟,养育了十七年,却在真相大白的时候处处不忘肯定他的生母,几个人能做到这样的宽厚呢?

他问:“那他,晋王知道你们联系吗?”

晋王妃微默:“我认为是不知道的,如果知道,我想你根本不可能在晋王府这么多年他也没怀疑。当然如果他肯定确认了,不然他不会冲你下手。但他后来是怎么确认的,我却还没有弄清楚。”

宋湘把信息捋了捋,王妃是从陆旸的死开始下定决心帮助宁王弄清太子之死真相的。而太子之死的疑因很显然就是晋王那半块落在太子床榻之间的玉,从晋王偷偷倒回去翻查的行为来看,他十有八九是冲着找那块玉去。

换句话说,如果心里没鬼,晋王为何要悄悄进入东宫再去寻这半块玉?

既然东西碎得奇怪,他的行为也透着奇怪,太子的死除去疾病之外,那会不会晋王干了别的事催化真不好说。

太子死后到晋王府搬进京之前那几年,时间并不长,晋王不在府,晋王妃手段也是有的,能够把她与宁王夫妇的一切瞒住不在话下。

而晋王府之所以搬进京,又是因为宁王的死,皇帝已失太子,朝中上下都在猜测储位即将花落谁,这种情况下,已经“害”死了太子的晋王再向宁王下手,显然就顺理成章了。而最后,他不是正好也顺利搬回京师了吗?

从陆瞻亲探到的消息来看,晋王目前有争皇位的心思是肯定的,那么他这个念头是什么时候产生的?是太子病重的时候就有了吗?

他私下犯的那些事,是否跟他的野心有关?还是说他是后来被事情推动,为求自保而一步步产生了夺储的念头的?

想到这里她问道:“晋王是如何朝宁王下手的?”

“你们还记得我刚才说过宁王拿到了他许多罪证吗?”

宋湘点头。

“这份证据掌握在宁王手上。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终究还是让他听到了风声。他去西安府见了宁王,兄弟俩之间自然是不欢而散。

“据宁王妃说,他始终没有承认他私下去过东宫,而宁王自然也没有承认他查到了他的罪证。

“这次之后,宁王就决定进京了,宁王妃后来转述他的原话,他说:哪怕没有确凿证据,就是像小时候一样撒泼也要缠着父皇查查他。不然他怕来不及了。

“然而他一语成谶,果然他没来得及进京,他这边就指使人把他自己犯过的事安到宁王头上了。

上一篇:八零土著沉迷美食下一篇:贵女阿离

青铜穗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