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老公的古代日常(26)

等她一碗粥下肚,才想起她儿子,“沛宝呢?”

沈沛这个名字是他们夫妻俩早就商量好的,还有一个女宝的名字,暂时用不上。

虽然林诺早就知道,刚出生的婴儿都皱巴巴的,很丑,她也以为自己做好了准备,结果看到沛宝的时候还是吓一跳。

“这么丑?”

沛宝皱巴巴的像个小老头,五官长的,根本难以分辨。

“哪里丑了,小少爷明明长的可像夫人了!”一旁的奶娘一本正经的讲着,期间还看了两眼她和儿子,像是在仔细比对。

林诺嘴角抽了抽,长的像我?duck不必!

“还是像他爹多一点。”林诺摸了摸他的小脸,一本正经甩锅。

“崽呀!你长成这样可怎么办呐,到时候该娶不到老婆了!你说我和你爸颜值都挺高的,你怎么不捡点好的遗传。”

“什么,什么遗传?”见知听着林诺嘀咕一些奇奇怪怪的话,内心有点忧桑:怎么这夫妻俩都不正常了?

“夫人!”听风站门口,朝里面喊了句:“老夫人想看曾孙子了!”

“抱走吧!我顺便洗个澡!”说完将儿子递给奶娘。

奶娘接过孩子,像是吓到了,“夫人啊!这月子期间是不能洗澡的,若是月子没坐好可是会烙下病根的!”

“……”

一个月不能洗澡,那身上不得出两斤泥?

到了晚上,林诺还是擦了个澡,她能忍住不洗头已经是极限了。

沈哲知道了,还帮她瞒着奶奶,在她洗好穿衣服的时候,烧了炭盆将屋子烘暖。

等她洗完澡出来,仿佛重获新生。

洗三礼在沛宝还没出生就开始准备了,沈哲还打了两个银制的长命锁,一个刻着沛、一个刻着沅。

这个长命锁由奶奶亲自给沛宝带上,寓意长生长寿。

洗三过后,日子就这么平平淡淡的过着,倒是沛宝,哭笑平添了一分热闹。

满月那天,林诺将自己从头到脚搓了一遍,整整洗了2个小时,手指都浸胀了,就是赖着不肯出来。最后还是沈哲强行将人从浴桶抱出来。

可惜古代没有吹风机,林诺这一头湿发特别麻烦。见知、见章、见识三个人一起上阵给她绞干。

“明天就是满月宴了,东西都准备好了吧!”林诺再三确定宴会的章程。

“准备好了,你放心吧!堂爷爷他们都到了。”满月宴当然需要请些老家的人,族长、堂爷爷等等,大概来了两桌,全给安排去了客栈住。

席面摆的很满,连花园中都摆满了桌子,当官的坐一边,经商的坐一边,亲戚朋友坐一边。

他们当然也请了知府,不过他只派了管家来送礼。

林诺和奶奶跟一众官眷坐一起,从带孩子开始聊,到后面的话题逐渐跑偏。

“你们听说了吗?那个张家公子如今在码头卸货。”

“可不是嘛!张家败了后,那些财产全数充了公,那张家老太太直接就气死了。”

这些林诺消息也断断续续的听过,当初那老太太做寿的时候人还硬朗着,结果……

惯子如杀子!对待沛宝一定要严厉。

“可不止,那张家老爷气的中了风,现在家里全靠张夫人浆洗缝补和张少爷做苦力了。”

“就张少爷那作风,落井下石的可多了去了。”

林诺想着,这大概就是赵行知没有杀他的理由了吧!对于他现在死可比活着容易。

几天后的清明节,他们准备回村扫墓祭祖。

柳夏父母的墓地早在他们当初刚上任时就帮忙翻修了,沈哲还亲自去看了眼,就是一堆零散的土堆,要是下了大雨说不准要被冲掉。

他还去村长那将柳夏家的房子和田地要了回来,帮他们出租了出去。

林诺:“柳夏,我到时候派墨竹陪你和弟弟去扫墓。”

“嗯,谢谢夫人。”

