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行止勉强找回一点平衡,又看阮林春来来回回添乱,终是开口叱喝道:“春儿,不许胡闹!”
阮林春扁着嘴,“我没胡闹,我就想和娘一块住。”
崔氏拉着她的胳膊,将她护到身后,又警惕地看着阮行止,显然不肯让人抢走女儿。
阮行止唯有叹息,心想阮林春去了也好,有这个拖油瓶在,崔氏一时三刻肯定没法改嫁,到时自己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总能慢慢将人劝回。
于是闭口不再多言。
倒是阮林絮瞧见这出兵荒马乱闹剧,心里暗暗高兴,嘴上却假意劝道:“姐姐,爹正在伤心,你就别火上添油了,还是留下吧,咱们姊妹一起也能有个照应。”
阮林春皮笑肉不笑的道:“这不是很好么?今后你照应你爹,我照顾我娘,咱们各司其职,谁也不耽搁。”
阮林絮被噎了下,只好灰溜溜地退到阮行止身后。
崔氏则感动地抚摸着女儿的后颈,经历这出,她总算看出谁才是真正关心自己的人。从此以后,她一定要好好地活下去,断不要为那些不相干的人落泪。
一行人整顿好行装正要上车,可巧阮大夫人听见动静过来,瞧见这副景象,亦是吃惊不小。
阮行止频频朝大嫂使眼色,希望她拦住崔氏。
阮大夫人为人虽不怎么大方,却也晓得家和万事兴,却不过情面,只得上前一步,柔声向崔氏道:“弟妹,你这又是何必?有什么误会敞开了说便好,何必非要闹到和离的地步呢……”
崔氏平静地向她施礼,“嫂嫂,我不再是侯夫人,今后这府里的事不该我管,就劳你多费心了。”
这一句,便扭转了乾坤,阮大夫人当然听得出言外之言——这意味着崔氏放弃重回侯府,而她也不费吹灰之力拥有了管家之权。
于是阮大夫人仍旧劝着,手却慢慢松开了,改为同情的看着小叔子道:“三弟,放手吧,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都是前世注定,应有此报。”
阮大夫人并不懂诗,不过前日进香时求得一句签文,如今正好聪明地用上。
阮行止顾不上同她歪缠,几乎急得跺脚,看着崔三郎套上马车,载着崔氏等人疾驰而去,如同黄鹤一去不复返,心里只觉得空空荡荡,仿佛有什么重要的东西永远失去了。
思绪茫然,不知该如何是好,于是阮行止便回房清点东西,看看崔氏可否落下点什么,好借故给她送去——正好再见一次面。
谁知刚穿过回廊,就发现阮志胤穿着一袭紧身短打,手上拎着大包小包的,要追刚刚那辆马车。
阮行止当即呵斥道:“混账!你也想离开这个家?”
语气虽然严厉,缺少了几分家长的从容——想起儿子说不定把刚才吵架的内容都给听去了,阮行止便觉耳根发烫。但,谁叫他就这么一个儿子?再如何不成才,阮行止也得将他留下。
正待好言相劝,然而阮志胤却已下定决心,“您用不着这样看着我,我都十七了,用不着您来约束。等春妹成了亲,我仍旧回兵营去,保准不讨您的嫌。”
至于中间这段时间,他当然得待在崔氏那里,在他看来,那里才是他的家。而眼前,却是个最大的背叛者。
阮行止的手从他肩上滑落,一刹那竟感到彻骨的寒凉,他真的错了吗,非要落到这样妻离子散的下场?
本不该如此的。
第41章 . 闹鬼 想不到,这屋子真的闹鬼呀!……
转瞬他又暴怒起来, 凭什么?凭什么!他是赫赫有名的长亭侯,是这府里的一家之主,不该是他们主动离开他, 该是他不要这些人!
崔氏倒罢,他就不信这个独子敢不听他的话, 他太知道儿子的本事了,别看阮志胤这会子意气风发,回头去了军营, 保准熬不上三年就得灰溜溜地回来——当个出生入死的兵将哪有游手好闲的少爷舒服?
等尝过世道的磨砺,多吃些苦头,自然会痛哭流涕地求饶, 阮行止不着急,就等着儿子悔悟的那天。
到那时, 才知道真正是谁撑起了这个家,崔氏说得好听,不过一无知妇人耳, 难道还真指望她能干一番大事业?
