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阙有佳人(14)

  她猛地回身,震惊不已,惊慌失措。

  他走向她,那点刚逼出的冷漠一步步地消逝,在她面前停住的时候,目光已变得黯淡温和:“昨夜之事,是朕之过。是朕喝得多了,不知怎么就……”

  他再说不下去,摇一摇头:“妙心师父便是心中有恨,也不必将这过错加在自己身上。想继续侍奉佛祖……也可,朕不逼你,会着人多加照料。”

  她冷笑出喉:“举头三尺有神明。”

  “朕会诚心悔过,但求佛祖不要怪你。”

  他一字一句说得诚恳之至,比她预料中更有担当一些。

  顾清霜紧咬下唇,泫然欲滴的模样。又暗添了两分力,遂被痛感激得鼻中一酸,眼眶泛红。

  她盈盈抬起脸:“施主说得好听。可纵使举头三尺有神明尚可以诚心悔过求得宽宥,众口悠悠之间,贫尼又如何苟活?”

  他笃然承诺:“御前宫人自有分寸,不敢胡言一字。”

  顾清霜的呼吸至此才平稳下来几分,眸中恨意也淡去,咬一咬牙,又问:“那贫尼不去寻死,施主日后也莫要再搅扰贫尼,可以么?”

  “自然。”他连忙应下。

  她抿唇,走向床榻,一言不发地拿起海青来穿。不再寻死,但眼中的低落半分未淡。

  他始终看着她,眼中的愧疚逐渐化为不舍。几次想说些什么,又终是无颜开口。

  她任由他在沉默中将愧悔酿得更加浓郁,穿好衣裳,告退的决绝。他没有出言挽留,但下意识地提步,将她送到了门口。外头的过道并未生炭,门开的刹那冷气扑入,他才倏然意识到自己只穿着一袭中衣,只好止步。

  顾清霜头也不回地下了楼,听到他沉声而唤:“袁江!”

  .

  山后的一方小院里,宫人都被遣得远远的。正屋里,两名宫妃模样的女子一坐于主位、一坐于侧旁。

  侧旁那个正啼哭不止,妆花了一脸,双眼也已红了:“婉嫔娘子这不是害人……若知道妙心也在,臣妾无论如何也不敢送酒过去……”

  婉嫔柔和看她一眼,仍是那副与封号相符的柔顺模样:“我也是不知妙心在那里,一心想着你已有三两个月不曾面圣,才为你打算了。”

  顿了一顿,又温言劝说:“但你也不必怕,圣上贤名,知道孤男寡女同处楼中,多半就不会饮酒;便是饮了,也未必就会出事。”

  方淑人哭得更加厉害:“妙心一夜未离静缘阁,娘子还能说得出这些……”

  婉嫔的脸色略微变得僵硬了些,干笑了笑:“纵使真出了事,也怪不到你头上啊。你只是好心送酒,喝那是皇上愿意喝的。酒后愿意召幸谁,也是他自己的事,与你何干?”

  方淑人怔了怔:“……当真?”

  婉嫔温声宽慰:“咱们皇上何时胡乱怪罪过人?他平日又待你不好么?”

  方淑人这才定下几分心神,拭了拭泪:“那,那妙心……”

  还没说完,便见门口人影一晃,似是个宦官探了下头又缩回去。

  方淑人蓦地回头,厉声喝道:“什么人鬼鬼祟祟!”

  那宦官只得进屋,赔着笑作揖。方淑人这才看出是自己身边的掌事,松了口气:“什么事?你说便是。”

  “臣刚得了新消息,怕淑人娘子心神不宁,不敢耽搁,赶忙来禀。”

  方淑人皱皱眉:“什么消息?快说。”

  那宦官道:“娘子不必紧张了,先前的风言风语大约都是讹传。臣刚细细打听了,皇上其实昨夜就已离了岛。虽是被大雪阻了去路不假,但也是宿在了行宫那边的。”

  说着垂首:“如此,静缘阁就只有妙心师父一人了,出不了事。”

  婉嫔惊然脱口:“什么?!”

  方淑人松下心弦,笑一声,想了想,又锁眉:“可你昨日不是说,去时皇上仍在,还将你斥了出来,后来妙心截下了酒?”

