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鹫:“你提出的那些东西,都非常了不得。”
为了保下尚鸣,李余拿出的都是有利于战争的东西,比如望远镜、火.药等。
李余“哦”了一声,低下头,不太高兴地踢了一下脚边的石子:“那不是我厉害,是人民群众的智慧,和我没关系。”
“‘人民群众的智慧’作何解?”闻鹫问。
李余突然又高兴了,所以她喜欢和闻鹫说话不是没道理的,闻鹫不会忽视她说的那些“疯话”,听不懂就会问她。
李余告诉他:“意思是,那些东西不是我的,也不是我研究出来的,我只是知道,然后出于一定的目的,告诉你们而已。”
李余的回答直白到可怕,不仅去掉了她异于常人的光环,甚至还坦诚地告诉闻鹫,就算她知道那些旁人所不知道的了不起的东西,她也不是个多么厉害的人物,她把那些东西拿出来,只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
同样的话,她在皇帝面前也说过,但是皇帝根本不在意,因为无论李余说的是真话还是疯话,对他而言都不重要,身为君王,他更在意李余拿出的东西能发挥多少效用。
闻鹫看着坦率的李余,突然觉得自己刚才的想法不对,她还是她,并没有因为衣着打扮的不同,而有所改变。
“我也有个问题想问你。”闻鹫说。
李余:“你问。”
闻鹫:“你为什么……”想死?
最后两个字,闻鹫并未发出声,仅仅只是做出了口型。
可即便如此,李余依旧被吓出了一身冷汗,混混沌沌的大脑也挣脱出酒精的影响,清醒了几分。
她转头看了看身后的宫女太监,着重盯着桂兰看了一会儿,确定他们没发现闻鹫说了什么,这才扭回头,拉着闻鹫朝外走。
走了几步她还回头朝桂兰等人呵道:“不许跟过来!”
桂兰无奈地放慢了脚步,想提醒自家公主殿下注意自己的名节,可人已经拉着闻帅跑远了。
不怪李余这么怕,如果是在之前,被人发现也就发现了,想死而已,她一个疯子想做什么都很正常。
问题是她与皇帝做了这么多次交易后,再暴露自己想死,皇帝一定!一定不会允许!
原先还只是不能指望皇帝杀她,现在还得防着皇帝不让她死,把她关起来保护,李余真的头都大了,可她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尚鸣代替她去死,最后只能选择冒险,救下尚鸣,尽量不让皇帝知道她有寻死的念头。
因为太过纠结,她甚至开始羡慕林之宴,如果她能有林之宴的头脑就好了,一定能想出两全其美的办法。
李余把闻鹫拉到了麟德殿附近一处小湖旁,身后桂兰等人碍于李余的命令,虽然跟了过来,却也不敢靠得太近,只能远远地在那候着。湖对面还有好几个禁军站岗,这么多双眼睛看着,不至于两人聊完就传出什么不堪的流言。
李余知道这个距离他们不可能听见,但被这么多人盯着还是让她感到心虚,于是她压低了声音对闻鹫说:“你不能把这事告诉别人,任何人都不行。”
两人力气悬殊,闻鹫随时都能让李余放开自己,可他还是由着李余把自己拉到人迹罕至的小湖边,并应她要求,给出了她想要的承诺:“好,我不告诉别人。”
闻鹫这么配合,李余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她拢紧狐裘,原地跺了跺脚,想着该怎么回答闻鹫他刚刚的问题。
说到底还是吃酒误事,若是没喝酒完全清醒的李余,得到承诺多半已经跑了,哪还会这么老实留下想答案。
闻鹫也没料到李余喝醉后这么实诚这么有问必答,看她跺脚还以为她冷,正想让她回去别冻着,就听李余突然来了句——
“我只是想要回家而已。”
闻鹫愣了片刻才反应过来,李余是在回答他。
细碎的小雪无声落下,落到李余头上戴着的金钗上,迅速融成了水珠。
闻鹫问李余:“对你来说,那么做能够回家?”
李余点头:“嗯。”
闻鹫没说他信也没说他不信,而是接着问李余:“不回去不行吗?”
“可我想家了,而且……”李余低下头道:“我其实,挺怕这里的。”
闻鹫:“怕?”
李余抬起头,拧着眉不肯吃亏:“我都回答你这么多问题了,该我问了!”
