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鸣轻响,白狼静静地看了一会儿,下一阵山风吹过时,他的身影已经悄悄离去。
亲眼见到白狼安全无虞,霜弥放下了心头大事,翌日睁眼想的第一件事,便是如何感谢帮了她大忙的二师兄。
也不知二师兄是如何找到白狼的,又花了多少工夫,只一句口头上的道谢,定是不足以偿还这份恩情的。
那些灵巧的女修,若是想答谢某人,或可赠上亲绣的荷包,或可送上精心烹煮的美食,可惜对于霜弥来说,荷包是她的双手无法企及的,至于自己煮的吃食……还是不要毒害二师兄了吧。
想来想去,只有下山去买礼物了。
霜弥翻了翻自己的小金库,这些年她除了粉裙蝴蝶结,几乎没有购置过什么东西,还是省下来一笔零用钱。
今日正好休息,她可以去集市上逛一圈。
拿着弟子令牌走到山门处,恰巧遇上资馈队的一行人出任务。
资馈队是朔月门内的机构之一,成员都是外门弟子,平时的工作主要就是负责收集炼药所需要的材料,以及管理账目。
走在最前面的高个子女修,是资馈队的队长遇澜,她戴着黑色的丝织护腕,包裹了整个手心,露出修长的五指,一身暗红色镶着银边纹路的弟子服,用黑带束腰,长发高高绑起,显得极为干练。
霜弥走到近前,才发现这女修比自己高出了两个头,在资馈队中只有另一名相貌温润的男修与她个头齐平,其余人都比她矮上几分。
在这女修面前,霜弥显得很小一只,简直像只柔弱小鸡。
霜弥平时见得多的,都是亲传弟子中的那几位师兄,因为习惯了,也就忽略了差距,此时见到同为女修、英姿飒爽的遇澜,忍不住盯着遇澜多看了好几眼,心生艳羡。
若是自己的体格能如这般高挑强健,她的实力或许还会更强些。
遇澜跟守门弟子交涉了一番,似乎遇到了什么麻烦,收起卷轴蹙着眉回头,看到一身粉裙的霜弥,便是一愣。
霜弥的弟子服制式一眼便能看出来是亲传弟子,在修仙门派中,有不成文的规定,亲传弟子的地位高于内门弟子,外门弟子又次之。因此遇澜看到霜弥站在自己身后,自觉应该行礼,但面对小小只的霜弥,遇澜挠了挠后脑勺,一时不知该做什么恰当的反映。
霜弥主动开口,脆声道:“遇澜师姐。”
朔月门算上所有内门外门弟子,也不超过一百人,资馈队又是经常现身的,霜弥自然知道她的名字。
这声师姐把遇澜喊得更愣了,她从未想过自己还能被掌门的亲传小弟子叫一声师姐。虽然按年纪、修炼年份来算,她确实都早于霜弥,但毕竟地位有别。
可霜弥喊得没有一丝不甘不愿,遇澜只纠结了一瞬,便飒然处之,合了合掌心:“小师妹。”
这声小师妹算是霜弥的专属称呼,整个朔月门上下,提起小师妹三字,谁能不想到朗陌掌门座下嫡亲的小女修,因此遇澜这样称呼,既算是尊称,也算是应承了霜弥唤她师姐的美意。
修仙门派中,也并非话本上写的那样单纯,内里的暗潮汹涌其实也复杂得很,如遇澜这般,时常因任务在外行走的,注意这些细节,早已成了习惯。
霜弥应她一声,甜甜地一笑,粉颊含情,眸子里像钻进去了细碎的星光,让人见了便觉憨纯讨喜。
遇澜见了这个笑容,放松下来,甚至觉得手有点痒。
好小一只,想捏一下,怎么办。
第9章 天启
原来遇澜受阻,是因为几日前,作为修仙宗门之首的上阳派颁发了一条新规矩。
在宁定院开办之前,所有宗门弟子外出不得超过一日,更不得在未经允许之下聚众出行。
这条规矩似乎是为了保证在宁定院入院评比之前,不会有弟子私下聚集斗殴,耍些阴私手段戕害对手,导致不公。
资馈队一行总共有八人,这已经达到了聚众出行的标准,因此就算遇澜申领了文书,也必须在日落之前回到朔月门。
可他们此次要去的目的地路途颇远,即便御剑飞行,也无法赶在日落之前回来,因此才在这里头痛不已。
“没关系呀。”霜弥从储物袋中拿出一张传送符,“遇澜师姐,我今日刚好要下山去集市上逛逛,你拿着这传送符,日落之前我都会在山下等你,你们办完事情,直接传送到我这里,我们一道回来。”
传送符当然是最省时间的,不过朔月门内有保护屏障,传送符不起作用,否则资馈队每次出任务,都可以直接传回来。因此若想用传送符省事,必须要有一人留在山下等待,可资馈队每个人都有任务在身,若不是霜弥刚好主动配合,他们还一时之间真想不出别的办法。
“这是最好不过了!”遇澜高兴地在霜弥肩头拍了下,“如此一来,我们一定能在日落前赶回,多谢师妹!”
