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荒山?”许多口惊诧,“我倒是知道坛年县有几座荒山,那里地广人稀,荒山更不必提,都见不到个人。那山上都是野草,就算能种东西,你也找不到佃户去种。”
“我知道,但我就是想买。”
“……”有钱任性。
顾衣掏出银票塞给许多口,“我买山的事,托付给您老。若是可以,尽量别让人知道这些山是被一家所买。”
许多口狐疑地打量她:“你该不会是要干什么坏事吧?当初我出来帮你做事,可只说帮你打理药铺。”
顾衣挑眉问他:“可你的志向也不在药铺,对吧?”
“……对。”
“好好替我做事,不会亏待你。”
白天在外面忙完,晚上顾衣会回到柴房,与薛氏用完晚膳,她会就着烛光看会账本,等夜深了,自己睡下。
一连过了几日,秋意渐渐深了,太子还是没有回来的消息。
这天晚上,她瞧账本瞧的累了,便在柴房的院子里走动散心。
这个院子,太子没动。东边堆了许多杂物,西侧有棵大梧桐树,中间还有一口井,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
她溜达了两圈觉得无趣,准备要回去时,却瞥见门口似乎也堆着什么东西。
门早就锁了,谁在门的里面放了东西?
她走过去,蹲下来瞧了瞧,竟然是许多只被压扁塞进来的馒头。
“……”
也许是她手里的油灯惊动了外面的人,有人低声同她说话。
“娘娘,是您吗?”
“何大人?”
“是微臣。”何宿乐坏了,“娘娘,你被关进去这么些天,可还好?”
顾衣进去后,就再无动静。他见没人来给太子妃送饭,担心太子妃饿死,就每日吃饭时,悄悄往怀里藏个馒头,再通过门缝塞进去。
里面什么动静都没有,他也不知道这些馒头太子妃吃了没有。
“多谢关心,我还好。”
“如今前朝事忙,想来等陛下忙完这一阵,一定会下旨放您出来。”
顾衣没想到何宿会主动同她提起前朝的事。何宿是禁军,虽然此刻在太子府当差,但相比宫里的消息,多多少少还是知道些。
“何大人,我在这里消息闭塞。想问问,殿下是否也在忙着朝政?”
何宿还当顾衣是哀怨太子忘了她,忙道:“殿下一直在宫里未曾回府。”
“原来是这样啊。”顾衣继续提问,“不知殿下近日在宫中如何?”
“殿下身体抱恙,但没有什么大碍,如今跟着户部在忙减税的事。”
“陛下最近没有再斥责他吧?”
何宿实话实说:“殿下最近忙的事情多,俗话说‘多做多错,不做不错’,殿下做得多了,自然挨骂挨的也多。不过如此在朝上挨骂最多的是四皇子,他主审马则一案,被挑出了许多问题。”
除了挨骂这一条,其他的消息,顾衣已经从暗卫那里听说了。
她郑重同何宿道了谢,言说若能出去,必好好谢过何宿。
何宿连呼不敢当。
她之所以问何宿这么多,打探消息还是其次,主要还是想同何宿交好。
同一个人快速交好的法子,就是请人家先帮个小忙。
又过了几日,顾衣寻思着时间差不多了,找了个机会“偶遇”莫揽岳。
莫揽岳撞见她,极其惊喜,上前拦着她的马车,几次躬身拜谢。
她佯作不耐烦,冷淡道:“救你一命,不过是念在你同我兄长模样有几分相似罢了,并非为的救你,不必谢我。”
“小公子是真性情的人。”莫揽岳笑眯眯抓着她的马,“容在下报上姓名,小公子再走也不迟。”
“赶紧说,说完赶紧滚。”
“在下莫揽岳,祖父是丞相莫征。”
“哦。”顾衣用鞭子抽他的手,“现在可以滚了。”
莫揽岳没想到顾衣听到莫征的名讳,竟然丝毫不放在心上,还拿鞭子抽他,一时没防备,躲闪不及,手上被抽出一道长长的血印子。
莫揽岳哪里受过这样的痛楚,当下哀嚎连连。
跟着他的人就要来抓顾衣,顾衣掏出手帕,对着最先朝她伸手的人的脸上一吹。
那人只瞧见空气中混着白色粉末,还来不及细究,便觉得脸上一阵剧痛,不由惨叫出声。
众人听得心惊,再看他时,却见他的整张脸都烂了。
那些人不甘心,还要再抓顾衣,莫揽岳却说,“不要对小公子无礼。”
众人退后。
莫揽岳不敢再靠近顾衣,但仍不死心,“是我的不是,惹小公子生气了。还不知道小公子叫什么?”