闻鹫张了张嘴,想说“你先告诉我你怕什么”,可对上李余瞪着自己的双眼,还是选择了妥协:“你问。”
李余:“你是不是喜欢我啊?”
李余说完恨不得原地挖个洞钻进去,她应该再想想的,这个句式听起来真的好自恋。
闻鹫倒是没李余这么大反应,至少在表面上,他只是愣了愣,然后盯着李余陷入了沉默。
李余被闻鹫看得脸都红了,举手投降道:“我错了我错了,你当我没问,最好是能把刚刚的那句彻底从脑子里删掉,求求了,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会这么问,都怪轩王妃,胡说八道害我胡思乱想。”
闻鹫微不可闻地叹了口气,对李余道:“轩王殿下曾经误会我对你有情,是我没和他解释清楚。”
一句话,既否认了自己喜欢李余,也替尴尬的李余解了围。
李余呐呐道:“原、原来是这样啊。”
“那就好那就好。”李余长长地松了口气,没发现闻鹫侧过身躲开李余视线的脸色有多差。
当然她也察觉到了自己心里那点不起眼的失落,但李余并没有因此认为自己是喜欢闻鹫而不自知的,她只觉得那是虚荣心落空所导致的落差感,是非常正常的心理现象。
得到了想要的答案,李余舒坦了,她跟闻鹫告辞,拖着愉快的步伐回了琅嬛殿,漱洗后借着醉意沉沉睡去。
闻鹫回到麟德殿,等宴席散后骑马回府,跟在府里等他的闻素和闻奕一块守岁。
守岁也是个辛苦活,但还好兄弟姐妹三个都是能熬夜的体质,所以问题不大,闻素和闻奕甚至还挺开心,因为最近大哥一直在忙,甚至住到了城外营地,三个人已经很久没坐一块了聊天了。
直到他们俩聊着聊着,不经意间朝闻鹫那望了一眼,发现闻鹫左手拿了块巴掌大的木头,右手拿着刻刀在木头上轻轻地刨,守岁的快乐才戛然而止。
第四十三章 真是无处不在的男女主角。……
大年初一, 新一年的头一天。
这天早上,百官要朝拜皇帝,诰命要入宫向皇后请安。
也是因这祖宗礼法, 皇帝终于解了皇后的禁足令,并将凤印重新交回到她手上。
李余身为公主, 自然也是要去给自己的“嫡母”请安的。
她昨夜早早就回了琅嬛殿,借着微醺的醉意一觉睡到桂兰叫她起床, 精神状态非常好, 梳洗打扮的时候, 桂兰还想像昨晚那样把李余朝华贵了扮,李余摆摆手, 说:“和平时一样就好,戴太多首饰脖子疼。”
桂兰见李余不喜欢昨晚那样的装扮, 只好把提前准备的整套红玛瑙金饰收起, 换了套简约又不失精致的头面
按说这宫里是有三位公主的,但是不知为何, 尚鸣入不了宫,小十又被过继了, 所以李余只能一个人去凤仪宫给皇后请安。
经历过这几个月的禁足, 李余记忆中那个雍容华贵的皇后消瘦了不少,但眼睛很亮,大概是终于拿回凤印的缘故,整个人都神采奕奕。
然后那带着光的视线就落到了李余身上。
李余救了小十三,皇后并不感激, 她认为那是李余该做的,小十三乃嫡皇子,太子死后他就是宫里最有资格继位东宫的人, 未来储君身处险境,任何人为救他赴汤蹈火那都是理所当然的。
更何况皇后本就讨厌李余,还因李余被皇帝禁足了大半年,就连凤印也落到了她的敌人皇贵妃手上。
不仅如此,因为被禁足,她没办法好好为小十三谋划,导致李文谦抢先一步成了储君,新仇旧恨加一块,皇后焉能不记恨李余。
皇后恨不得立刻就对李余展开报复,可是今早,诰命夫人们给她请安后,她留下了她的母亲——齐国公家的老夫人。
老夫人太了解自己女儿了,因此她特地叮嘱皇后,说安庆公主正如日中天,万不可刁难于她
皇后很听老夫人的话,可她又忍不下这口气,所以她决定日后再慢慢算账,今日是大年初一,她不拿安庆开刀,但小小的为难总还是可以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