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楚阁到婚配年龄好久了,虽然咱可以多留留,但也得先占上女婿再说啊。”
和卓这才想到,对吼。这个事和卓是大松手,主要是太后给人的感觉就是后宫第一媒人……
和卓一直以为太后会直接把这事办了,完全没准备婚前干预。至于婚后有问题,那还不简单吗!
太后却是想的,淳贵妃这个性格啊,可不能惹急了。到时候要是自己找的孙女婿淳贵妃这个当妈的没看上,还不得把慈宁宫祸害一圈?
惹不起这种不要命的,还是让孩子妈自己看着办吧,太后只管提醒皇帝看着点就行。
洪熙本来是不着急的,毕竟,唯一的公主,那还不想嫁谁嫁谁。直到,洪熙发现周围没什么好小伙子开始不淡定了。
这不赶紧过来找和卓了吗,看看和卓怎么说。
和卓怎么说?和卓当然很直白的提要求了。
“宁楚阁将来的夫君,什么疼人啊,对她好啊,都是虚的。什么人好啊,都靠不住。必须是说的清道的明的优点。但凡是没有一点闪光点了才那么评价呢。
所以,女婿本人得是个有本事的、肯上进的、身体健康的好小伙子。
家庭成员必须简单,别一大家子兄弟十几个,那我女儿每年光人情往来就忙得脚不沾地,还过什么日子。
另外,家境必须殷实。但凡打肿脸充胖子的都让他们滚蛋。
我女儿的嫁妆是给她自己的,她未来孩子的,不是补贴夫家一家人的。想靠结婚致富,他以为精准扶贫啊。
最后,绝对不能离开京城。万一宁楚阁被欺负了,咱分分钟就能打上门去。”
这大概是洪熙第一次听到这么清楚明白的要求,坐在那里半天没动,眼睛瞪得像铜铃。
洪熙的心声是:猛一听,有点咄咄逼人了。但是细一想,句句在理啊。就按这个章程来!
和卓继续说道:“婚前选谁做女婿是咱们的事儿,那就得给女儿选个最好的。
但是婚后他们日子怎么过是女儿自己的事儿,咱们多操心只能起反作用。只要做个安静的靠山就行了。
关键是,宁楚阁的阿玛这般好。我倒觉得宁楚阁看别人都看不上。”
听和卓这么一说,洪熙嘴都笑豁了。再一想,和卓说这些条件可不就是比照着自己吗?那是瞬间成为了恋爱脑。
和卓想的却是,夸夸你让你好好干活。别整天找不着北。
长公主之选婿大典正式拉开帷幕。
按照和卓所说,洪熙这边圈定了大致范围,然后让这些家庭自愿报名年龄相当的男孩来畅春园读书。
洪熙是绝对不会告诉除了太后与和卓外的任何人,这帮人来畅春园的真实目的。
但是,洪熙可以发动所有在畅春园的大青子民,对这些天选之子进行全方位无死角观察。
想要娶到宁楚阁,呵呵,难于上青天。皇上,请三思,不要让你最宠爱的女儿嫁不出去啊!
和卓想着宁楚阁的性格。属于平时跟你好好说话,但不要觉得她好说话的女儿。所以三观必须得和宁楚阁相符才行。要不老给女婿治伤挺麻烦的。
不过在候选人齐聚畅春园前,洪熙让和卓先把宁楚阁弄回紫禁城。自己宝贝女儿,可不能让那帮臭小子不小心看到了。
和卓翻了个大白眼,忍了。
宁楚阁还什么都不知道呢。平时宫里也有些宗室的同龄女孩陪着玩,到了畅春园反倒是她们没跟来,太后也没来。
虽然畅春园本身有意思,但是再有意思,也没说深度游几个月的啊。再说了,每年都来,怪没意思的。
所以和卓的懒人料理课堂开讲了。其他的实在教不了女儿,也就厨艺稍微能以新取胜。
宁楚阁从善如流,俩人开始嚯嚯厨房之旅。反正也不怕浪费粮食,因为不好吃,德克济克总是能吃完的。这儿子养的就比较值回票价。
还有额尔赫无论好吃难吃,都能引经据典的给个好评写个软文也不错。
晨妃也是凑热闹的,不管宁楚阁做什么出来都说好吃。
这边宁楚阁的厨艺光速进步,很快就能举一反三,开发了更多的黑暗料理。和卓一想,成了,回去嚯嚯太后去吧。
宁楚阁也正有此意,给皇阿奶做,她肯定喜欢的。晨妃听见宁楚阁要回紫禁城,也是跟上一起走了。正好给宁楚阁一路保驾护航挺好。
洪熙一看宝贝女儿回去了,立即宣召选婿夏令营开始招生。
王公大臣们那报名的踊跃劲,和捡钱没任何分别。
可不嘛,就连远些的宗室都不能争取到一个御书房入学名额,结果现在排名全国第一的幼儿园到本科直升一体化学校进行自主招生了。
不需要学区房,不需要子弟名额,不需要特长生,不需要竞赛,不需要赞助费。谁不踊跃参加啊。报名吃不了亏,上不了当,值得拥有。
虽然只是夏令营,那也能给简历加分啊。更不要说,万一被皇帝看上了,飞黄腾达了。就算被哪个皇子看上,大家也乐见其成啊。
于是皇帝看到报名折子的时候,都怀疑拿错了。明明要求的是15-18周岁的男孩子。为什么这里面连什么六岁的神童都有?
