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女配后我努力作死(82)

作者:昔邀晓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反正尚鸣早就踩着三皇子入了朝,再来一个头顶官衔远赴北境的公主,也没什么。

皇帝本就想放李余出去,只是没想好该怎么安排,如今听了李文谦的话,有心磨练他,便把这事交给了他。

几日后,安庆公主李余作为督运使,随押送军饷的军队一同,前往北境。

出发前李矜跑到李余府上,哭着赖着让李余带她一起去,还说自己会点武功,箭术又好,一定能保护李余。

李余直接叫人把李矜给扔了出去。

谁知从京城出发后,随行的婆子在装行李的大箱中发现了不知何时偷藏进来的李矜,那傻妞在箱子上开换气孔也不知道多开几个,竟因缺氧被活活憋晕了过去。

若不是同行的士兵听动静不对,叫婆子去打开箱子查看,李矜怕是已经被闷死了。

颠簸的马车里,李余支着下巴看着李矜:“我若是叫人送你回去……”

“大不了我再跑一次。”李矜很是倔强。

李余叹息,不明白了:“你到底想干嘛?”

李矜:“我就是想去北境。”

李余:“那不好玩。”

“我知道!”李矜顿了一下,说道:“父亲同我说过。”

父亲,不是父皇,李矜过继后,便是端王的女儿,她的父亲,自然是指端王。

李矜过继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像条疯狗似的,乱发脾气,还抓着萧若雪不放,看起来比李余更像个疯子。

她与端王府的王爷王妃关系也一般,不冷不淡。

可在安郡王大婚后,皇帝把端王叫去,将李矜险些被掳走一事同端王说了。

端王回去之后就罚了李矜,李矜不满,觉得端王又不是自己亲爹,凭什么管自己,结果被端王打了手板,哭得稀里哗啦。

那之后李矜和端王的关系就变得微妙起来,端王开始管着李矜,李矜又不服管,时常闹得府里上下鸡飞狗跳。

后来李矜在李余那挨了三皇子一巴掌,端王知道后虽然没说什么,但是过了没几日,三皇子便来找李矜,李矜这才知道端王在朝上处处为难三皇子,替她好好出了一口恶气。

李矜同端王的关系因此得到缓和,端王妃想把娘家侄子推到李余面前,托毫不知情的李矜邀请李余一起去上香,也是在那个时候。

再后来,京城爆发天花,他们也算是一起度过了一段艰难的时光。

端王时常跟李矜说起北境,因为端王有两个儿子,老大在京城,老二在北境从军。

老二是偷偷去的北境,端王置气放了狠话,让老二有本事就别回来。

老二也是个倔脾气,不回来就不回来,这么多年居然连书信都没往家里捎一封,端王想要偷偷打听自己儿子的情况,还得拐弯抹角找别人帮忙。

李矜和李余说了一下原委,最后道:“所以我不是去玩的,我就是去叫那个混蛋写封信,让我带回去给父亲。”

李余捧着瓜子听得津津有味,还问:“他要是不肯写呢?”

李矜:“他要是不写,我就拿刀架在他脖子上,逼他写!”

倒还真是李矜能干出来的事儿。

李余咔嚓咔嚓嗑瓜子,也没再提送李矜回去的事,只让李矜自己先写封信回去,免得端王担心。

两个月后,李余一行终于抵达北境。

第六十五章 “闻帅可知这次是我督运?……

避风城有座北庭都护府, 原先住的是负责管辖北地十三州的大都护,但自先景文帝时期,北庭大都护勾结外贼, 致使北地沦陷近半,死伤无数后, 这北庭大都护的职位便算是在北地以及中央留下了阴影,被彻底废除。

现在护着北地十三州, 为大祁守卫北境防线的, 是赫赫有名威震四方的风火军。

李矜从一大早, 听说快要到避风城起,整个人都处于极度亢奋的状态, 还总跟“前尘尽忘”的李余科普——最后一任北庭大都护叛国,北地十三州沦陷近半, 赫塔族率五万骑兵绕过肃州南下, 如一柄又快又利的剑,直冲皇都。