一年过去,虚十岁的柳夏懂了很多,比如:沈哲他们没有义务要养他们;再比如:如果没有沈哲他们,她弟弟就不可能去上学。他们应该心存感激。

‘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他们前脚才回莲花乡,后脚就开始下雨。

一直等到快中午都还在下雨,沈哲他们就索性撑着伞去。听风听雨一人一边扶着奶奶,生怕她摔了。

奶娘抱着沛宝跟在后面。还是奶奶说要让他爷爷和爸妈都看看小孙孙,就硬是要带着。

本来他们打算简单祭拜一番,结果奶奶直接往地上一坐,抱着墓碑,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从沈哲中举说到沛宝出生。

反正林诺很是不理解,明明之前已经对着排位说过,也开过宗祠说过,为何奶奶还是这么激动。

哭了半晌,沈哲将老太太扶起,哄到:“奶奶,别哭了,我爷爷和爹娘都在天上看着我们,他们知道我们过的好,会祝福我们的。”

一番话下去,像是哄孩子般,终于哄的老太太起了身。

这场雨就这么下着,时大时小,不断的下了五天,将他们的行程都耽误了。

林诺一边哄着沛宝,一边念叨,“你说这雨怎么还不停?”

本来他们清明过后就要启程回县衙,结果这雨第二天开始就越下越大,连河水都高了一截。

沈哲隐隐有些不安,“你说我们这边靠近长江,如果按这样的涨势,冲垮堤坝怎么办?”

林诺眼皮也一直在跳,怀里的沛宝哭个不停,怎么哄都没用。

“那我们要早做准备,若是发洪水可不要来不及跑。”

沈哲点点头,同意这个观点,立刻拿着地图,开始规划上山路线。

“墨书!”画到一半,沈哲冲着门口吼了一句。

“大人!”

“你赶快,跟我去河边,看看水位线。”说完便匆匆出了门。

看着沈哲走了,林诺也坐不住了,喊来奶妈将沛宝带下去。

“见知、你赶紧让老李将厨房里还剩下的粮食往山上运,找个山洞放起来。”说完还补充了一句,“运完不要耽搁,赶紧将马车带回来。”

大概40多分钟,沈哲回来了,让墨书去村长家,将堤坝将垮的消息传到各家。

有些人谨慎,秉承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原则,开始将老人和粮食往山上搬。但有些人不以为意,还嘲讽沈哲大惊小怪,说每年清明多多少少都有点雨。

待沈哲将消息放出去后,马车也回来了。丫鬟搀扶着奶奶,奶娘抱着沛宝,众人往山上走。

马车并不大,只坐了6个人,其他人跟着往山上跑。

大概到了半山腰左右的位置,河边的堤坝果真被冲垮,洪水自北而来,一路冲掉了几座茅草屋。

沈哲一家没有跟众人挤山洞,待在马车上没有下来。

“整个泉州府都围着长江,基本都有支流的河道,这次的洪灾估计没有几个县能够幸免。”沈哲分析着局势。

两天后,雨停了,洪水也被草木吸收大半,众人开始陆续下山。

莲花村被沈哲通知的早,就2、3户人家有人失踪,只找到了两具尸体,一具老人家的、一具女人的。

沈哲不敢马虎,赶紧将人召集在一起。

“青壮年男子去山脚下挖坑,将淹死的人和鸡鸭埋了。女人们烧水,所有人都不许喝生水。洪水过后往往容易发生瘟疫,一旦产生,到时候上面可能就要派人来烧村了。”沈哲话说的很重,这个后果确实也很严重,若是真的出了瘟疫,以古代的医疗条件,肯定就要死一片一片的人了。

“记得入口的一定要烧熟,衣物也尽量用开水烫一烫。”林诺在一旁,适时补充。

“你赶紧去泉泽县,去那边。”林诺推了推他,“泉泽县一定不能出事,你最好也通知一下知府。”

沈哲点了点头,“嗯,我心里有数,你就在村子里,别离开。”

而后沈哲带着墨书乘坐马车去了泉泽县。

林诺找了几个能说会道的大婶,用村里的牛车带着她们,附近的村子都去通知一下,将防疫措施告诉她们。

这群惯会添油加醋的女人,肯定会将危害说道最大化,或许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回到家里,最令林诺头疼的不是那些被泡坏的家具,而是仅仅只够半个月的存粮。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