不管那么些吧。总之,最后雀屏中选的八十人来报道了。小伙子们兴奋并紧张着,第一次进入了皇家园林畅春园。这个除非皇帝点名,非请勿入的地方。
这可比太后相看儿媳妇的时候热闹多了。可见宁楚阁的地位,稳。
这次本来畅春园的人就多,更不要说又来了这么些了。但洪熙怎么可能让他们安稳的住下呢?
洪熙示意夫子,那八十个幸运儿,来了先考试。太差的直接回家。
就文化水平来说,不是洪熙自夸,宁楚阁但凡是个男的,那就是状元。EMMM,状元是皇帝钦点,您这个作弊有些不讲武德了啊。
夫子一想,万岁爷平时考试就难,那现在轮到自己出题,也不能简单啊。得保持一致!
八十位小伙子早就在家温习过功课,也确实有真才实学者。别说,考试后一下子高下立见。
成绩不行的,洪熙连看都不看就让他们回家了。可怜可叹啊。估计回家就是男女混合双打。畅春园三日游,游了个寂寞。
剩下的五十个小伙子,呵呵,骑马射箭吧。这可真是血虐啊。大家当时听到是读书,都玩命补文化课,结果居然加试体育测试,这就很难受啊。
之前走的好些贵族后代是武将的后代,因为读书不大行给刷下去了。
可是现在留下的里面倒有好些是文臣的后代,他们骑射不太行啊。那是拿毛笔的手,不是拿弓箭的手啊。
最夸张的是,居然有好几位连马都骑不利索,原来自小只做轿子或者马车。成了,全都PASS!
最后竟是只留了三十人,洪熙老大不高兴了。不过想了想自己的子孙,比他们强啊。还不是自己教的好。
☆、第 61 章
这三十位可以总结概括为顶级豪门中的顶级个体。基本都是二品以上大员、各路宗室、异姓王的后代。
之所以之前没能加入到御书房,主要原因是家中名额被别人占了。或者家庭显赫,但只能去国子监而不是御书房读书,就是家里不是觉罗氏亲戚这意思。
和卓一听海选范围都出来了,想着只要女儿受欺负,那不得重拳出击嘛。不说了,好久没练骑射了,这老胳膊老腿的还是得活动活动。要不到时候影响发挥。
可怜畅春园只有一处洪熙帝给淳贵妃特建的马场,如果正主要用,其他人只能哪凉快哪待着。一时,孩子们的体育课时间都缩短了。
女子组如此上进,男子组也没闲着。
这三十位是觉得人生高光时刻也不过如此了,都已经撸好袖子准备大干一场了,以为得了皇帝的青眼。
洪熙帝自己是不屑于直接下场的,现在还是海选范围呢。那皇帝可不得是终极对决的裁判吗?
所以赔钱子孙们不就有用武之地了吗。让他们去刁难,不,是考察准女婿们。
第一关就是读书。把这帮从各个贵族大臣后代中选出来的精英好好敲打敲打。
现在御书房读书的皇亲国戚里,学问最好的就是额尔赫。别看年龄小,但是脑子聪明还能沉得下心钻研。
夫子们都想着,要不是额尔赫是皇子,三甲是能达到的。看,外人的评价就理智很多,不说能拿状元,只说能进三甲。