被十三州护在身后的安乐之地哪里抵抗得了刀口舔血的赫塔族, 所过之处无不被烧杀劫掠,哀鸿一片。

当时的大祁比较重文轻武, 即便是调度了临近州府的兵马, 数量上占据优势,依旧没人有把握能抵御得了来势汹汹的赫塔族。

有官员提议迁都避祸,景文帝宁死不允,尽显君王气节,最后是景文帝膝下一个不怎么起眼的儿子主动请缨, 率领前来支援的军队,硬生生打退了赫塔族。

也是那位皇子将沦陷的北地一一收复,那皇子还在北地戍守几十年, 重编北庭军,由景文帝重新赐名,这才有了如今声势浩大的风火军。

“但我听父亲说,风火军内部也没多和睦,疾风营和烈火营分踞灵江东西,谁也看不惯谁,时常叫夹在中间的晋、曲、林三洲州牧叫苦不迭。”

李余缩在马车角落里,蜷成一团,声音听起来很是虚弱:“那不挺好的吗。”

虽为一体,却又相互牵制,只要闻鹫不犯糊涂,任何一边走了北庭大都护的老路,另一方都能立马渡江牵制。

难怪皇帝说什么都不想让闻鹫回北境,闻鹫能力虽强,镇守一方,还压得住风火军,但也因为他是风火军主帅,威胁太大,皇帝不得不忌惮。

可闻鹫对皇帝,明明是忠心耿耿。

李余有些为闻鹫叫屈,却也无法指责皇帝,毕竟人心隔肚皮,皇帝没看过《母仪天下》,闻鹫又长年待在北境,若仅凭一次开恩就傻愣愣地相信闻鹫会一心忠诚于他,反倒令人怀疑他是不是做皇帝的料。

不过在那之前……

李余抱紧了自己。

她还是先可怜可怜自己吧。

这一路不仅有军队护送,皇帝不想让李余掉了公主的排场,还给李余安排了会武功的侍女贴身照顾。

可即便如此,李余还是因为舟车劳顿病了两回。

李矜倒是有点底子,也因为水土不服上吐下泻过几次。

为这,原本能在一个半月内抵达的行程,硬生生拖了两个月,幸好他们提前一个月出发,不然真就耽误事了。

避风城作为边境城,为防止细作潜入,进出卡得非常严。

哪怕他们是押运军饷的队伍,也只能插队入城,该进行的检查一项都不能少。

只一点,先前从未有过公主做督运官,公主身份尊贵,又是女子,该如何检查公主的马车,就成了问题。

和李余同行的押运官办完了差事还是要回京城的,就想给李余卖个好,让避风城的守卫给李余特殊优待,直接放行。

李余倒是没什么,稍稍示意后,和李矜一块戴上幕篱,就从车上下来。

原本长至裙摆的幕篱被改成及腰的高度,白纱笼罩下的面貌看不分明,但露在白纱外的层叠裙摆与双鲤玉压裙,却是北地从未见过的精致与华贵。

倒不是说这里多么贫瘠,只是地区不同,崇尚流行的东西也不一样。

北地官家女喜欢的一匹上等骏马,运到京城可不比京城官家女特地去金楼打的一套头面便宜。

不过画风不同是真的招人瞩目,李余和李矜两个就像富人院子里娇养的牡丹,突兀地出现在荒郊野外,别说城门口等候入城的北地百姓,便是专门来接她们的官员,也忍不住朝她们多看了两眼。

李矜有些不太自在,李余倒是淡定,直接说:“按规矩办事就行。”

李余都发话了,押运官自然不会再多说什么。

待马车检查完,李余和李矜回到车上,入了城内。

城中安排给他们的住处不是驿馆,而是曾经的北庭大都护府。

这地方没人想住,可要就这么拆了委实浪费,干脆留着招待京城来的官员,省得另外再准备高规格的驿馆。

如此不拘小节的安排,也就只有作风粗犷的北境能干得出来。

李余在都护府门前下了车,这次她依旧戴着幕篱。

李余在京城是不爱戴幕篱的,觉得麻烦,可自从入了北地,她想不戴都不行,因为北地的风实在是太狠了。

城内还好些,城外的风还夹着沙,跟刀似的,刮得她脸颊生疼。

分派好住处,随行来的侍女便给她收拾起了屋子。

李余不等她们收拾好,先洗了个澡,洗完直接就躺床上睡了。

期间侍女换床帐,愣是没把她吵醒,直到晚上该去出席接风宴,李余才艰难地从床上爬起来,完全没有满血复原的意思,依旧是憔悴得不行。

上一篇:红豆年糕汤下一篇:农门小娇娇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