顾衣冲他拌了个鬼脸,爽朗笑道,“你脾气倒是好,我记住你了,我们有缘再见吧。”
说罢,狠狠抽了马一鞭,马吃疼,甩开莫揽岳跑了。
东宫。
春捂秋冻,宫人都还穿着薄衫,太子已经将被子裹在了身上。
他抱着一盘点心吃着,问杨裕:“莫征那孙子不是已经解了毒,怎么还没有动静?”
“莫揽岳被莫征看的很严,我们把蛊虫的事送进他耳朵里,已经费了很大的劲儿。他被蛊虫咬了之后,惊动了莫征,又被关在府里了,属下无从下手。”
太子冷笑,“莫征就这么一个不成器的子孙,自然要看紧一点。无妨,这次不成,下次本王送他个大礼。”
杨裕小心看太子的脸色,斟酌着说,“红十一来报,说太子妃在试图接近莫揽岳。”
太子猛然坐起,恼怒:“莫揽岳试图接近太子妃做什么?”
杨裕:“……”
他在心里把自己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是“太子妃在试图接近莫揽岳”,没错啊。
怎么从太子嘴里说出来就变了呢?
太子愤愤道:“这小子一定不安好心!”
杨裕小声辩驳,“属下怎么觉得,是太子妃没安好心。”
“胡说!”太子斥责了杨裕一顿,顺便又气又急地吃了一盘子点心。
太子一刻也等不了,决定立马报复莫揽岳。
“十天了,那些苗疆大夫,可养熟了?”
杨裕悲痛:“殿下,他们被太子妃养熟了!属下一直在等机会,奈何太子妃管吃管住管花钱,根本不给属下表现的机会。”
“……”
作者有话要说: 晚安
第60章 青楼
在薛氏督促绣娘给太子和顾衣准备夹棉衣服前,许多口回来了。
他替顾衣买下了五座荒山。
“我都亲自去瞧了,就是荒山,上面除了荒草,树都没有几棵,里面会蹦会跳的活物都没几个,毫无价值,毫无价值!”
许多口实在不解顾衣要买荒山的意图,用了两个“毫无价值”来提醒顾衣。
顾衣仍旧笑着,给他包了一大笔辛苦钱。
“不过也有两点好处。”许多口拿了钱,改了口,“一来,离皇城不算太远,若是快马加鞭,两日足矣。二来,山下倒也没我们想的那般荒凉,还是有几户人家居住。”
不但如此,许多口还想着顾衣或许要雇佣佃户,便将几座山下的农户都查了个遍。
其实也简单,找里正把情况一问,也花不了多长时间。
但就是这么简单的事,并不是人人都能主动去办的。
这也是为什么原著中许多口能从一介白身,混成礼部侍郎,靠的可不单单是一张嘴。
顾衣想着,如今皇子已经去了三个,朝堂局势一日比一日紧张,皇子们之间的不和,已经摆到了明面上。
是时候该让许多口去帮帮太子了。
原著中,许多口投靠的是男主陆恩,成了帐中军师,助陆恩打了许多胜仗。
但她自私,这样好的人才,她自然要给太子留着。
东宫。
太子收到了薛氏派人送来的秋衣。他摸了摸,几件马甲里都絮了厚厚的棉花。若是常人穿上,怕是还要觉得热。
可对于他来说,这些衣裳太薄了。
他的宫中已经用上了炭盆。
宫人热的受不住,好几个在他殿中生生热晕了。他便吩咐,若无事,可在外候着。
杨裕一进殿中,只觉得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差点让他喘不上来气。
“殿下,怎么烧了这么多炭盆?”杨裕看着殿中七八个炭盆,狠狠拧眉。
太子的手却还在炭盆上烤着,“无妨,不必理会。”
“怎么不必理会?”杨裕急了,这些日子他在外面办事,来一次,太子的情况都比上一次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