霜弥含笑点点头。
下山路上,遇澜与霜弥同行了一段。
当初霜弥被接进朔月门,这是所有弟子都知道的事,霜弥的身世来历,也从未特意隐瞒过。
遇澜也就多问了几句,不知霜弥现在身体怎样?当年天寒地冻的,她在襁褓中怕是吃了不少亏。
霜弥也温声细语地答了,虽然瘦弱了些,但是平时的训练还是应付得来。
分别之时,遇澜朝她挥挥手,笑道:“小师妹,当年你是那么一个小小的婴孩,那批天启弟子中,再没有你这么幼小的,现在也长成漂亮的小姑娘了。今日和你多聊了几句,我看得出来,你是个好孩子。”
霜弥笑了笑,目送他们离去。
十五年前,人间大寒,长达半年每日飘雪。加上前些年的战乱后果,民众百姓饿死大半,冻死又半,徭赋官役彻底混乱奔溃,路上随处可见干瘪的尸骸,路人见到尸体,习以为常得如同见到枯木碎石。
日历已进入盛夏,屋檐上却还是挂满冰凌,这极端的天气带来的是异常的死亡数、涨满到极点的恐惧、以及铺天盖地的绝望。
累积之下,这种种负面因素终于改变了人间的大运势,怨气、妖气、鬼气合为一体,若放纵其滋生繁衍下去,不用多久,便会扑杀覆灭整个人界大陆。
所有修仙门派当即联合起来,决定大开山门,从十六以下年纪的民众中收养一批弟子,管吃喝住行,教文武六艺,待十五年后,所有弟子成年,便可自行决定去留。
若无意修仙,便领钱回去嫁娶生子,若有天赋,便可壮大宗门力量,维护人界平安。
这样的举措实际上类似于开仓放粮、救济百姓,只不过修仙宗门救济的手段是帮助俗世养活一批孩子,然后再让这些有能力、有本事的孩子为俗世效力。
这样一来,既可有效减少灾厄下的伤亡,又可促人运,稳住整个人间界的运势,不至于让妖魔横行。
这个计划,被称为“天启”。
当年被收养的那批孩子,也常以“天启弟子”代指。
而对于苦难中挣扎的百姓来说,这个消息不啻于天大的好事,曾经想进修仙门,那是难如登天,再往前推一百年,王朝还鼎盛之时,除了天赋过人的,也只有宫中最受宠爱的掌上明珠,才有资格被送进宗门去修炼。
因此家里还有活着的孩子的,无一不想削尖了脑袋送进最好、最大、最磅礴的宗门,至少,比俗世中浮沉多了一条活路。
各门派按次序挑选,朔月门排行第四,却不知为何一路挑选过来,都不曾收养过天启弟子。
直到了最后一个州郡,掌门朗陌才挑中了差点冻死在襁褓中的霜弥。
而更令人惊讶的是,在当场朗陌便宣布,这个婴孩,将是他的第六位,也是最后一位亲传弟子。
说也奇怪,天启计划实行完后没有多久,人间果然放晴,气温慢慢回调,又转回了正常的气候,甚至之后的十数年都风调雨顺,再未出过大面积的天灾。
如今十多年过去,市集上已恢复了大半往日的繁华,人间烟火气也渐渐充盈起来,百姓没有忘记各宗门的恩德,但凡见到修仙之人,都是以礼相待,敬重有加。
霜弥很少下山,这次奔着买东西来,真是挑花了眼,几乎扑在了各家摊铺上。
对于给二师兄的答谢礼,她选得十分郑重,左看右看也下不了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