  “是。”那宦官束手,“听闻那时妙心师父刚到静缘阁,皇上手中又尚有奏章没有读完,就多留了约莫一刻,读完就走了,码头那边当差的说得真真儿的。臣又去御前探了口风,只说妙心师父是出家人,昨日将酒留给她,恐违了戒律,心中害怕,想问问她喝没喝——御前那边都说,后来就随圣驾走了,他们也不清楚妙心师父后来如何。”

  “是这样?太好了。”方淑人抚着胸口,笑容终于漫开。

  婉嫔抑住心思,强自也缓开笑容:“如此便好,你我都可松一口气了。”

  “是。”方淑人颔首,觉得自己方才的哭哭啼啼丢人起来,双颊泛了红,离座福身,“那臣妾便不搅扰娘子了。”

  “什么搅不搅扰的,妹妹得空常来坐。”婉嫔和气地笑着。

  方淑人便告了退,候在院子里的宫人见她走了,便进屋来侍奉。婉嫔犹自一语不发地坐在主位上,很久很久,没有一点声响,也没有动作,彷如一尊漂亮的白瓷俑。

  身边的大宫女察言观色,挥退旁人,上前轻劝:“娘子别急,这才多少时日?漫说仅凭一面之缘那妙心师父信不信娘子,就是皇上与妙心,怕是也还不太熟。”

  “我知道。”婉嫔喟叹着。

  她都知道。

  她知道这种事需得慢慢来,今上一贯冷静自持,心里头又有念念不忘的人,妙心生得再美他也未必有心留意,她不该指望妙心这会儿就能成事。

  她只是急了,想到南宫敏因为大选之事已坐不住,或许不日就要入宫,她就寝食难安。

  宫里人人都说她性子温婉,就连皇上去年承太后之意晋她嫔位的时候也记得她这好处,挑了这婉字为封号。她的温婉原也不是假的,自小到大,京中官眷都对她多有夸赞。

  五年前大选入宫的时候,她的封位就最高,也得过宠,一时风头无两。她那时心里有过憧憬,想要一世荣宠,想要光耀门楣,甚至痴痴地想过,要与九五之尊共白头。

  可自南宫敏到千福寺修行的那一日起,这一切就都没了。

  皇帝先是魂不守舍几个月,谁也看不进去。后来虽缓了过来,也将她抛在了脑后。她的位份又不够高,从前嫉她的、恨她的,都来踩了一脚。

  她为了活命,只得到太后跟前去侍奉,一切温婉化作孝道。

  如今,婉嫔过得也算不错,看在太后的面子上,就是高位嫔妃也都敬她三分。可想着从前,终是意难平。

  所以,她怕南宫敏入宫,更怕南宫敏得封后彻彻底底占尽风光。若是那样,她怕是早晚要被心底的嫉恨烧死,变成一个毒妇。

  只要不是南宫敏,是谁都好。

  婉嫔强自缓着气,终于平复了情绪,阖目轻道:“罢了,总归太后也不肯那位入宫,我们且可慢慢来。”

  “娘子说的是。”大宫女垂首,又轻问,“那妙心那边……”

  “这阵子咱们忙着太妃们的家宴,总归要在行宫留人,与她该走动便走动吧。”婉嫔已完全稳了下来,端起茶盏抿了一口,“她是有那个心思的,样貌也好,进宫是迟早的事。”

  到时候与南宫敏路数相似的,便也只有妙心一个人了。

  能以彼之道还治彼身,婉嫔很想看一看。

第12章 天子再临

  圣驾在三日后离了千福寺,但本朝素来礼重佛法,按往年的例,正月初五时皇帝便还要再来千福寺一趟,为国祝祷。

  大约是怕顾清霜自尽,皇帝这几日很信守承诺,当真没来扰她。顾清霜便得以好生歇了一歇,好歹歇得腰背不酸了,才有条不紊地着手下一步安排。

  圣驾离开的当日,她去见了净尘师太,以心存旧人无法静心礼佛为名,央求净尘师太准许她担下寺中粗活,算是苦修,或能静心。

  净尘师太听了便摇头,说那些自有身子健壮的女尼去做,她恐怕受不住。但顾清霜心思坚决,道自己是穷苦人家送进来的孩子,许多活计儿时就干过,现在也没什么可怕。

  央求再三之后,净尘师太答应了。

  顾清霜就接下了浆洗衣裳的活。其实千福寺上下一干女尼都节俭,衣裳并不多,更没有什么贵重难打理的衣料,只是寒冬腊月里水总归冷得动手,这便也还是个实实在在的苦差。

上一篇:问罪长安下一篇:情郎是皇帝

荔箫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