阮行止心下稍安, 冷冷道:“你走吧,走了就别回来,我只当没生过你这个儿子。”
阮志胤抿着线条刚硬的唇,一言不发地向父亲施礼, 继而狠心转身离去。
斜刺里忽然冲出个人来,泪眼朦胧的抱着他腰,“大哥,连你也要离我而去么?”
阮志胤沉默,“怎么,你想跟来?”
阮林絮:……
不, 她当然不是那个意思。只是,她是真心不希望阮志胤也去崔氏那里——她就只这么一个哥哥,白锦儿身体素来不好,生她的时候又落下病根,以后恐怕都没法再生育,一个女子,没有娘家兄弟傍身,如何在这世道过下去?来日她做了皇后,要提拔亲族,同样需要至亲之人为膀臂,为了这个,阮林絮也不愿失去兄长。
何况,相处这些年,她对阮志胤并非毫无感情,在阮林春到来之前,他们本是最要好的一对兄妹。
怎能说舍弃就舍弃呢?
这是她一厢情愿的想法,阮志胤却不这么认为,固然上一辈的恩怨不该波及到下一代,但,若非白锦儿这对母女,崔氏也不会肝肠寸断,春妹亦不会受尽委屈——这时候再来说清白无辜,不觉得太晚了么?
何况,护国寺那桩意外,阮林絮是否参与其中尚待商榷,但,阮志胤势必不能和从前一样看待她了,他不出言痛骂,已经是最后的仁慈。
阮志胤横一横心将她撇下,“三妹,你自己保重,从此以后,咱们桥归桥、路归路。”
阮林絮还想再劝,阮行止却十分不耐这般儿女情长,“不用多说,让他滚!”
阮志胤的脚步停滞刹那,终是义无反顾离开。
阮林絮发出一声痛苦的呼喊,“父亲!”
她反而有些岌岌可危了,阮行止执意赶走嫡子,难不成想另立家室,再娶一门身份高贵的继妻?不,不成,侯夫人的位子,只能是娘亲的,设若再来一个脾气蛮暴的继室,娘亲到何时才能有出头之日?况且,自己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现在她倒有点后悔做得太过,白锦儿跟阮行止见面的消息,还是她故意放出去的,本来只想刺激一下崔氏,以报祠堂罚跪之仇,谁知嫡母的脾气这样刚烈,并不争吵,而是直截了当地说要和离——凭心而言,阮林絮还有点佩服她,可惜两人注定处于不同阵营,面对利害冲突,她只能牺牲别人,成全自己。
崔氏那样倔强,必不肯再回来,只消找个合适的时机通知娘亲,她们一家三口就能团聚了。
阮林絮思及此处,心里总算释怀了些,看阮行止面如菜色,因柔声相劝,“爹,您别太担心,有二姐在,母亲定能照顾好自己的,若实在放心不下,等过些日子,我亲自过去瞧瞧……”
阮行止没有理她,却冷冷看着石墙边一处晃动的草丛,喝道:“谁在那里?”
那人尴尬的从青苔掩映处现身。
阮林絮惊喜交加,差点脱口而出一声“娘”,可念在爹爹此刻心绪不佳,还是留待改日相认为宜。
白锦儿怯怯地上前,“老爷。”
她此刻的心情十分复杂,原来只想混在那些宾客随从堆里,却不料会撞见这出,虽然欣喜崔氏这样洒脱,肯成全她的爱情,可同时却又有点尴尬——因为老爷是崔氏让给她的,而非她自己争取而来,难免有胜之不武之感。
但,不管怎么说,如今也算破镜重圆了,故而白锦儿望着爱郎的目光柔情满怀,只需一语,她便愿跟随他而去。
阮行止看起来却不甚高兴,强打起精神,让阮林絮与她见面,并道:“我知你这些年思念絮儿辛苦,若实在舍不得,就将她带回去吧。”
他如今也算想通了,崔氏那样执拗,恐怕不单是因为嫉妒,还因为替情敌养了十几年的骨肉,将心比心,他也咽不下这口气。
一开始是他想差了,好在现下弥补还来得及,让白氏跟絮儿到赵家屯避避风头,一方面避免东窗事发,另一方面,也更利于他挽回崔氏的心意。
白锦儿大惊,她原以为爱郎会立刻将她接回,怎的却是要赶她走,连絮儿都不肯留下,这怎么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